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血刃

tx程志

首页 >> 盛唐血刃 >> 盛唐血刃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我的谍战岁月 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 天唐锦绣 大清:从工业革命开始强国 重生藩王:我有一款辅助系统 贞观憨婿 赤色黎明 百炼飞升录 特工:开局郑耀先和我接头 
盛唐血刃 tx程志 - 盛唐血刃全文阅读 - 盛唐血刃txt下载 - 盛唐血刃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五十一章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五十一章空谈误国实干兴邦

“天高三万两千里,地厚一万五千二百六十二里。”陈应淡淡的笑道。

事实上这并不是陈应胡诌,在后世天文学家原本认为天高约八百千米,然而随着科技的发展,远离地球一万六千千米的高空,仍有气体分子的存在。至于地厚,其实反而比天高更难计算。因为地球,是一个不规则的椭圆形,如果从南极打一个隧道到北极,这个隧道的长度将达到一万两千七百千米。不过,如果取平均值,就是七千六百三十二千米。

袁天罡疑惑的道:“这是哪一重?”

陈应淡然道:“九重一样!”

袁天罡又问道:“陈郎君量过?”

陈应摇摇头:“没有!”

“汝怎知?”

“我说我量过,你信吗?”

袁天罡道:“你是用什么办法计算出来的天高地厚?”

陈应道:“袁师是信天圆地方?还是信浑天说?”

早在公元前二十四世纪的帝尧时代,中国古人就开始了有组织的天文观测活动。中国古代关于天地的结构相继出现过三大学说,即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盖天说把天地的结构设想为一把附着有众天体的左旋大伞笼罩着一个倒扣的静止的大盘子,约在西汉末年成书的《周髀算经》给出一个典型的论述。浑天说把天看作一个附着有众天体的球壳绕极轴左旋,关于静止在天球中央的地之形状则有地平和地圆两种观点,约成书于晋代的《浑天仪注》以“浑天如鸡子,地如卵中黄”做比喻。

事实上道家也好,阴阳家也罢,他们更信奉盖天说,既“天圆地方”,只要是后世的一个中学生,也知道这个学说其实是错误的。

天圆地方本质上是《易经》阴阳体系中对天地生成及其运行的解读,而《易经》为百经之首,国学之源,其思想体系认为万事万物都是按照阴阳五行演化而来,因此在古代的各门学科中,都有阴阳五行的思想体系在其中。

道家,自然是信奉天圆地方说。古人把天地未分、浑沌初起之状称为太极,太极生两仪,就划出了阴阳,分出了天地。古人把由众多星体组成的茫茫宇宙称为“天”,把立足其间赖以生存的田土称为“地”,由于日月等天体都是在周而复始、永无休止地运动,好似一个闭合的圆周无始无终;而大地却静悄悄地在那里承载着我们,恰如一个方形的物体静止稳定,于是“天圆地方”的概念便由此产生。

纵观自然界,凡是圆形的物体,都具有好动和不稳定的特点,就象圆圆的日月一般;凡是方形的物体,都具有静止和稳定的特点,就象静静的大地一样。动则为阳,静则为***家认为:“天圆”心性上要圆融才能通达,“地方”命事上要严谨条例。并不是指说,天一定就是圆形,而地就是方形。

无论如何,天圆地方是袁天罡信仰,他不可能违背他的信仰。

果不其然,袁天罡道:“自然是天圆地方……”

不等袁天罡说完,陈应道:“我们在海边看到帆船由远而来,为何是先看到帆船的桅杆,然后慢慢看到整只船。反之亦然,帆船远去,先是船身消失,最后只剩下桅杆一点。若是按袁师所说,天圆地方,那么不应该慢慢变小,最后消失不见吗?”

“这……”袁天罡一时还真不知道怎么回答。这件事情,比天高地厚这种虚头巴脑的问题好解决,因为见多识广的人都看到过这个情况。

堂上一片死寂,众人有的面面相觑,有的结口结舌,有的则长身而起,怒视着陈应,恨不得将他生吞活剥了。

因为陈应不是在质疑袁天罡,而是在质疑道家,质疑阴阳家,往大了说,这是在质疑他们的信仰。

李建成心中长叹一声。绕了半天,陈应居然是来打脸的。做了那么多铺垫,要听的只是这最后一响。

道,对于李建成来说,只是学问的一种。虽然说,汉武帝以来,独尊儒术,然而汉武帝实施的其实并非真正的以儒治国,他采取的就是外儒内法。自东汉末年以来,特别是两次党锢之祸以来,儒家也在反思。黄巾军之乱和随之而来的三国、魏晋南北朝动乱,则是大大打击了知识分子报国之心。他们对战乱的恐惧,对社会的失望导致一些文人撰文予以批判,而朝廷则采用“九品中正制”开始对官员采取一定的控制,这些因素导致当时的名士们逐渐脱离了公共生活,摒弃了儒家的准则,纷纷转向追求道家的自由意志,形成清谈之风。

事实上,道家思想,不仅仅是因为袁天罡追求的大道,同时也是这个时候的社会风气。哪怕李建成也对陈应此举感觉不满。

袁天罡沉下来脸,有心难以压抑的火气在胸间蹭蹭直窜。

陈应起身,笑眯眯的看着袁天罡那快要爆炸的样子,淡淡的道:“袁师,你如果抱着天圆地方这种已经过时的旧论,那就谈不起来了。袁师,我冒昧问一句,你听说过南阳先贤张衡张平子的浑天说吗?”

