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武功唯快不破,这些博士实在没有想到教授动作这么快,没有预热,没有动员,没有任何前驱行为,直接开干。
听完教授的介绍,蒋季同适时开口:“教授,关于增强子蛋白质的设计,我们是否可以采用一种功能域拼图的策略?从已知具有免疫调节功能的蛋白质结构中,提取出特定的受体结合域,比如tLR配体的识别域、膜穿域或内化信号域、以及共刺激信号域,通过合理的柔性Linker进行连接,构建一个多功能嵌合蛋白?然后利用AlphaFold2等结构预测工具进行初步筛选,再通过体外实验验证功能?”
四个新博士立即将目光投过来,师兄有点异想天开,这么不成熟的建议不应该在这种场合说出来。
他们想,要是以前的导师听到这种异想天开的话,铁定劈头盖脸的一顿骂:用点脑子好不好,说点切实际的东西。
此时,大家不免担心蒋师兄会不会挨骂。
可是,杨教授赞许地看了他一眼,点点头:“你的意见非常好,实现起来很难,不过如果不难,还叫课题?还需要集合这么多聪明脑袋花这么钱专职来研究?什么事情都是先想后干,想到就去尝试才有结果。“
“就像用乐高积木搭建复杂的模型,我们需要筛选出最优的功能域组合、Linker长度和顺序。刘阳!”杨教授看向那位分子技术专家,“蛋白质的基因序列设计、密码子优化、质粒载体构建、突变体库的建立,这部分由你主要负责。你需要搭建一个高效、快速的分子克隆平台。”
刘阳立刻挺直了腰板,声音洪亮:“明白,教授!保证完成任务!”
话是这么说,但是究竟怎么做,刘阳脑子里现在一片空白,不过他定了定神,教授不是说了吗?如果清清楚楚还是前沿课题?那是抄作业。
“楚晓晓和何子健,”杨平目光转向两位免疫学背景的新人,“你们在初期辅助刘阳,从免疫学功能需求的角度,提出对增强子蛋白功能域选择和设计的建议,比如从t细胞活化角度,思考哪些共刺激信号最关键;王超,你从病毒抗原提呈角度,考虑如何促进交叉提呈。中后期,你们要建立相应的功能验证模型。”
“好的,教授!”楚晓晓、何子健和王超异口同声,感觉肩上的担子具体起来。
“楚晓晓,”杨平看向那位研究自身免疫的女生,“你的任务至关重要,负责增强子蛋白的体外免疫学功能验证和高通量筛选。一旦刘阳他们构建并表达出候选蛋白质,你需要快速建立基于人源或鼠源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的活化检测模型,评估这些蛋白质对Apc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细胞因子分泌、抗原吞噬和加工能力的影响。同时,也要建立初步的安全性评估模型,检测是否会诱发不必要的炎症因子风暴或自身免疫反应倾向。”
楚晓晓深吸一口气,用力点头:“我明白,教授!我会尽快搭建好这些平台。”她意识到自己的工作直接关系到候选分子的生死,责任重大。
她实在没想到,来到这里一上来就是干大事,在她的印象里,这种研究好歹也是有一定份量的学者承担,比如杰青,她只有做具体工作的份。
构建?这么高大上的任务,怎么可能轮到她,她根本没有反应过来,但是口比脑子快,已经把话说出去。
“教授,你记忆力真好,一下子记住我们的名字。“楚晓晓突然蹦出一句。
杨平一愣,这个小女生,我连几个名字都记不住,智商有这么低吗?
楚晓晓嘻嘻笑,她是课题组唯一的女生,注定以后她是个宠儿。
“至于连接桥挂载技术,”杨平的目光最后落在蒋季同身上,“蒋博士,这一块由你负责。目前主流的有几种思路,比如基因融合表达、生物素-亲和素系统、各种短肽标签配对系统、以及化学偶联方法。你负责全面调研现有技术的优缺点、成本、效率、特异性,结合我们增强子和不同类型抗原的特点,提出几条最具可行性的技术路线,并进行初步的验证实验。王超,”他再次点了王超的名,“你病毒学的背景对理解病毒抗原的结构特点、表面可修饰位点非常有帮助,你辅助蒋博士,重点评估不同连接方式对病毒抗原构象和免疫原性的潜在影响。总之大家各有任务,又要相互配合,扬长避短,各自的任务分明,但是又不能相互隔离。”
“没问题,教授!我立刻开始文献调研和方案设计。”蒋季同回答得斩钉截铁,展现出不辱使命的决心。
王超也立刻表示:“我会全力配合蒋博士工作。”
大家渐渐进入状态,刚开始那么胆怯少了很多。
杨平的安排清晰、明确,将五个人的背景知识和技能与课题的两个核心模块紧密地耦合了起来,让每个人都知道自己在这个宏大蓝图中的具体位置和职责,避免了初期的混乱和内耗。
“未来一到两个月,是我们的概念验证和初步探索阶段,也是最关键的奠基阶段。”杨平回到座位,打开笔记本电脑,将一份更为详细的初步实验计划和时间节点通过内部系统发到了课题组的群里,“这是初步的计划,你们可以先看看。我会经常在办公室,你们有任何问题,无论是技术上的瓶颈,还是思路上的困惑,随时都可以来找我讨论。我们小组每天一次小碰头,每周一次总结,具体时间表蒋博士会发群里,会议目的主要汇报进度,集中讨论遇到的难题,分享最新文献。我不喜欢形式主义,我要看到实实在在的数据和思考,我们一定抛弃所有形式主义,做到实事求是,真实地踏实地投入到这个课题。”
他顿了顿,语气变得异常严肃,目光再次扫过全场:“我必须再次强调,这个课题,没有现成的路可走,我希望大家能彻底忘掉学生思维,拿出开拓者的勇气和百分之两百的专注力,敢于假设,敢于设计,更敢于用严格的实验去验证和推翻。在我这里,不怕你们犯错,实验失败是常态,数据阴性也是结果;但我最不能容忍的是思维僵化、不敢想、不敢试,或者为了追求漂亮数据而弄虚作假。我们的目标是做出真正能用的东西,明白吗?必须记住,任何实验都有失败可能,失败也是一种结果。”
“明白!”五人异口同声,声音比刚才更加响亮,带着一股被彻底点燃的激情。
“还有,南都医大的人工智能全面朝你们五个开放,你们使用人工智能或数字人技术支持,无需预约,直接使用。南都理工的超算中心也是一样,你们将无需预约无需排队,具备绝对的优先使用权,时间和次数都不限。”
是这样嘛?大家精神振奋,尤其楚晓晓,黑框眼镜背后的大眼睛放着亮光。
此时,新人们满脑子是思绪,笔记本上全是密密麻麻的记录,胸腔里翻涌着斗志。
杨平身体向后靠了靠,目光平静地看着蒋季同:“唐主任应该跟你交代过了吧?”
