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佳婿

清越流歌

首页 >> 如意佳婿 >> 如意佳婿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渔港春夜 上班摸鱼被抓,反手拉女总裁下水 七零军婚:随军后她风靡家属院 后宫春春色 曼陀罗妖精 权力巅峰:从借调市纪委开始 瘦不了 都重生了谁谈恋爱啊 神医嫡女 四合院:何雨柱的平凡一生 
如意佳婿 清越流歌 - 如意佳婿全文阅读 - 如意佳婿txt下载 - 如意佳婿最新章节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

第四十五章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说完正事,刘大爷又问起刘延宁在书院的情况,刘延宁笑着一一回应了。刘大爷从见到刘延宁起,便拉着他不听的说话,要一股脑儿把所有事都叮嘱道到位,直到这时才差不多说完了。

而刘延宁也终于有功夫问起刘大爷和刘青:“爷和青青这个时辰过来,应该还没用午饭罢?”

“我们没关系,带了干粮,到路上随便吃点填肚子就好。”刘大爷笑道,“看天色还早,我待会儿带青青去外头逛逛,她第一回进城。”

刘延宁又问:“爷坐的是谁家的车,几时回去?”

“这回搭的是镇上林车把式的车,他叫我们未时一定要去城门口碰头,再晚他们便不等了。”

“那也还早,少说还有一个时辰,不着急着走,你们先随我去吃饭罢。”刘延宁说着,将包袱都摊到左手上,空出的一只手便拉住了刘青,笑道,“青青头一回来,哥哥带你去书院的食堂用饭,晚一点再去街上可好?”

刘青的手冷不丁被一阵温暖的触感包裹住,少年的手并不算宽厚,但比起刘青的小爪子还是大了许多的,被握住的时候,刘青感觉有粗糙的东西从她手背划过,可能是刘延宁常年执笔留下的老茧。刘青忍不住低下头去看了一眼。

自然什么也看不到。

不过其实刘延宁根本不用这么哄着她,刘青本来就不是小孩子,原身也并非蛮不讲理的性格,虽然她跟着进城是想长一番见识,瞧瞧这个时代的城市是如何面貌,但眼下明显刷亲哥的好感度比较重要,又如何会反对他的好意?

刘青仰头直视刘延宁的脸,露出乖巧而明朗的笑容,脆生生的道:“好啊。”

刘延宁见她冲自己卖乖的模样,嘴角含笑,又忍不住松开握着刘青的手,转而摸了摸她的头顶,小小而无声的动作,怜爱之意却溢于言表。

只是刘青答应的痛快,刘大爷却有些迟疑,他刚才来在书院门外等刘延宁,非但没有半分局促,有经过的路人,时不时往他们祖孙站的地方瞧一眼,他还觉得与有荣焉。

那是因为在外面,现在刘延宁要他们进去书院,刘大爷开始局促了,“这不太好罢?书院里都是你的同窗,我跟青青进去像什么话……”

刘大爷也知道,他们老刘家供出了大孙子这样优秀的读书人,是整个刘家的骄傲,可他们却未必会是刘延宁的骄傲。虽说如今刘延宁还靠他们供着念书,但他的未来,决不可能止步于此,总有一日,他们的存在,或许会成为他的拖累。

甚至现在他们供他念书,这是恩情,可是换一面想,如他孙子这般有资质的孩子,但凡出生在稍微富裕的家庭,必然有着前程似锦的未来,他纵是再不想看到孙子的才能被埋没,能为孙子做的事,除了供他念书,也没有别的了。

其他的,都要靠孙子自己去争取。

但青山书院作为永州唯一的书院,来这里念书的学子,无不是家境富裕的,本县大多数得上名号的地主、富商的子女都在,听说还有不少官宦子弟也在书院求学,就连他们的父母官的张大人家的公子,也是他家延宁的同窗。

孙子的同窗家里都是如此有头脸的人物,自己这个只会刨地的,跟孙子进了书院,被他同窗瞧见,万一叫他们从此看轻孙子怎么办?

