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江山不落

首页 >>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明日不落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小阁老 衣冠不南渡 三国:娶妻就变强,我不当人了! 带着系统闯南洋 天唐锦绣 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 一品布衣 生存:我乃梁山一匪兵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江山不落 -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全文阅读 -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txt下载 -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42章 君子之党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一个好汉三个帮,人多力量才能大,吴家象又找来了他的好友、即将毕业的北大法科才子朱光沐,邀他入伙。此时的朱光沐正在思考毕业后何去何从,他也是热血青年,既然张汉卿家底雄厚,又有鼓舞人心的想法----成为建党元勋立一番大事业是每个男人心中的梦,张“少”将军有此远见卓识,于将来的前途必然不可限量。因此,尽管张汉卿只是半成人、比他的年龄还小着三岁,朱光沐还是决定加入这个团体。

认识这两个人,是张汉卿在北大数月最大的收获,如果不出意外,他们也是自己的基础班底之一。说是班底,其实是他自己的想法,真正要让他们两人信服,还有一段路要走。现在,充其量,只能说是同道之人。张汉卿内心深处的如何建立一个自身拥有先进性、能够自我净化、组织严谨及纪律严明的政|党志向,第一次向他们二人吐露。

随着劝进之风愈演愈烈,这股风最终也吹进校园里。吴、朱二人不像张汉卿出身官僚,眼光自然不如张汉卿看得远----其实无论如何,在历史的漩涡中看到平安着陆点是张汉卿的强项,这个年代的达人也远远不如他之一二。他们认为席卷全国的这种风浪已经成为一种事实,即袁世凯最终极有可能成事。那么,如果是这样,他们刚刚鼓吹的人民党执政梦想将是昙花一现。

所以,当某一天,张汉卿再度和两人碰头时,明显地发觉两位的状态非常低迷。

朱光沐唉声叹气地说:“汉卿,仲贤,如果大总统成为皇帝,我们再建这个党还有什么意思?孙先生的国民党这么庞大,还不是一夜之间沦为画饼?”

张汉卿却非常乐观:“如果大总统不是来这一出,我还真吃不准未来的路。现在的发展,才让我更看清前途的变化。我认为,不出几个月,形势必有极大之转变,那时你们且再看。”

吴家象对他的乐观很钦佩,不管怎么说,能够蛊惑人心的,历来非大奸即大善。以张汉卿的家世,未来北洋政坛也不定没有他的一席之地。一点点波折,就让自己情绪变化如此之快,反不如一个年轻近十岁的半大孩子,他为自己感到惭愧。“决定了就不许再后悔”,他想。

张汉卿不在乎自己的“质子”身份,自然也就忽略了老袁可能派人监视的可能,所以也没有告知两人要注意影响。结果大受鼓舞的吴、朱开始在北大的同学中间大肆鼓吹人民党的理论,其中不乏对老袁称帝不利的预测。很快地,张汉卿在北大也不老实的消息辗转传到了蔡锷耳中。

这是个什么性质的问题呢?是对元首的大不敬!若非张汉卿是一个半大的孩子和张作霖在此时袁世凯心中的好感,只怕京师执法处的人就直接请他去喝茶了。作为民国的特务头子,陆建章知道蔡锷与张汉卿之间的关系,故意把消息透露给他,相信蔡锷是明白人,也知道他会怎么做。

蔡锷果然找到张汉卿,后者还不知道尽管自己谨慎,但“交友不慎”,已经让自己月余的隐藏前功尽弃。当张汉卿听说他的两个新跟班把自己的那套袁氏必败的理论无偿地分享给同学之后,禁不住心中叹气说:“这些温室的花朵,根本不知道政治斗争的残酷性!想当年白色恐怖,多少地下工作者为此进大狱、抛头颅?在北京搞这一套,我的步子是不是迈得太大了?”

蔡锷见他沉思,还怕他不知道其中的利害,还在循循善诱:“小行不谨,终系大事。你父亲大肆向老袁效忠,你却暗中胡言乱语,老袁心中会怎么想?你政治嗅觉灵敏、但眼高手低、用人不淑,此为政者之大忌!‘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机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这句话你总该听过吧?”

张汉卿心悦诚服:“蔡世叔,我明白了。此事太过激进,而风险太高,实不宜在此时搞出这个大动静来。从今后,我只会低调行事,再不牵扯政治。”

蔡锷点头,张汉卿能够从善如流,也是政治人物的美德。不过他仍不放心地说:“一个聪慧能干的汉卿,在老袁的心中,绝不比胡闹的汉卿加分,有时甚至疑虑更大。汉卿,我不该一时见猎心喜,让你在海陆军统率办事处大大张脸。虽然你出了名,但当此之时,凶险也随之而来。”

张汉卿表示心服口服。蔡锷转过话题:“听说你想建一个什么党,我很好奇。国民党这么强大,结果是老袁坐大总统,还不是因为兵权在手。你很有军事天分,将来读读军校子承父志,不难成为军界的栋梁之材,却为什么仍要做这些不靠谱的事?”

张汉卿收敛笑容,认真地回答:“蔡世叔,您觉得以现今的中国,即使袁世凯不热衷于皇帝之位,国家的管理就是合适的?”

