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十国往事

南无臭蛋

首页 >> 五代十国往事 >> 五代十国往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大明日不落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黄埔忠魂:从淞沪到缅北 我的公公叫康熙 民国之谍影风云 军阀,签到发展,列强竟是我自己 大乾憨婿 三国第一霸主 三国:我马谡只想作死 
五代十国往事 南无臭蛋 - 五代十国往事全文阅读 - 五代十国往事txt下载 - 五代十国往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843章 陈桥兵变之天有二日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天有二日】

“兵变”一词是本书出镜率最高的词汇之一,自唐末以来,各种兵变多如牛毛,而公元960年春节期间的“陈桥兵变”,则是残唐五代、乃至整个古代史最着名的兵变。

然而权威史料却对这段历史讳莫如深。道理很简单,为五代修史的,正是“陈桥兵变”所孕育出的大宋王朝,大宋王朝又偏偏顽强存活了300余年。

《宋史》的成书又颇有意思:

其一,元朝初年,元世祖忽必烈就按照惯例,下诏为前朝修史,但这位马背上的蒙古大佬并未真正重视这件事,导致无果而终。当朝廷真正着手为宋朝修史的时候,已经是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距离“陈桥兵变”过去了近400年,那个时候,元朝都已经走到了灭亡的边缘。

其二,牵头修撰《宋史》的,是两位“外国人”,一位是蔑里乞·脱脱帖木儿同志,一位是阿尔拉·阿鲁图同志。其中,阿尔拉·阿鲁图同志根本不懂汉文……

蔑里乞·脱脱帖木儿,也被音译为“托克托”,而他最为人熟知的名字是“脱脱”,很卡哇伊的蒙古蔑里乞部毛脸抠脚大汉。

两位蒙古是挂名督导,实际参与修撰《宋史》的是二十多位汉人史官。

其三,史馆编修们在编撰《宋史》的同时,还要编撰《辽史》与《金史》,工作量巨大。

其四,《宋史》记录了大宋朝300余年间的历史,共496卷,是“二十四史”中篇幅最为庞大的正史,没有之一。卷轶浩繁,其“列传”共收录了两千余人,比《旧唐书》多一倍;其“食货志”则是《旧唐书》的七倍!

其五,如此海量的工作,却仅仅耗时两年半。至正三年(1343)3月,皇上下诏编撰;至正五年(1345)10月,宣告完成。

综合起来,就是说在“陈桥兵变”发生的近400年后,两位外国人牵头20多个汉人史官,编写大宋300多年间的历史,还要同时编写契丹人200多年的辽国历史和女真人100多年的金国历史……两年半,完工。

当我们了解《宋史》的修撰背景后,也许就会更加心安理得的接受它的一切缺点了,向元朝史官们道一声:“您辛苦了!”

元朝史官:“我太难了。”

一般认为,《宋史》的编写比较草率,对史料的真伪缺乏鉴别,资料也没有经过精心剪裁,几乎就是将手头现成资料的复制粘贴,而且结构也较为混乱,其价值观也存在历史局限性……所以自元朝后,历代均有重修宋史者,例如明朝《宋史质》、《宋史新编》、《宋史记》;清朝的《宋史筌》等等。

回到话题的开头,当我们了解了《宋史》的成书背景后,也就不难理解“陈桥兵变”的迷雾重重了。宋朝人的隐瞒和粉饰,为几百年后的元朝史官出了这道世纪难题。

我们也只能通过只言片语的间接记载,来推测当时的情形。老规矩,本书接下来将以权威正史为基本模板,先简述事情经过,再结合多方史料给出合理的分析和符合逻辑的推测。

按照官方权威史书的描述,契丹与北汉联军南下寇边,赵匡胤同志临危受命,率领帝国最精锐的武装部队——中央禁军,火速赶奔河北前线,抵御外敌,替主分忧。

然而随同出征的官兵们却十分不情愿,因为现在是春节长假期间,正月初三。而更重要的是,如今的皇上是个6岁半的小屁孩儿,他能与先帝柴荣相提并论吗?万一朝中出了奸臣,那我们这些前线将士的命运又该通向何方?

所谓主少国疑,一层阴霾笼罩在这支军队的上空,谁都在想,但谁也不敢说出来。

在枯燥乏味的行军过程中,一位名叫苗训的占星者忽然驻足不前,把脸抬成45度仰角,目不转睛地盯着苍穹,捋着胡须低声沉吟道:“怪哉!”

这个反常的举动立刻吸引了众军卒的围观,大家纷纷向他注视的方向看去,随后便更加疑惑,天上既无奇珍异兽,也无UFo,甚至看不出任何异样。

一位名叫楚昭辅的将领赶来维持秩序,苗训却拉住他,引他一同观瞧,“看到了吗?天上有两个太阳,一个在上,一个在下,下面那个正在追逐上面那个。”

“啊?!”

将士们开始骚动了,有人还在疑惑,但已经有人开始附和,“看到了!两个太阳!”

见人群开始骚动,苗训便神秘兮兮地对楚昭辅说道:“此乃天意,人力不可违也。”

什么天意?自古有云,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如今,天上两个太阳,当然就说明人间有两个天子喽。

当晚,大军行进到距离汴州城约20公里的陈桥驿安营扎寨。此时,军队里议论纷纷,终于有人戳破了那层窗户纸。

“皇帝幼弱无知,我们为国杀敌,谁能知晓?不如拥立一个能替大家做主的人,再去立功,求取富贵!”