刘大爷的局促,刘延宁并不是不清楚,或许他少不更事时,面对一个个非富即贵、活得肆意张扬的同窗,偶尔也的确闪过些许自卑,说不清道不明的失落。

但这么多年圣贤书读下来,刘延宁至少能够坦坦荡荡面对自己的出身,被刨了大半辈子地的爷爷奶奶和叔叔婶婶供着念书,没什么好心虚自卑的,他们刘家世代良民,长辈们供他的学资,也是靠双手一文一文赚来的,不偷不抢,自然堂堂正正。

不过心里清楚归清楚,有些事情点破了反倒不好,刘延宁便只是微微笑了,坚持的道:“无妨,爷和青青随我进去罢,同窗们都很友善的。”

“是吗?”刘大爷不着痕迹的扯了扯衣角,其实他嘴上拒绝着刘延宁的提议,内心对于能踏进书院这种神圣的地方,又何尝不是激动的?

刘大爷顿时有些后悔,今儿早晨起床,老婆子让他换上那身纺绸的长衫时,他给拒绝了,因为他怕坐在板车上磨蹭,一不留神就把衣裳给磨坏了。

其实就一件衣裳而已,穿坏就穿坏了,偏他想不开,如今就只能穿着平常的衣裳进延宁的书院,也不知道那些学子们会不会瞧不起自家孙子有这么埋汰的祖父。

刘大爷带着这样矛盾而复杂的心情,踏过了书院的大门。

相比之下,刘青就显得淡定多了,她被刘延宁拉着手,还有心思问一问他,“哥哥用午饭了吗?”

“还没,先生刚下课,你们便过来了。”

到底是不是真的这么巧,刘青没有去深想,反正即便不是真的,也是亲哥善意的谎言,刘青十分配合的笑着,一脸惊喜的道:“那咱们可以一起吃饭啦?”

“是啊。”刘延宁又摸了摸刘青的头,笑道,“正好也尝尝青青发手艺。”

“哥哥得好好尝尝,我现在做菜可好吃了。”刘青还有些自豪的道,说完又想起什么,又得意洋洋的道,“我现在不单会做饭,还能绣花呢,哥哥新衣裳我就给绣了花,奶他们都说好看。还有荷包,我给哥哥做了好几个荷包,哥哥可以换着戴呢!”

“我们青青真能干。”

对于第二次和亲哥会晤,刘青是满意的,虽然他们相处的时间不多,而且大半部分时间,刘延宁都在陪化身话唠的刘大爷说话,但刘延宁的一举一动,也表明对自己这个妹妹满满的关爱之意。

这大概就是血脉情缘,刘青能够感受到对方的牵挂,虽然不会溢于言表,却让她无法忽略。

其实刘青要是知道原身同亲哥的关系,她现在就不必有半点担心了。

原身对刘延宁那般疏离,兄妹俩凑到一起,话都说不到几句,刘延宁尚且对她关爱有加,现如今根本就不用刘青主动示好,只要他的关怀,她能够接受并且回应,就已经够让刘延宁高兴和欣慰了。

当然刘青这样的表现,只会让兄妹俩感情越来越好,也不是没有意义。而且刘青觉得有些距离也好,亲哥常年在书院,就算对原身有些了解,但是相处不多,想来也没有到对原身性格了如指掌的地步。

何况人都是会变的,这几个月里刘延宁在信里透过只言片语,早知道自家妹妹长大了懂事了,但到底没有真正接触,亲眼见着她的转变,便也没什么好怀疑,只当她忽然开窍了——毕竟还好孩子,性格大变多半跟开窍有关,没有人会往坏的地方去想。

于是刘青就这么自然渡过了巨变的过程,现在不仅刘家人都接受了渐渐改变后露出原本性格的她,连她唯一怕被看穿的亲哥,也自然而然就接受了现在她,几个月没见非但对她没有半点生疏,反而越发关切了。

