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全能纨绔

样样稀松

首页 >>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 >>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史上第一纨绔 大明日不落 大明,我给老朱当喷子的那些年 皇后请自重,我真不想代替陛下呀! 神武太医俏女帝 大乾憨婿 开局截胡五虎上将 生存:我乃梁山一匪兵 玄武裂天 大唐:开局被李二偷听心声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 样样稀松 -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全文阅读 -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txt下载 -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九十二章 东宫密议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在徐齐霖对大盈库的定位上,除了玻璃、镜子、钢铁外,其它产业都暂时只是个示范作用。

比如毛纺、棉纺,甚至是白糖、冰糖的制造,也将逐步开放技术,促进民间企业的建立和发展。

当然,这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而毛纺、棉纺,在两三年之内,则具备了向民间推广的条件。

说得远了,徐齐霖打发走了周琪,并叮嘱她,若有难事,可给他写信。

在大盈库的机构内,无论官吏还是技工,若有技术革新和改良的建议,都可以通过渠道反映到徐齐霖那里。

而给周琪则另开了方便之门,书信可以标注为革新或改良,直接送到徐齐霖手中。

做好事嘛,老子就喜欢这个。

徐齐霖巡视完大盈库的工坊,看到的多是感激的目光,以及对他恭敬的态度。这些女工,可都是因为他而获得自由身。

离开工坊,徐齐霖回到衙门,又检查督促了春耕的准备工作。

去年因为征伐高昌,而利用了数万的府兵突击性的垦荒种植。今年人口和劳力都达不到那个数量,耕作的面积虽有增长,但幅度不大。

可即便如此,因为去年在河北、河南两道的试验性种植,也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今年在这两道之地大范围推广,再加上岭南棉花,全国的总产量依然会有近乎翻倍的增长。

只要产量持续增长,棉纺品的价格才会不断走低,成为大众化的商品。徐齐霖预计在三五年后,或许会达到“无人不衣棉”的程度。

而棉纺要成为国家的支柱型产业,还需要朝廷的支持。从现在看,对于粮食的担忧,还不能让李二陛下完全放开对种植农作物的限制。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古代的生产、运输水平,使得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还是很薄弱。

可不象后世,火车、飞机、轮船,即便相隔千里,救灾的物资也会很快送到,进行周济。

尽管徐齐霖所编撰的时令农书很实用,也确实使粮食得到了增产增收。但以粮为本,连他也是赞同并支持的。

经济作物是能更多地赚钱,但种植面积必须有所限制。仓有余粮,这才是维持社会稳定的根本。

而此番向河西移民,不仅缓解了关中人多地狭的矛盾,还使河西多出了几百万亩的农田。再加上江南等地方的逐步开发,全国的粮食产量增长了近五成。

这些数据的支撑,无疑使李二陛下的底气大涨。河北、河南两道的括户检田更加彻底严格,让徐齐霖相信,李二陛下已经把目光转向了辽东。

没准回京呆不了多长时间,自己就又要被调到河北道。就象征伐高昌是以河西的开发建设为后盾,攻打高丽,河北道也将起到相同的作用。

算算时间,如果不出现什么意外的话,还真是差不多了。

徐齐霖仔细回忆历史上征高句丽的战争,发现大唐并没有得到多大的利益。

第一次征高句丽,李二陛下御驾亲征,虽然重创了高句丽,但在安市城下遇挫撤兵。

其后数年,唐军不断以骚扰战术攻打高句丽,使其不断损兵折将,疲于应付,粮荒而使其接近土崩瓦解。

到了李治时期,唐军依然不断削弱高句丽的实力,并消灭了其重要盟友百济,使其孤掌难鸣。

到了乾封年间,经过十几年的频繁攻打,高句丽已经将疲兵弱,终于被唐军一举攻灭。

但高句丽和百济的覆灭,最后便宜的却是一直貌似乖顺,不断向大唐求援的新罗。

等到吐蕃崛起,攻陷安西四镇,唐军不得不调兵西北,与吐蕃展开了长期与艰险的战争。

新罗这个白眼狼,趁机勾连高句丽余孽兴兵反唐,大举进攻唐在百济故地设立的熊津都督府,夺取八十二城。

之后,唐军也曾反攻新罗,但陷入了与吐蕃和新罗的两面作战,力不从心,终是没能灭掉新罗。

在徐齐霖看来,新罗绝对是个演技派,得个小金人也不为过。

在实力不足时,新罗伏低做小,象个乖孙子,每每借大唐之威抵挡高句丽和百济的侵袭。

等到羽翼丰满,唐朝的周边国际形势不佳时,新罗便反噬负恩,流氓嘴脸暴露无遗。

还是那句话,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

其实,若是以此来评价大唐的统治者幼稚,当然是不对的。

谁也没有前后眼,象大唐赐婚吐蕃,保持了三十年的和平,谁能知道会成为大唐长期的敌人呢?

