庶子夺唐

江谨言

首页 >> 庶子夺唐 >> 庶子夺唐全文阅读(目录)
大家在看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死囚营:杀敌亿万,我成神了! 衣冠不南渡 逆天明末三十年 天唐锦绣 带着系统闯南洋 武神主宰 神武太医俏女帝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庶子夺唐 江谨言 - 庶子夺唐全文阅读 - 庶子夺唐txt下载 - 庶子夺唐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十四章 废止分封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关中的隆冬,不比扬州来的那般温婉。自打今日早间大雪初降,不过大半日的功夫,富饶的关中大地已经满是雪白的一片。

太极宫,献春门,李恪着王服,束王冠,身披貂裘大氅,正垂手立于门外。

李恪抬头看着满天飘雪,和被素裹了一层白衣的宫城,内心出奇的宁静。

今日他退封,必是十拿九稳之事,盖因李恪对这些朝中大员的禀性实在太过清楚了。

论才干,这些辅佐英主,开国立唐的文武百官少有平庸之辈,俱为干臣,但也正因如此,这些人也大多带着几分倨傲。

贞观初年,高季辅便曾上疏,议三品及以上官员见亲王不必行参拜之礼,最后此事虽因李世民心疼诸子,被李世民驳回,但由得此事,也可见臣官之傲。

自汉后,天下始乱,主渐弱,而臣渐强,历经数百年磨合,才有了如今君臣共治天下的局面,若是依李世民之意,分封天下于宗室,那这维持了数百年的局面便会一朝而破,这些臣子和他们背后站着的那些世家门阀又岂会答应。

更何况,分封制着实弊大于利,不利海内安稳,李世民非是刚愎自用之人,听不进群臣的良谏,又怎会独断专行。

李恪在献春门下待了片刻,便也看到了自甘露门而来,鱼贯而入的朝中众臣。

“殿下,群臣都到了。”在李恪的身后,席君买正手撑着伞,为李恪挡着鹅毛大雪,见了众位朝中大员进殿,对李恪道。

“恩,你且去外殿候着本王。”李恪说着,便走出了伞下,往迎面而来的众臣走去。

“诸位大人可算是来,本王在此可是等候多时了。”李恪拱了拱手,上前对众臣道。

李恪出现在此,倒是叫众人有些讶异,杜如晦与李恪颇为相熟,也走在众臣之前,于是对李恪问道:“天寒地冻的,殿下不在府中养着,怎的在此?”

李恪收起了脸上的笑意,一脸正色地对杜如晦道:“自是为父皇分封诸王之事而来。”

杜如晦问道:“此事殿下也知了?”

李恪回道:“虽不过半日,但此事早已传遍了长安官场,整个大唐朝堂,还有几人不知。”

杜如晦问道:“那不知楚王之意是?”

李恪当即回道:“分封之制一旦推行,必使地方藩王之权过重,长此以往或成尾大不掉之势,难免地方生乱,甚至颠覆社稷,本王以为分封之制万不可行,特来退扬州之封,劝阻父皇。”

李恪之言一出,与杜如晦同来的一干大臣的脸上顿时神色各异。

李恪封于扬州,已经算是藩王,若是连他都来退封,不愿就藩的话,此次劝阻李世民的把握自然就大上了许多。

可也正因如此,长孙无忌一众盼着李恪外镇的人,却陷入了两难。

这一刻长孙无忌算是知道,作茧自缚是何感受的。

不过显然,分封之事远大于李恪外镇,而且李恪外镇扬州朝中众臣本就多有微词者,此次一并废止了也好。

“楚王之言甚是,分封一制害国伤民,断不可行,我等自当协力,劝陛下收回成命。”李恪话音刚落,就连官任太子左庶子的于志宁竟都开了口,主动上前对李恪道。

于志宁乃开国元宿,又出身关陇名门,在与太子交好的群臣中,于志宁位分极高,仅在长孙无忌之下,连于志宁都开了口,自可看出群臣的立场。

听了于志宁的话,众人也都纷纷望向了长孙无忌的方向,长孙无忌与李恪不和,虽未摆到明面上,但朝中已少有人不知。

眼下这个当口,众臣当前,长孙无忌也不得不做决断,而且他除了和李恪合作也没得选择。

他是文臣,也是世家子弟,心系天下安危,现在不是他与李恪相争的时候,长孙无忌只得上前对李恪道:“殿下所言极是,咱们这就进殿,劝陛下止息分封之念。”

说完,长孙无忌抬了抬手,与李恪同进了殿门。

李恪外封扬州,问题的症结本就不在李世民,而在一门心思要李恪远离关中外放,不得返京的长孙家和太子党,如今大势当前,他们都不得不放下与李恪的争执,转而还需借李恪之力,一同劝李世民止息分封之念,自也不会再同李恪为难。