刘青脚步轻快的跟着出了青山书院大门。

本来刘延宁是要送他们出来的,只是在路上遇到了同窗说夫子喊他有事,要他赶紧过去,刘大爷怕耽误宝贝孙子的正经事,强烈拒绝了刘延宁相送。

刘延宁没办法,又实在不放心,只能拖同窗送一送他们,刘大爷是个不想麻烦别人的人,在远远的瞧见了书院大门后,便劝林延宁的同窗回去忙自己的事了,对方从善如流,便分道扬镳了。

不同于刘青的轻松,刘大爷揣着孙子给他的荷包,被里头的分量给震惊了,因为他接过时顺手掂量了一下,摸到里头有个硬硬的东西,不像是铜钱,反倒像是银子。

刘大爷被自己的猜测震惊了,离大孙子上次回家给他们钱,这才几个月,怎么又这么多钱?

只是在书院的食堂,当时周围还坐着几个学子,刘大爷也不好具体问刘延宁,只能揣着东西就出来了。

刘青看刘大爷紧张而慎重的模样,也猜到大约跟亲哥塞给他荷包有关,但她不欲去触碰这个敏感话题,只是出声转移了些刘大爷的注意力:“爷,咱们现在去街上逛一逛,还是直接出城?”

刘大爷回过神来,看着阳光明媚的天气,沉吟道:“应该还有大半个时辰才出发,先陪你去逛逛罢,你奶不是教你给自己添点东西吗?”

刘青点头:“奶是叫我给自己买两朵漂亮的头花戴,但我想了想,大姐和三丫四丫五丫她们都没进城,我还只顾着给自己买东西,那样太说不过去了。”

到底像她哥哥,是个宽厚大方的好孩子。刘大爷如今得了宝贝大孙子的孝敬,心里头满满的都是对孙子的关爱和满意,对刘青也难免爱屋及乌,本来就满意这个孙女,此时便多了几分喜欢和纵容,笑道:“好,给她们都买,谁让我们青青这么大方呢。”

“那爷等下掏钱的时候,可不许小气了。”刘青掰着手指数到,“不只是我和大姐她们的头花,还有小五小六小七他们囔囔着要的小玩意儿,二哥三哥虽然没说,但也不能落下他们……”

“我们青青说得对,都买都买,一个都不落下。”刘大爷爽快的点头,毕竟难得进城一回,刚刚又得了这么多钱,多花一些也不算什么。

刘青数得认真,并没有注意到,与他们擦肩而过的一行人中,俊秀的青衫少年,忽然勾起了嘴角,只是细微的表情,但本就极为出色的容貌这么一笑,更是平添了一分如沐春风的气质,另人见之忘俗。

虽然别人半点没发现,但曹声扬却敏感的察觉到好友忽然变得愉悦的情绪,忍不住问:“刚刚发生什么了,你笑得这么开心?”

曹声扬的话刚落音,拥簇在两人身旁的知县公子一行人也急忙点头,生怕错过了这两人的对话,一时间好几双视线都落在了江景行身上。

江景行虽早已习惯了被众人瞩目,却仍是不着痕迹的抿了抿唇,方才的笑意已经收了起来,当然仍然是一派温文尔雅,旁边几个人并没有察觉到有什么不同。江景行启唇,轻笑道:“没什么,就是忽然想到些好笑的事罢了。”

见江景行显然不想多谈的模样,以知县公子为首的一行人极有眼色的点头附和,“原来如此。”却并未多问。

然曹声扬并不在乎这些,他同江景行从小一块长大,好得都能穿同一条裤子了,整个京城虽不知道他们关系亲密?