新罗也是一样,大唐若是持续强大,不给其机会,它依然要乖乖地当藩属国。

而就大唐与高句丽爆发战争的原因,除了李二陛下要重复中华故地外,还有新罗求援的因素在内。

作为老大,为小弟出头,李二陛下出兵讨伐高句丽,可以说是名正言顺,也可以说是找到了借口。

既然战争的爆发不可避免,徐齐霖就只能争取在策略上有所改变。一举攻灭高句丽似乎并不是上策,大唐的人口基数在那儿摆着,想稳固占领,有困难。

重创高句丽呢,把高句丽的势力范围赶回到鸭绿江以南,让高句丽和百济、新罗继续掐架,而大唐隔江而望,是不是可以坐收渔人之利?

等到这三个小国掐得差不多了,大唐再顺势进军,一举全灭,岂不美哉?

徐齐霖左思右想,觉得甚为可行,不由得捏着下巴坏笑不止。

当然,这个策略未必会合李二陛下的心思。他太好名了,灭国之功,全复旧土,是他的一个人生目标,岂能不竞全功?

想个什么借口促成此事呢?徐齐霖陷入了沉思。

……………

京城长安,东宫。

李承乾没有搬迁到大明宫,反倒是因为父皇离得远了而觉得更加自由。

但李泰因为《括地志》的编撰而大受赏赐,却让他感到了极为不快,甚至是感觉到了父皇的宠爱已经转移到了胖弟弟身上。

皇位继承权有些悬,尽管李二陛下对外也丝毫不露口风,但李承乾还是能觉察到威胁。

虽然李二陛下又给他指定了一个更严厉的老师——魏大喷子。可魏大喷子已经身患重病,力不从心,也无法时时监督,对李承乾的影响并不大。

做出这个决定,李二陛下似乎在向外人表示,自己没有易储之心,还对太子期盼殷殷。

可李承乾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这是父皇的最后挽救,也是自己的最后机会。显然,他并不珍惜这个机会,却对父皇宠溺四弟,派来魏大喷子而又生怨忿。

既然已经立自己为太子,却为何褒奖赏赐都给了胖弟弟,为何把一个比一个严厉的老师都派到自己这里?

要是自己真被废了?!李承乾一想到历史上废太子的下场,就觉得后背发凉,不寒而栗。

是坐以待毙,还是放手一搏,现在就摆在李承乾的面前。似乎只有这两条路,非生即死,没有别的选择。

只想着别人如何如何,却从来不在自己身上找问题,这就是李承乾的性格。

李二陛下对李四胖大加褒赏的同时,还下诏“自今皇太出用库物,所司勿为限制”。也就是说,给李承乾开了张可以随意填写的空头支票。

李承乾若还有那么点幡然醒悟的话,就应该再三拜辞。即便花用,也不会太过分。

可他偏偏是无可救药,拿着老爹的特批,使劲地败家。史载:“未逾六旬,用物已过七万。”

要知道,李承乾作为皇太子,俸禄肯定是不会少的。而他花的这七万钱,全部属于计划外开支,就是穷造。

而如此铺张浪费,自然引起了朝臣的不满和劝谏。李承乾的另一位老师张玄素,便上奏痛批太子的骄奢。

李承乾却不觉得自己有错,再次派出杀手,命其趁张玄素上早朝的时候,“以大马棰击之,几毙。”

嗯,杜正伦因为教育不了李承乾,被贬谪出京;这回,张老师竟被打得差点没命。

如果再加上李承乾派杀手去干掉于志宁而未遂,已经有三个老师栽在了李承乾这根朽木上。

而李承乾所派的杀手张思政和纥干承基,看到于志宁“寝处苦块”而不忍杀之。相比李承乾的冷酷狠毒,倒是更有些人味。

你就说李承乾的种种行为,配不配当太子?还想着继承皇位,为所欲为,真真是痴心妄想,不自量力。

如果真的让李承乾登基为帝,以他的残暴,对大唐来说,绝对是一场灾难。

李二陛下岂能让自己辛苦打造的大唐毁在李承乾手里?李承乾的种种行为,让李二陛下的挽救全部落空,易储其实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事情。

而李承乾到现在不仅不思悔改,还在做着美梦。他以为如果干掉屡出岁头的胖弟弟,这皇位就会稳稳落在他的头上。

可杀弟这话怎么能明明白白地讲出来,起码现在还没到那个份儿上。但李承乾的隐晦话语,还是让手下亲信感到震惊,谁也不敢轻易作答。

李承乾见没人吭声,也只好自己来点名发言了。

他的目光先移注到杜荷身上,停顿了一会儿,又看向了赵节,觉得这家伙比较积极,应该能领会自己的意思。

李承乾勉强缓和了下口气,问道:“阿节,你以为当下要如何应对?”