袁天罡犹豫了好一会儿。“你是说‘天如鸡子,地如鸡中黄’吗?我听说过,不过未曾做过研究,不敢妄言。”

“时间不长了,以后有时间再与袁师讨教学问!”李建成看到袁天罡有些下不来台,不想咄咄逼人,就起身道。

袁天罡此时心中甭提有多郁闷了,他的目的其实正如陈应猜测的那样,他只是借李建成的身份,自抬身价,却不曾想陈应接连抛出两个刁钻的问题。

李建成与陈应起身告辞,袁天罡却如丧考妣。

就在这时,那名小道童道:“师尊,你中计矣!”

袁天罡愕然:“淳风,你什么意思?”

李淳风歪了歪嘴,意味深长地笑了。“师尊,是不是特别想知道,帆为何先失船身,再失船帆?”

袁天罡恍然大悟,若有所思的道:“好狡诈的小子!”

陈应心满意足的走了,等陈应登上李建成的马车,李建成仍然不解陈应,为何冒着开罪天下道门的危险,难道只会为了打脸袁天罡吗?

李建成感觉有些不可思议。

陈应应该不是这样的人。至少在李建成的认知中,陈应不应是这么锋芒毕露的人。

陈应看着李建成愁眉不展,忧色更浓,不由得笑道:“太子殿下,先秦之时,诸子为什么纷纷开宗立派,创立学说?孝武皇帝时,董仲舒为什么要讲天人感应,独尊儒术?然而,魏晋南北朝开始,不何玄学大盛?儒学又该往何处去?”

李建成的脸色凝重起来,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决定于大唐以后治国的政治核心方向,然而,李建成虽然学识超过陈应,还真一时半会不知道怎么解答这个问题。李建成忽然有些不安。他觉得陈应的这个问题和追问袁天罡那两个问题殊途同归,都是同一类问题,超出了普通人境界的问题。

陈应的脑袋到底是怎么长的,他怎么会有这么多稀奇古怪的问题?

李建成突然发现,把陈应当作一个普通的将领看待,是一件非常荒谬的事情。陈应根本不像表面上那么简单,

李建成沉吟着问道:“那陈卿以为……为何?”

“学问合为时而作。”陈应笑了,看着李建成对他的态度,很有成就感。不管怎么说,能让李建成开口请教,这逼就算装成功了一大半。

当然,陈应不完全是为了在李建成和袁天罡面前装一把逼。陈应真正的目的就是,不想让李建成把他当作一个普通的将领来看待,陈应很想进入东宫的核心,参与重大决策,而不是被边缘化。

陈应用自己的行动,向李建成证明,他不是一个单纯的武夫,更不是一个莽夫,而是一个有学问的人。事实上,袁天罡名气很大,而且以多闻广见闻名,又有谁比得起袁天罡这个垫脚石更好?

如果袁天罡知道陈应的想法,肯定会吐血。

有学问人,在李建成心中,那都是贤士,值得他折节下交,不耻下问。陈应用这种方法,进入东宫核心。

“知行合一,恪物致知!”陈应叹了口气道:“做学问,搞研究,最终是为了解决问题,不管这个问题是关乎国之兴亡的大事,还是某个无关紧要的疑惑,终究都是为了解决问题。如果什么也解决不了,那这学问就没什么意义了。而举天下之俊杰耗费一生心血去研究这些学问……”

李建成此时听到这话,更加肯定的自己的判断,此时他看向陈应的目光有些不同了。

特别是陈应脸上笑容尽收,多了几分悲天悯人的寂寞。陈应道:“空谈误国,遗祸无穷。实干兴邦、福泽四野,千秋万代。”

李建成微微颌首,若有所思:“陈卿所言极是”

说着,李建成突然抓住了陈应的手,郑重的道:“你我君臣以后绝不空,实干兴邦,泽被苍生。”

PS:今天八千字三章,弱弱求一下支持。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丹武双绝 庶子夺唐 她是剑修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学霸:回到初中当卷王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龙武帝尊 寻忆:武灵天下 重生后,我成了奸臣黑月光 权力之巅 繁花织梦重生女总裁的逆袭时代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先和离后逃荒,我的空间能升舱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绝世战神赘婿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民国之谍影风云 我的公公叫康熙 修仙归来在校园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穿越医妃要和离,战神王爷悔哭了 穿越武大郎从卖饼开始 侯府女婿的悠闲生活 我在大雍以武称帝 师士传说 锦衣谍影 军工:开局打造神级战机,鹰酱麻了! 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荣耀大秦 谍战:我的绝密生涯 民国谍影 风雨大宋 精灵之梦幻天团 
最近更新丐帮神丐 烬余书:寒江洗冤录 魏砥 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 三国之:绝不谈恋爱 河东与河西的故事 三国:西凉狼王 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 白话明太祖实录 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 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 浮世离歌 大明:马皇后护孙,太子爷造反 我的发小是朱元璋 辽唐争霸,李世民成了我的阶下囚 水浒:从二龙山开始聚义 穿越大唐:我教李世民治盛世 锦衣异世录之铁血锦衣卫 汉阙惊澜 穿越成朱棣,反对分封直言要造反 
盛唐血刃 tx程志 - 盛唐血刃txt下载 - 盛唐血刃最新章节 - 盛唐血刃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