当然也是因为曹声扬小霸王的名声在外,除了他大哥世子爷,据说就只有江景行的话能让他听进去。

自从跟着江景行混了以后,以前遛狗斗鸡的小霸王,居然也走上了正途,从一开始不逃课不仗势欺人,都后来更是渐渐开了窍,连以往对曹声扬头痛不已的先生,后来都会夸奖曹声扬,让大家跟着他学习,浪子回头金不换,还说曹声扬只要照着这个势头下去,下场考科举都不是问题了。

这句话,在他们那个圈子里,当真是一石激起千层浪。

要知道,像他们这些京城顶尖勋贵圈子中的天子骄子,根本不用像寒门学子那般拼死拼活的考科举,他们祖上有封荫,走上仕途是分分钟的事,能耐什么都暂且放一边,只要当今对他们父辈,对他们家族满意,他们便能在当今跟前挂个号,只要不出大错,前程自然一片顺利。

又岂是那些科举考出来的学子能比的?

他们会去书院,读书涨见识都是其次。

毕竟如果是读书这块料的,家族比谁都上心,不知道请了多少有名的先生,尽最大的心力教导他们。虽然说他们能看得上的书院,里头的夫子自然不是沽名钓誉之辈,甚至也有当世大儒偶尔会去授课,可一个书院成百上千个学子,夫子再尽心,也比不上家族单独请的先生。因此他们去书院,还真不单单是为了学知识。

倘若不是读书这块料的,就更不必担心了,反正他们不考这个出头。

去书院,最重要的是为以后的仕途结交人脉。

从曹声扬的巨变这件事就能看出来,拥有一个靠谱的小伙伴,是多么的重要。

曹声扬家世显赫,他娘是宗室之女,被封为玉阳郡主,曹声扬虽然不是嫡长子,爵位落不到他身上,但是身为幼子,还是老来得子,玉阳郡主夫妇的拳拳爱意,自然都倾注在他身上,前头的世子爷,也比曹声扬大了数十岁,对这个小弟也几乎是当儿子宠,于是曹声扬小小年纪,已然被养出了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霸道性子,所有被他折腾过的人都叫苦不迭。

玉阳郡主还满心满意为这个幼子做打算,当年五皇子六皇子和七皇子开蒙,要选伴读了,玉阳郡主还找太后求了个名额,就想着让儿子跟皇子们交好,混个脸熟,以后皇子中的哪一位继承大统,自家儿子在他手下也好混日子。

但玉阳郡主又深知儿子无法无天的性子,就怕他横起来连皇子的脸都敢打,便不敢把人往深受皇宠的五皇子和七皇子身边塞,而是选了不起眼的六皇子。

六皇子的生母不过是县令之女,选秀入宫后从末等采女开始爬,运气还算好,承宠不到一年便怀孕,生下了六皇子,只是日子委实不凑巧,倘若她再快个两三个怀上龙种,受到的关注便远不止于此了。

奈何五皇子的母妃快了一步。

当今自从登基以来,明明身强体壮,偏偏子嗣一直不济,生下来并养大的皇子,就前头四位,此后整整十年,后宫嫔妃再无所出——别说皇子,公主都生不下来,把太后和皇后急得都天天吃素,以此求菩萨保佑当今再多生几个皇子。

后来五皇子的母妃,但是还只是江贵人,现在的淑妃被太医诊出怀孕,当真是前朝后宫皆欢喜,太后得知消息险些高兴的晕过去了,再过了几个月,太医诊断淑妃怀的是皇子,太后当下决定要为这个自己千辛万苦求来的宝贝孙子,去五台山祈福。

六皇子晚了两个月被诊出来,被关注的程度便远远比不上已经确诊怀上皇子的淑妃,甚至自五皇子之后的六皇子七皇子八皇子,太后都觉得是五皇子这个孙子带来的福气,对这个孙子更加宠爱。

五皇子生母自诞下皇子,便因为皇家开枝散叶有功,被封为妃,后来更是被提为四妃之首的淑妃,而就晚了两三个月生下皇子的六皇子母妃,仅仅只被提为了正五品的嫔,一宫主位都捞不到,大概是心生郁郁,没过几年便撒手人寰了。