赵节的眼皮跳了一下,故作思索状,半晌才答道:“禀殿下,魏王并无结交臣僚,想必还未有谋谪之心。下官以为,当下不需妄动,静观乃为上策。”

李承乾从鼻孔中重重地喷出气息,对赵节的话很是不满。还静观呢,太子之位都要不保了,难道你看不出来?

杜荷何尝没有看出李承乾的杀意,但他也不想当这个出头鸟,可还要显出他的智慧,便缓缓说道:“要对付魏王,下官倒有一计。”

“快说。”李承乾眼光一闪,急着催促道。

杜荷淡淡一笑,说道:“殿下可派人搜集魏王罪状,整理后于午门上书。”

李承乾有些失望,但还耐着性子问道:“此举颇为耗时,且能否搜集到罪状,还未可知。”

杜荷笃定地说道:“殿下勿虑,那罪状是肯定能搜集到的。”

李承乾略微一沉吟,也明白了杜荷的意思。诬告嘛,随便编些罪状也就是了。

尽管对这个办法并不是很赞赏,但李承乾觉得姑且一试也可以。若是失败,再把暗杀的事情挑明,相信手下也就没有了推脱的借口。

想到这里,李承乾脸上的神情松缓下来,说道:“那这件事情就交给你去办,如何?”

杜荷躬身领命,说道:“下官定尽心竭力,为殿下分忧。”

左屯卫中郎将李安俨是李承乾在宫中的耳目,此时开口说道:“下官以为,殿下应重金笼络朝中臣僚,以壮声势。侯君集以灭国之功入狱,或许心怀怨忿,似可拉拢。”

李承乾想了想,说道:“此议甚善。东宫有贺兰楚石,亦可牵线搭桥。”

“陛下曾写《威凤赋》赐赵国公。”杜荷拱手道:“赵国公于殿下又是甥舅,若赵国公倾向殿下,其言语必为陛下所重。”

《威凤赋》是李二陛下的作品,主要内容是追思建立王业的艰难,并表现了对功臣们的感激之心。

而这篇《威凤赋》是李二陛下赐予长孙无忌的,表现了对大舅哥佐命之功的感谢。

李承乾沉吟不语,作为外甥,他和长孙无忌这个舅舅的关系却是非常一般。

而且,长孙无忌老奸巨滑,并没有表现出倾向哪位皇子。即便是对太子李承乾,长孙无忌也是保持距离。

当然,长孙无忌在李二陛下心目中的地位确实是数一数二的。他如果能帮李承乾,自然是分量最重的筹码。

“殿下若是为难,亦可先从驸马都尉长孙冲开始结交。”赵节此时终于插上话,说道:“某与长孙冲还算有点交情,可加以试探。”

李承乾点了点头,说道:“那便有劳你了。”

赵节躬身道:“为殿下效劳,下官的本分。”

……………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小妻太水嫩:陆教授花式宠 逆天剑帝 邻家雪姨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瑜伽老师花样多 都市极乐后后宫 何不同舟渡 都市皇宫 开创观想法的我,凭武道横推诸天 我不是戏神 惊!天降老公竟是首富 魅魔:主人你不想我变得这么弱吧 重生:1977 全职法师 四合院之无敌签到系统 四合院:苟在轧钢厂保卫科很舒服 军婚:医学天才在七零靠空间开挂 快穿:我是男主的前任黑月光 综武:抢劫暴击返还,爽爽爽! 小枪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谍影:命令与征服 雷武 诸天从星汉灿烂开始 重生英伦,从黑帮到财阀 我的谍战岁月 我在大雍以武称帝 师士传说 游戏民国 明末钢铁大亨 都穿越了,带超级军火库不过分吧 大秦:我墨家巨子,掀起工业革命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大唐之最强酒楼 我的食客来自历史 大明之南洋再起 太宗之后,再造大唐 我以我血挽山河 知否之庶子任逍遥 
最近更新大明:开局我跟朱元璋谈人丁税 大明:躺赢公主,皇后求我做驸马 明圣宗朱标:不肖子孙改我庙号? 汉末乱云飞 奇门故事汇 穿越之捡了个奶娃当妹子 三国之开局被捆到刘备军营 大唐:灵气复苏,全民修仙! 一条路要走多远才会是尽头 皇宫乐府琴手与歌女 陛下,六皇子的娇妻们造反了 统一天下,从召唤奸臣开始! 穿越占座山 不会点兵,但我依然是大汉战神 大汉征服者 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 三国:成为武侯北伐中原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逆转乾坤之东汉末年的倒霉蛋儿们 新语新编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 样样稀松 -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txt下载 -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最新章节 - 大唐第一全能纨绔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