蒋季同点点头:“教授,唐主任嘱咐我要多承担一些协调工作。”
杨平点点头,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分量:“这个组里,就你经验最丰富,处理过的问题也多。我不希望被实验室日常管理的琐事过多牵扯精力,所以你要多费心,帮我把团队带顺,把工作流程理顺,尽快让这几个新人成长起来,独当一面。实验上、技术上遇到你们小组内部解决不了的困难,或者需要我协调所里、甚至校外资源的时候,直接找我,你现在就是课题组的日常负责人。”
蒋季同心中了然,他立刻保证,语气诚恳:“教授您放心,我知道该怎么做。我一定做好内部的协调、服务和辅助工作,确保信息畅通,资源高效利用,尽快让整个团队像精密的仪器一样运转起来,绝不让琐事打扰您。”
“嗯,”杨平对他的表态不置可否,转而问道,“抛开这些管理不谈,单从课题本身,你对这两个模块,尤其是你负责的连接桥部分,有什么更具体、更初步的技术设想?”
今天才是第一天,第一次会议,蒋师兄怎么可能回答,大家不免又为蒋季同捏一把汗。
大家以为第一天开会是动员会呢,喊喊口号,再准备一两个月,然后再慢慢展开课题,哪知道第一天就是来真的。
蒋季同早就做了充分准备,他深吸一口气,说道:
“教授,您提出的模块化思路决定了连接技术必须高度通用和灵活。我初步分析,基因融合表达虽然看似一劳永逸,但可能会影响增强子和抗原各自的结构与功能,且灵活性差;生物素-亲和素系统特异性强,结合牢固,但成本较高,而且外源性的亲和素可能引入不必要的免疫原性;传统的化学偶联如NhS\/Edc法,反应条件相对剧烈,容易导致蛋白质失活,且连接位点随机,难以控制。”
他稍微停顿,观察了一下杨平的反应,见对方只是静静听着,便继续深入:
“因此,我个人更倾向于探索酶促连接的可能性。比如,对现有的、高效的连接酶系统进行蛋白质工程改造,优化其催化效率、底物特异性、反应条件温和度。或者我们甚至可以尝试从头设计一种最小化的、具有连接功能的肽段或蛋白质构件,实现定点、快速、在近乎生理条件下完成的偶联。这条路更难,但一旦成功,其创新性和适用性将是颠覆性的。我们可以先从改造现有系统入手,同时布局探索全新设计的前沿方向。”
杨平听完,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了两下,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但眼神里似乎掠过一丝极淡的欣赏,从换人到回答问题才一天时间,他可以回答得如此全面深入,说明除了平时基础扎实之外,在接到任务后立即做了最充分的准备。
“思路可以,不算保守,科研就是要敢想,既然有了方向,就大胆去设计实验验证,需要特定的酶、突变体库、或者与合作者交流,不用打报告,直接微信电话给我,我来解决。”
“是!谢谢教授!”蒋季同挺激动的。
“大家记住,以后各方面的问题,比如需要资金、技术和特殊关系支持,不需要任何书面报告,那样太慢了,直接微信群里说一声就行。”杨平补充一句。
他现在做课题也要有互联网思维,传统各种程序实在太慢,太拖沓。
“你们有什么要说的吗?技术上,管理上,都可以发言,不用有什么心理压力。”杨平看向其余四个人。
蒋师兄做了充分准备,他们可是没有提前准备,这么高端的课题,他们当时根本没有想过会有这么重要的任务,以为进来课题组是跟着打酱油的。
“没关系,现在说不来正常,回去后抽空将我给你们列出来的论文、专着看一看,看完后你们就会明白很多,有什么问题随时在微信群里讨论。”杨平完全没有责怪他们说不出什么意见。
见杨教授这么宽容,大家心里的担心和紧张少了很多。
“教授,我有一个问题?”
楚晓晓举手。
“说吧!”
“我想问问我们的科研经费有多少?”
杨平想了想:“对了,我还没告诉你们我们的科研经费呢,我没太留意,我得看看初期经费预算是多少。”
杨平从公文包里又拿出几张资料,一张一张地看,看来经费的金额是在某一张文件上。
找了很久,他才找到那个数字,他那张纸抽出来,然后手指点在数字上面:“初期经费---5个亿。”
5个亿!
蒋季同还好,在研究所是老研究员,见过这种大场面。
其它四个博士差点吓得眼珠子掉下来。
“这是初期,后面会依据进度追加,五个亿肯定不够。”杨平收起那张纸。
楚晓晓扳着手指,除了杨教授,他们刚好五个人,这么算来,平均一个人一个亿。
我的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