六皇子没了母妃,更无外家照料,境况自然急转直下,好在当今子嗣少,皇子们都很受重视,皇后便做主让贤妃接了六皇子过去养。

贤妃早年也是后宫里排得上名号的宠妃,在潜邸时便跟了当今,情分与后来的自然不同,只是到底年纪大了,花容不在,贤妃渐渐失宠,又没自己亲生的子嗣,心生倦怠,对六皇子也只是堪称照料而已,可她自己都沉寂于后宫,一年到头单独见不到当今几回,六皇子也就跟着变成小透明了。

除了身世堪称坎坷的六皇子,五皇子是淑妃之子,当今没有贵妃,除了太子,便是他身份最高,七皇子母妃则胜在圣宠,圣人爱屋及乌,对七皇子十分宠爱,玉阳郡主思量着这两位皇子都不好惹,挑软柿子捏,只好选了六皇子,退一万步讲,自家儿子发起横来,就算得罪了六皇子,她舍了脸面去求太后娘娘,也能叫儿子全身而退。

要是换做另外两个皇子,那还真是棘手。

后来果然如玉阳郡主所料,她儿子在宫里捅娄子了。六皇子在宫里再怎么是小透明,那也是皇子,又因年纪小,难免有些年轻气盛,自然瞧不惯脾气比他还大的伴读,两人经常发生争执,某日被代父来上书房视察的太子瞧个正着,太子看在玉阳郡主的份上,并未处罚曹声扬的不敬之罪,不轻不重的罚了个闭门思过,再给六皇子换了一位伴读便是。

这事倒也没对郡主府造成多大影响,只是玉阳郡主怕再把儿子放出去瞎得罪人,就让曹声扬去了族学。族学里的人得了父母叮嘱,一个个追着曹声扬捧,那几年便是曹声扬最膨胀的时候,膨胀到连族学里的先生他都敢对着干了。

一般族学里的先生,大多是同宗同族,即便是已经没落的旁枝,算辈分那也是他们的长辈,曹声扬也要称一声族叔。教书先生大多固执,如此不敬长辈,族叔如何能忍,即便曹声扬身份再高贵,还是状告到了郡主府。

郡主夫妇疼幼子疼到骨子里,便想大事化小,最后不了了之,最后是被世子爷知道了,决定好好整治这个越来越嚣张的弟弟,瞒着郡主夫妇托人去君山书院求了个名额,直接把曹声扬打包送去了书院。

要说君山书院,那便是本朝声望最高的书院,由数个当世大儒联合创立,连先帝都题字了的,君山书院经营到现在,已然成为全天下学子心中的圣地,地位和声誉远远高过国子监——毕竟国子监只有世家子弟才能进入,而君山书院却是只择优而录,世子爷能给他家不学无术的弟弟谋到名额,还真是费了很大一番心思。

正是因为君山书院超然的名望,郡主夫妇知道世子爷的举动后,即便心里也担心幼子受苦,也不好贸然派人将人接回来,其中固然是不想太扫世子的面子,更多的还是顾忌到君山书院的地位,不是他们郡主府能仗势妄为的地方。

当然郡主府心疼归心疼,内心未尝没有望子成龙的心思,也期望幼子这回能学好。

曹声扬确实受了一番苦。

这个书院规矩多,进了门便不分寒门和世家,先生们对他们一视同仁,甚至为了防止纨绔子弟闹事,书院来来往往的家丁,一个个都是练家子,就连不起眼的扫地婆子,都能把十个曹声扬撂倒了,他的一群狗腿子侍卫被世子爷扣下了,只带了的两个瘦弱的书童,根本掀不起风浪,只能暂且捏着鼻子认了。

曹声扬这会儿不过是识时务者为俊杰,吃了多次亏后装出来的老实而已,本性还没这么快改变,直到碰到了江景行,跟命中注定一般,莫名其妙就看对眼了,屁颠屁颠跟在人家背后。

江景行那个时候刚进书院,与曹声扬一般名声在外,当然他的是才名。江宁侯府式微多年,那个时候淑妃娘娘在宫中的地位并不显,还需要借娘家之力,可是族中后继无人,难免叫老侯爷心急。

