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好地主

木子蓝色

首页 >> 唐朝好地主 >> 唐朝好地主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唐之最强酒楼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 这太子,不做也罢! 大乾憨婿 三国第一霸主 生存:我乃梁山一匪兵 我的红楼生涯 
唐朝好地主 木子蓝色 - 唐朝好地主全文阅读 - 唐朝好地主txt下载 - 唐朝好地主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201章 广积粮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1201章广积粮

秋高气爽,黄叶纷飞。

柿子红了,大豆也熟了,灞李家的农奴和长工们把田里的大豆收割回家,一把把的晒起。

到处都是丰收后的喜悦。

老爹手抓起一把打落的豆子,满意的道,“这黄豆好,大颗、饱满。”

李超和几个把头在估计今年的大豆收成,这些都是夏天收获水稻后的稻田种下的大豆,眼下收获,产量喜人。还是靠水好,下半年鲸鱼沟水库水量减少,但有水车还是给大豆在关键时候浇了水,因此大豆颗颗饱满大粒。

“估计得有两石呢。”一位把头笑道,种了一辈子庄稼,估算起来眼光较准。“以往我们自己家大豆,一亩只有几斗。能出一石的,都是不得了,还是休养过肥力的土地。而我们这地,半年还种了水稻。”

“我们的地一来肥力足,每年施那么多肥,底肥、追肥都足。而且水也没缺过,产量自然高点,何况我们这豆种,也是特别培育过的。”

李家的地跟别人家不一样,李家种地那是种出花来。有见过每年花大把的钱去培育种子的吗,而且估计也没有哪一家,对用肥有李家这么清楚,每年施加的肥都不知道多少。

人工和本钱都是下的很足的。

“半年种水稻,下半年种大豆,到了冬季还能种一季萝卜,咱们家的地一年收三次,好些人家的地是种一年休耕一年,一年也只种一季。可了不得啊。”

“是啊,难得年年还有好产出。”

要是一般的地这样种,早减产甚至无收了。

“说到底,还是得施服保证地力。如果不施肥,这地是吃不消的。我们每年往地里施多少肥啊,一担一担的往地里挑,还不断的追肥。”一位把头笑道。

“其实关键还是换种。”李超告诉几位把头,“如果我们连着种水稻或粟麦,容易得病。因此我们要种一季稻种一季豆再种一季萝卜。而且,种大豆还有一个好处,种大豆其实能增肥。”

“这是什么道理?”

也有人道,“我发现好像也确实是这样。”

大豆的根部有豆瘤根菌,能够帮助土地增肥。

“再过半个月,油坊可以开始榨油了。”

李家这几年的油坊也是遍布全国,每到收获季节,大量收购大豆、菜籽、茶籽、芝麻,以前百姓普遍是煮菜炖菜,但这些年,钢铁产量的大增,铁锅的价格下降,千家万户也用起了铁锅,习惯了炒菜,这油的需求也跟着大了起来。

煮菜可以用动物油,但炒菜却需要菜油,用羊油猪油炒菜,并不合适。

需求量的大增,也使得油产业也越来越大,榨油下来的油渣能够做香皂、肥皂,豆饼可以做饲料,也可以做肥田的肥料,规模大,许多榨油剩下的不值钱的东西,便也有了用处。

“陇右河套等地,可以多推广一下油菜,我们可以跟当地的百姓先签定购合同,定好收购价,先预定好。也可以先付一点定金,这样我们的菜籽量能保证了。关和河北等地,要多种点大豆。”

这些年,百姓们的生活变好了不少,油盐酱醋糖等这些也变的需求量大增。李家做的油产业,如今也有不少竞争者,对手规模小,但数量多,为了争夺菜籽等原料,李家也只能用定购这种方式了。

“三郎,今年家里的粮食不卖吗?”一位管事问。

“不卖!”

李家算是大地主,拥有大量的边疆封地同时,在原也有许多的田产。每年李家产出的粮食数量很大,以往,都是卖了。

李家自己也是大粮商,但并不怎么囤积粮食。

不过李超今年不打算再卖掉粮食。

“我们自己建粮仓,粮食储藏起来。”

“三郎,这两年粮食价格很平稳,根本不去。眼下这个粮价,还是靠朝廷不停的收购粮食,才把价格稳住了。囤积粮食没有必要吧?”一名管事问。

连续几年丰收,加朝廷拓殖的大量土地,朝廷的耕地数量是连年大增,加新的农耕技术、水利技术,还有牲畜的数量提高,新式农具、优育的种子等等,让如今大唐不但耕地面积大增,粮食亩产和总产量也是节节升。

粮食大丰收,对种地的百姓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因为这意味着粮食处于买方市场,供大于需,粮食必然大降价。

好在朝廷有储粮计划,粮食有一个保护价。一旦市场粮价跌到这根线,朝廷会以保护价大量收购粮食,然后存储在一个个粮仓之。

如今朝廷在东西两大运河以及长江、黄河、淮河以及沿海等这些重要的交通线,建立了大大小小无数的粮仓,而如汉京、长安、太原、江陵、广州、登州、杭州、交州这些超过十万以人口的大城,更是从没有停止过粮食的囤积。

这些都是官方行为,为的是手里有粮心不荒。算遇大灾,朝廷也能有粮可拔,并且能保护第一时间在最近的地方有粮可调。

同时,在朝廷的主导下,地方的社仓和义仓,每年也在增加储粮。

按朝廷的要求,是希望各地的粮仓存粮达到一个可观数字。

什么样的可观数字?