李恪外镇,虽是个例,但也在分封之列,若是允李恪外镇,那便无从抗议分封,可若是力抗分封,那李恪外镇之事便算是不了了之了,两者相害权其重,长孙家和太子党只能顺了李恪之意。

当李恪和群臣进了议事的偏殿,片刻之后待众人到齐,李世民也自内殿走了过来。

“今日门下廷议,封驳了朕的诏书,是为何意?”李世民本就带怒,方一进殿,便对门下省检校侍中高士廉质问道。

高士廉也早有准备,起身回道:“分封之制不利家国,不利社稷,恐殃大祸,重现西汉七国之乱,故而封驳,还望陛下恕罪。”

李世民轻哼了一声,扫视了一圈众臣,问道:“这也是众卿之意吗?”

房玄龄身为宰辅,自不便回避,于是当先起身道:“分封之制隐患太甚,稍有不慎或使社稷颠覆,海内不安,臣等也觉分封不妥,还望陛下三思。”

李世民道:“朕分封天下,除了宗室诸王外,亦有分封列位开国元宿之意,以诸位为分封刺史,各镇一州,世袭罔替,与往大唐宗室共享富贵,岂不美哉。”

李世民之言绝非敷衍,而是确有此意,甚至就连分封各州的一十三位开国功臣的名录都列了出来,只可惜满朝元宿功臣却并不领李世民的情。

殿中众人,论辅政开国之功,以长孙无忌为冠,长孙无忌当先起身道:“臣等披荆棘以事陛下,方有今日之海内宁一,天下太平,自不愿违离圣前,远赴外州。而如今陛下欲行分封,使我等世牧外州,与迁徙何异。”

长孙无忌的话倒是叫李世民一愣,外封刺史虽好,享世代富贵,但也远离长安了,自也有其弊端。,长孙无忌的话也有其道理

长孙无忌之言防落,杜如晦又接着起身道:“我等佐天子立国有功,方得陛下恩遇,以为重臣,加以官爵,得享富贵,然我等子嗣并无功勋在身,有难免才德浅薄之辈,若行分封之制,恐他等德不配位,则后世必婴其祸,还望陛下收回成命。”

杜如晦的话说的比长孙无忌还要直白上几分,大有一副李世民若是分封功臣子弟,便是害了他们子孙后辈的意思,倒叫李世民有些为难了。

李世民看了眼满殿的臣子,又看了看坐在最前的李恪,又对李恪问道:“我儿也是此意?”

李恪起身回道:“父皇荣宠,待儿臣以恩,竟破本朝之先例,赐儿臣分封淮南富庶之地,儿臣铭感腑内,然正如众位臣工所言,分封之制不利国之安稳,儿臣为大局计,自请退封,还望父皇恕罪。”

李恪之言一出,李世民一下子陷入了沉思,显然分封之制并不得人心,他又非秦始皇这般独夫之辈,听不得旁人之言。

李世民斟酌了片刻,终于开口道:“诸位之言甚是,分封之事便暂且搁置吧。”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玄鉴仙族 我,签到万年,被美女徒弟曝光了 道界天下 大唐第一世家 穿成八零异能女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末世神魔录 男欢女爱 斗破苍穹之无上之境 都市狂少 黄金召唤师 极品全能高手 修罗武神 太荒吞天诀 元后传 艳海风波 仙宫 诡秘:从阅读者开始 带着系统来大唐 黎明之剑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悟性逆天,我在大秦布道长生 寒门崛起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 重生英伦,从黑帮到财阀 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 我的谍战岁月 师士传说 游戏民国 明末钢铁大亨 捡了一个县令当当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知否之袁家庶子 我在亮剑搞援助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 我以我血挽山河 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 
最近更新寒门科举小懒娃 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 三国伏生志 大乾边关一小卒 乱世称王:为嫂逆袭逐鹿中原 开局造反,先杀皇太孙 我穿越来有八十万王军不过分 明末: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老陈家祖地冒烟出状元了 三大征开局和万历一起改革大明 逐我出族?反手医圣震惊朝野! 大庆:娶范妹妹,解锁盖世绝学 大唐盛世重修:寰宇一统 侯府庶子:最强锦衣卫,只手遮天! 大明:最后的咸鱼太子 重生:从废太子到千古魔帝 穿越后分了三个寡妇,不领犯法 重生之项羽崛起 大梁辽王 红楼之皇权枯骨 
庶子夺唐 江谨言 - 庶子夺唐txt下载 - 庶子夺唐最新章节 - 庶子夺唐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