自从发现江景行天资过人,老侯爷立刻把这个孙子带在身边培养,江景行作为二房嫡子,享受得是与世子嫡子一般的待遇,就连后来老侯爷去世,世子袭爵,嫡长子成了新的世子,江景行的待遇仍同身为堂哥的新世子一般,并无下降。

老侯爷还是叫人佩服的,他一手带出来的两个孙子,便也跟着备受瞩目。

不过江景行早年被人熟知的是他受老侯爷看重,才名是到他十岁那年,拜在大儒陈大人的名下,成为其关门弟子后,众人才恍然大悟,原来老侯爷正是看出了这个孙子的天赋,才如此重视他的。

陈大人也是君山书院的名誉教授,授课的次数一年到头寥寥无几,但是书院有重大的活动时,他多半都会出席,陈大人早年也是君山书院出来的,有一份香火情,同书院现在的山长等人情分被不同。

但江景行作为陈大人的关门弟子,却没有走后门,堂堂正正的考了试才进来的,作为一个衣食无忧的世家子,江景行的成绩,好得让埋头苦读的寒门子弟们都眼红了,这才一举成名。

连以往对不学无术的世家子多有偏见的寒门学子,对江景行也特殊看待起来,觉得他同大多数的世家子不一样。

可曹声扬却是被寒门学子背地里十分鄙视的对象,就连稍微有点上进心的世家子,都耻于与他为伍,结果他屁颠颠跟在江景行后边,成为江景行身上一块甩不掉的狗皮膏药,毫无疑问让众人侧目起来。

江景行不知道,那个时候几乎世家子和寒门学子都在按中关注着他的举动,说不定还暗戳戳想看到嚣张跋扈的曹声扬被啪啪啪打脸的一幕。

但是于江景行而言,曹声扬是他进书院第一个对他表现出友善和热情的同窗——当然拜这位同窗的威名所赐,后来他也是惟一一位对自己示好的同窗,不过江景行仍是接受了这位同窗的好意。

他从小便被祖父教导,不以貌取人,更不偏听偏信,凡事相信自己双眼所看到的,因此虽然早有耳闻曹声扬的大名,但是见面后发现这个小伙伴并非传闻中的面目可憎,人嫌狗弃,江景行才愿意与曹声扬来往。

另一方面,江景行入学之前,也得了自家叔父的叮嘱要看好曹声扬,对方是世子爷通过叔父的关系,才拿到进君山书院的名额,若真闹出什么事来,在君山书院执教的叔父面上也不好看。

不过江景行后来会跟曹声扬这般交好,却并非是因为长辈叮嘱,曹声扬的改变,也让他渐渐认可了这位小伙伴。

包括当事人在内,谁也说不清曹声扬为什么偏偏对江景行另眼相看,就喜欢屁颠颠跟在对方身后,被人笑是跟屁虫也没关系。

大概是因为数年形影不离的关系,江景行是出了名的行为举止皆有风度,曹声扬久而久之,也变得文雅起来,虽然骨子里还是霸道的,一说话就破坏了满身的气质,但是不开口的时候,还是一个很出色的温和的读书人。

曹声扬那位眼高于顶,向来瞧不上宗室之外的人的郡主娘,都跟着对江景行另眼相待起来,这对母子俩都是一个性子,看中一个人的时候,便是全心全意、掏心掏佛的好。

江景行时常出入郡主府,府上甚至还给他备了单独的院子,这待遇,都算是郡主府半个主子了。

也正是两人的关系这般亲密无间,后来江景行陪自家叔父来江州散心,曹声扬兴致勃勃跟着要来,郡主府无有不应的,就连玉阳郡主,唯一的担心也就是怕江州又小又穷,委屈了自家宝贝儿子,别的却是再放心不过,只管让曹声扬跟着江景行。

曹声扬和江景行关系好到这种地步,他自然不像其他人一样,见江景行脸色微微变淡,便呐呐的不敢说话,怕惹得他不快,曹声扬却是毫无顾忌的追问道:“我天天跟你在一起,竟不知你遇到了什么好笑之事,说出来让兄弟也乐一乐?”