拥立谁呢?当然是咱们的最高统帅、身经百战且爱惜士卒的赵匡胤同志喽。

在赵普、赵匡义等人的怂恿下,将士们群情激愤,聚众叫嚣,表示除非立赵匡胤当天子,否则不会再往前走半步。

赵普,赵匡胤的亲信智囊;赵匡义,赵匡胤的亲弟弟,后来避讳改名赵光义,即日后的宋太宗,为方便叙述,后文直接以“赵光义”呼之。

众将士齐聚赵匡胤帐外,陈情诉说。

赵匡胤听闻军中有变,非常震惊,呵斥他们退下,不要胡说八道。随后,便返回营帐,喝酒睡觉。

今夜无眠。唯独赵匡胤鼾声如雷。

五鼓时分,天还没有亮,陈桥驿却被灯火照得亮如白昼。将士们高举火把,相聚聒噪,要求大帅站台背书,带领大家共谋富贵。

赵匡胤却宿醉未醒。

将士们的情绪被彻底点燃了,在某些激进分子的带头下,众人欲强闯中军大帐。关键时刻,赵普和赵光义挺身而出,率先闯入赵匡胤的卧室,把熟睡中的赵匡胤摇醒,“大帅,起床啦,兵变啦!”

赵匡胤不紧不慢,悠哉悠哉地伸了个长长的懒腰,打了个大大的哈欠(欠伸徐起),“哦?哎呀,讨厌了啦,走,去看看吧。”

门分左右,赵匡胤穿着睡衣千呼万唤始出来,身后一左一右跟着赵普和赵光义。但见火光之下,将士们表情肃穆,手里紧握刀剑,看得出来,态度非常诚恳。

“诸军披甲露刃,强闯帅帐,意欲何为?”

为首的几人慷慨陈词,说将士们不畏流血牺牲,但死也要死个明白,明白是为谁卖命,大家想要为你卖命,以求你能带领大家取富贵。一句话,拥立你当新天子,你要是不答应的话,众兄弟们认识你赵匡胤,可手中的刀剑,不认识什么赵匡胤!

还没等赵匡胤反应过来,不知是谁拿了一件黄衣,披在赵匡胤身上,众人随即跪拜,山呼万岁。

这一幕,又叫“黄袍加身”,有人说拿的就是皇帝穿的龙袍,也有人说只是一件黄色的衣服,甚至可能是从军旗上扯下来的黄布。《宋史·太祖本纪》的记载是“未及对,有以黄衣加太祖身,众皆罗拜”。

根据《宋史》的记载,此时的赵匡胤没了征战沙场的机敏果敢,而是表现得像个弱智一样,迷迷糊糊地被从床上拉起来,迷迷糊糊地就被套上了皇帝龙袍,随后又迷迷糊糊地被众人抬上马背,“即掖太祖乘马”。

赵匡胤没有说话,更无力反抗,因为这才是宋朝史官需要的“真相”。只有这样,赵匡胤才配得上伟大光荣正确。他的任何一句话、任何一个小动作,都会被后世史学家拿出来,无限放大,所以,官方索性不留任何痕迹,太祖爷就是“未及对”,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被穿上了龙袍,抬上了御马,你们爱信不信,反正我们是信了。

到了马背上,赵匡胤终于说了一句话:“你们真的服从我的命令吗?”

众人于是跪地表忠心,“上刀山,下火海,您一句话的事儿。”

赵匡胤欣慰地点点头,“回汴州!”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我不是戏神 离婚后霸总哭唧唧追妻小说全文免费阅读 猛男诞生记罗军丁涵 寒门嫡女有空间 武侠从神雕开始 紫极天帝 御鬼者传奇 薄少的二婚罪妻 穿越星际妻荣夫贵 我在末日躺平了 大小姐她又美又飒 万界圆梦师 我的世界由我守护 光明之路 我居然认得上古神文 仙木奇缘 魔门送葬:开局被女帝逆推 某霍格沃茨的魔文教授 修真老师生活录 万古帝婿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 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 诸天从星汉灿烂开始 抗日悍将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抗日之谍海大英雄 师士传说 游戏民国 捡了一个县令当当 西有大秦,如日方升 知否之袁家庶子 我在亮剑搞援助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民国投机者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 我以我血挽山河 
最近更新陛下就是躺赢狗 苏定方演义 风雪战火 大唐:灵魂互换,两个李承乾 大明:无敌杀神,震惊朱棣 那年那景那些人 1853用炮火检验真理 万界交易,朱家老祖们求我保大明 嫂嫂借我五百两,我当个锦衣卫 拆现代快递玩转古代人生 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 老爹入赘王府,郡主姐姐宠我如命 魂穿历代老祖宗,我打造了传奇世家! 乱世郎中,开局领对千金小姐当媳妇 大秦:开局暴揍胡亥,攮死赵高 俄罗斯风云录 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 国舅凶猛 乱世饥荒:我打猎娇养妻女 仙秦:祖龙觉醒 
五代十国往事 南无臭蛋 - 五代十国往事txt下载 - 五代十国往事最新章节 - 五代十国往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