官方存粮需够九年之用。

这也算是如今朝廷粮仓里粮食保存的最长时间了,要保存的更久,只能挖地下粮窖储藏。

反正朝廷有钱,有钱不用留着干吗?

把那些国库里收来的税赋纸钞,换成一仓仓的粮食,当然值得。

现在做粮食生意,确实没有什么利润可图,再大的粮商,也大不过朝廷。朝廷现在才是最大的粮商,他们手里有的是钱钞。

粮仓遍地,不管哪里需要粮食,他们都能迅速调粮平抑市场。

现在很多百姓都聪明的开始种大豆种油菜种棉花,甚至是种菜,因为收益更高。

“正因现在粮价平稳,卖不好好价,所以我们的粮食不卖了,自己存着。”李超随口说道。

从田里回来。

老爹问李超,“你积粮做什么?”

话语里充满担忧,老爹是乱世里过来的人,积粮,在他看来这跟招兵买马是一样的。

“广积粮,备灾荒啊。”李超笑了笑道,“反正现在粮价也不高,我们自己也先积他九年之粮再说。”

“现在局面挺好的,不要再起波澜了。”老爹劝说。

“我知道。”

时间已经马是十月半了。

这也是朝集使们进京的日子,李超身为封臣,自然也得进京。虽然李超不太想进京,可也没理由躲避回京。

“这次回去安全吗?”

晚夫妻俩个一番亲热后,躺着聊天。崔莺莺对前段时间的事情,还是有些心有余悸。虽然说现在汉京风平浪静,可谁知道年底朝集,又会发生什么呢。

“应当是安全的。”李超枕着自己的手臂。

“这次马周他们也会回京吗?”

马周等一大群高官贬出京后,多是担任刺史这样的职务。说来,也还算是不错,没有背负什么结党、谋乱等罪名,仅仅是以办事不利的理由被贬,而且到了地方还能任正印官。

“马周是刺史,自然要回京朝集,那些被贬为长史、司马、县令等的官员,不会回来了。”

“三郎,我好担心,这么多人回京,只怕到时又出乱子。”

李超摇摇头。

这次不但是地方官入京朝集,也同时还是议会两院的第一次会议。

谁也不知道,这次会发生什么。

但李超还是觉得,李世民这次不可能再做什么。

有些事情,也不是想怎么样怎么样。

“你说好端端的次陛下发什么疯呢?为什么要贬谪那么多人?”崔莺莺叹气道。

“因为权力。”李超直言道,“太子长大了,却不再对皇帝言顺计从了,太子有了自己的想法,甚至有了自己的一群支持者。而当皇帝发现了这些的时候,惊惶恐惧了。”

“陛下为何要惊惶恐惧,太子是他的儿子。”

“那又怎样?你忘记了当今是怎么当太子,怎么当皇帝的?玄武门三天之后,陛下当了太子。可这太子当了多久?不过几个月而已,当他掌握了朝局之后,皇帝也只能退位当太皇了。”

事情的本质是这么赤裸的。

太子可以优秀,但太子不能威胁皇帝,不然,算是天家父子又如何?

越优秀的太子越容易被猜测,皇帝允许太子有一个自己的势力,但这个势力绝不能太强。而此前,承乾强硬通过议会诏令的时候,李世民震惊的发现,宰相们明知这件事情皇帝不会同意,结果最终却还是十七五通过了。

二十二个在京宰相,站在他那边的才五个!

换句话说,其实这个时候太子已经有了废他的实力了。这才是让他最惊惶恐惧的,这才是他以雷霆之势,冒险一下子罢去了一半宰相,一下子贬谪千京城官员的原因所在。

皇帝才不到四十岁,他怎么可能真的把权力让给太子。之前说让太子监国,那也不过是太子能听他的话,朝局还在他控制的前提下。

皇帝绝不想真的如李渊一样做个没用的太皇。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我不是戏神 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 剑来 天灾第十年跟我去种田 大唐第一世家 万古帝婿 九转霸体 天唐锦绣 地球人实在太凶猛了 女总裁的上门女婿 末世神魔录 大宋泼皮 大梦主 长生十万年 名门艳旅 都市皇宫 不死战神 黄金召唤师 灯花笑 神魂武尊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悟性逆天,我在大秦布道长生 南宋第一卧底 雷武 诸天从星汉灿烂开始 抗日悍将 重生英伦,从黑帮到财阀 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抗日之谍海大英雄 师士传说 游戏民国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我在亮剑搞援助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 我以我血挽山河 抗战:从东北军开始全面战争 
最近更新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 十国风华 老爹入赘王府,郡主姐姐宠我如命 堪破三千世相 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 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 凤凰交错,逆命妖妃 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 水浒:灌口李二郎传 完颜阿骨打传 仙秦:祖龙觉醒 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 明风再起 刚到大明,天幕直播就来了 人在古代,开局用半斤肉换美娇妻 父皇赐婚,悔婚后我横扫天下 大唐钓鱼人 兵起大渡河,石达开再建天国 三国开局觉醒无双神力我乱世杀神 凉州布衣 
唐朝好地主 木子蓝色 - 唐朝好地主txt下载 - 唐朝好地主最新章节 - 唐朝好地主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