听曹声扬开口追问,江景行又不由想到刚刚擦肩而过时,那小姑娘灵动的眼神和脆生生的声音,甚至掰着手指头数数的模样,都让他不由自主的跟着会心一笑。

他没有妹妹,他母亲就生了他们五个,除了姐姐就是弟弟,庶出的妹妹倒是有好几个,但他常跟着祖父在前院,后来又常年在书院,自家兄妹相聚的时间都少,更别提隔了一个母亲的庶妹了。

再说那几个庶妹要么被姨娘养得唯唯诺诺,要么被宠得嚣张不知事,也委实让他亲近疼爱不起来,还真比不上刚刚擦肩而过的这个小姑娘,看那清澈灵动的眉眼,刚打个照面便让人觉得可怜可爱,就知道这样的小姑娘在家里应该也是被宠着疼爱着。

连他都忍不住生出些柔软的心思,若是他有个这样的妹妹,想来也是要捧在手里疼爱的,就是那脆生生的声音,再怎么在耳边叽叽喳喳,应该也不会嫌烦罢。

江景行想到这里,不由摇头,觉得自己的想法莫名其妙又显得有些可笑,许是江州的日子太过平静悠然,让他无聊到都冒出这种奇怪的想法了。

刚收起心思,江景行正好听到曹声扬在说最后一句,对方那语气配合习惯性的不羁笑容,虽然看起来没什么不对,但是他刚刚想的是那个足以当妹妹的小姑娘,好友竟然对个小妹妹笑得这般肆意,即便不是在有意的情况下,却还是让江景行不由自主的皱了眉,瞪了好友一眼:“别乱说话。”

说完,江景行也没理会好友的反应,便踏步往前走了。

留下曹声扬站在原地,摸着自己的鼻子一头雾水:“我刚刚说什么?”

知县公子齐刷刷的摇头,不是很懂你们这些从京城来的贵公子。

曹声扬被江景行瞪了,不敢在江景行身上找回来,便狠狠瞪了这几个炮灰一眼,“还愣着干嘛,回书院啊!”

一行人才如梦初醒,纷纷踏步,追着已经走出数米外的江景行而去。

********************************************************

刘青并不知道这一段插曲,她正兴冲冲的跟着刘大爷去逛街,街道上一片繁华,人来人往。刘青挤在当中,见什么都要去看一看摸一摸,把第一次进城的乡下丫头演绎得活灵活现。与此同时,她也再一次体会到了久违的购物的乐趣。

刘大爷今天对刘青堪称是百依百顺,几乎她说什么,刘大爷只有一个字:“买!”

然后包裹刚放下来没多久,祖孙俩手上渐渐又给塞满了,除了小孩子们,刘青也没有忘记给蒋氏他们买礼物,甚至连远在娘家的王氏她都记得带了一份,先不管对方这个长辈做得称不称职,刘青觉得自己做人问心无愧便是,她现在注意了,以后王氏回来,也别想再拿她作伐子。

刘大爷见了刘青这个举动,心里头的满意和欣慰自是不必多提。

给刘家所有人买的东西,几乎都买齐了,刘青抱着满满当当的包裹,不小心扫到一个摆首饰的摊子上造型别致的耳坠,不由走了上前,近了看才发现是石头打磨的,但胜在造型轻巧,在阳光下还是很精致的。

“青青想买这个?”刘大爷也走了上前,小贩连忙报了价格,刘大爷没吭声,只看上刘青。

刘青道:“我想着大花姐再过不久就要成亲了,她一直这么照顾我,我还没给她准备贺礼呢……”

刘大爷想到孙女赚的第一桶金,当时鸡蛋不够,就是大花那孩子主动借给她的,且不提大花娘教孙女刺绣,就大花她对孙女的照顾,也的确值得自家感谢了,因此刘大爷也不多说什么,点了头,便同小贩刊起嫁来。

刘青这一路走来,买了许多东西,早已积累了经验,与刘大爷一唱一和,见小贩装作犹豫的时候,便扯着刘大爷的袖子道:“爷,这么贵还是算了,还不如我自己绣点东西送给大花姐呢!”

因为刘青年岁尚小,虽然这几个月长得飞快,但原身落下了那么多年的营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补回来的,比起同龄人还是偏瘦弱的,看起来仍像个十岁出头的小孩,小贩哪里想到小姑娘会有那么多心思,真怕她把老头子拉走不买了,忙同意降了价,如此情形重复了两三回,降到小贩姜无可降,祖孙两个才收手,刘大爷爽快的付了钱,刘青笑眯眯把耳环收好,琢磨道:“改明儿我做个漂亮的小荷包,给大花姐专门装这些首饰用。”

刘大爷点头笑了笑,才道:“青青,差不多该出城了。”

没想到时间过得飞快,刘青还没完全尽兴,依依不舍的看了眼仍然热闹繁华的街道。

刘大爷见状哄道:“这街是逛不完的,以后还有的是进城的机会呢。”

刘青点头,对刘大爷这句话深信不疑,脑海中倒是灵光一闪,状似苦恼的问道:“可下回来,咱们碰不到城里赶集,还不是跟今儿去镇上一样,根本没人摆摊?”

刘大爷摇头失笑道:“谁跟你说城里是赶集的?”

刘青一脸震惊的表情:“不赶集,那大家什么时候出来摆摊?”

“每日都摆啊,在城里可方便了,想要买些什么,随时出来便有。”

“真好啊。”刘青感叹道,“要是咱们家的茶叶蛋到城里来,那不是也天天都能出摊了?”

听到这话,刘大爷眼神不由闪了闪,上一个集会,他们卖茶叶蛋的钱刨除买鸡蛋的钱,净赚都有整整一吊钱,前两个次集会净赚也都有七八百,加起来一个月最少二两银子的收入。

这是还是他们在镇上一个月出三次摊的前提下,若是到了城里,城里的人比镇上多得多,再加上日日出摊,即便是要交那出摊费,利润也定然是可观的。

只是他们刘家到底是良民,在镇上摆摊,也就农闲赚个零花,别人都这么干,要是进了城里日日出摊,万一被当成商户了可怎么办?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天灾第十年跟我去种田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丹武双绝 她是剑修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权力医途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大日我都吞了,你说我练错了?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快穿之病娇男二黑化了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琴帝 
经典收藏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艳海风波 魔艳武林后宫传 都市皇宫 渔港春夜 权贵巅峰之一路狂飙 考公失败,我转身进入省委组织部 巨星崛起 四合院:张弛有度 赶海:开局一把沙铲承包整个沙滩 重生,咸鱼的日常小生活 四合院:一人纵横 官途,从小科员到一省之首! 从死宅到土豪,只需要几个本本 都市极品医神 铁腕官途 四合院小市民 暗海反杀 宋檀记事 失业后,我继承了游戏里的资产 
最近更新日暮乡关之故土难离 皇上他年纪轻轻,竟然! 夫人要和离?疯批权臣亲她红温 佟贵妃只想修仙 刚穿八零,资本家小姐要买我老公 王府弃妇,我靠养崽富可敌国 小撩精太黏人,被偏执校草亲哭 野欲诱吻 净水迎帆 荒年肉满仓,缺德后娘养歪女主! 恶毒公主觉醒后,他们都想当驸马 七零娇妻萌宠在手,随军护家无忧 刚大一就与女神老师被强制结婚 逃荒有空间,嫁绝嗣糙汉一胎多宝 拒绝SSS级天赋被封杀,我成唯一真神 敲骨吸髓?重生另选家人宠我如宝 炽吻失氧 侧妃进门我让位,死遁了你疯什么 醉染赤水 引朱鸾 
如意佳婿 清越流歌 - 如意佳婿txt下载 - 如意佳婿最新章节 - 如意佳婿全文阅读 - 好看的都市言情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