这个问题真没想过,蔡锷只是一介军人,所谋也只是强军与通过军队稳定政权。他是个实诚人,对张汉卿倒不隐瞒,当下很老实地说:“这个我没有想过。虽然国民党被勒令解散,国会也名存实亡,但我认为,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国家,又值此乱世,中|央集权有其合理之道。”

张汉卿摇摇头:“我同样赞成中|央集权,但是显而易见的是,现在的中|央集权力度明显不够!各地都督都兼着省长,这为未来的军阀割据埋下伏笔。您对中国的历史研究至深,知道中国从古到今就是一个有着深厚军阀传统的国度。只要有机会,总是会冒出几个草头王出来的,这些人,是国家的隐患。

就是现在,大总统对于各省手握重兵的都督都是以拉拢为主,他有目前中国最强的兵权尚且如此,如果换作他人上台,这些地方实力派会真正把中|央的权威放在眼里吗?!

而遍观世界列强,凡是国家稳定的,军队的指挥权都集中在文官而不是武将手里。以文制武,也是中国历朝铁律。中国的地方兵权,一日不集中在国家手里,这种隐患就一日不能消除。

军人们对于世界局势有着和文官截然不同的看法。他们的心态受到他们职业经验的指导,这种情况我称之为‘专业偏激’,他们习惯从职业经历的角度来看待世界局势的结构、层次、战略和行为,他们与文官政|府的主要差异在会习惯性地用自己的专长来解决问题。总而言之,他们会过度看重军事力量在政策中的作用。从前的军阀拥兵自重、以兵犯上,都是这种想法在做怪。

军人倾向于着眼当下。有不同就有问题,有问题就用行动来解决,眼前问题眼前处理,处理掉就没问题了。总的来说,军事威慑和对抗是他们所习惯的处事方式。

而文官中包含分析师、战略家和外交官。这些人都更加倾向于对国家战略全局进行考虑。他们懂得如何采用外交手段来实现国家目标,保护国家利益。他们更注重大战略,外交艺术。他们可以搁置争议,求同存异。

所以与各地争取武将们的支持与极力招兵买马不同,我认为在重视武力的同时,也要注重文官队伍的建设。

不管是军人还是文官,他们的技能对于国家都很重要,而领袖的任务就是协调两者,保持平衡。而其前提就是集权。只可惜的是,袁大总统的集权,是把权力集中于他一人,这是典型的专制,与皿煮的呼声相距甚远。我不是说专制不好,我只是认为权力过度集中于一人,一旦形势有变,产生的危害更大。

因为人总要死的,就是无敌的英雄,也总有一个永恒的敌人他斗不过,这个敌人叫时间。

没有一个稳定的权力抗衡机制,一旦他败给了时间,就会造成空前的危害。假如他老而昏聩,做了错误的选择而无人敢指出,会给国家带来无穷的灾难;假如他至死不放权力,在权力继承上将会发生不可测的变故,同样会给国家带来灾难!”

可不是么。老人政治给中国带来的苦难还不够吗?一个**的损失让中国倒退了二十年,张汉卿最崇敬的毛爷爷,不也有钦点接班人控制不住局面的情况?最终还是二代接班人痛定思痛,制定了一个着名的中|央领导人退休制度,这才使中国的政治运作向平衡过度进行。

蔡锷也理解武官揽政的危害,但是由张汉卿如此清晰的分析和总结还是第一次听说。看着张汉卿说得头头是道,他的心中忽然有种万分欣慰的想法。是吾道不孤?还是“江山代有才人出”?还是二者兼以有之?一时也说不清楚。

他有心考校:“那么,汉卿,你认为解决它的办法是什么?”

又来了!张汉卿为此见证了百年,当然有办法。他深吸一口气,思路清晰地说:“建党!把集中的权力交给党来控制!我们的这个党,不是党同伐异的党,而是君子之党!”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赤心巡天 人生得意时须纵欢 我在末日躺平了 我,签到万年,被美女徒弟曝光了 鉴宝金瞳 道界天下 穿成八零异能女 凡人策 我居然认得上古神文 大唐第一世家 大小姐她又美又飒 超级丧尸工厂 天唐锦绣 极品全能高手 拯救诸天单身汉 地球人实在太凶猛了 超级女婿 重回1982小渔村 重生官场:开局救了女市长 诡秘:从阅读者开始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悟性逆天,我在大秦布道长生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穿越武大郎从卖饼开始 长夜谍影 香江1966,从九龙城寨开始崛起 我在大唐位极人臣 我的谍战岁月 我在大雍以武称帝 曹营第一谋士,手拿论语吊打吕布 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百战 大明之南洋再起 寒门宰相 清末,这大清不保也罢 大明:陛下何故造反 
最近更新大明1810 嘻哈史诗看古今 功高震主被猜忌?我反手统一六国 豪门骄子:五胡争霸录 无上仙秦:从绑定大秦国运开始成至高 九霄魂录 烛影迷局 大明伪君子 逐我北上和亲?我南下擒龙你哭什么 大秦:我助始皇成就万古帝业 穿越大清之我是乾隆 我,贾蓉,不做绿帽王 哎!天道推着你发展 大航海之重生主宰 三国:天下不容我,我重塑天下 我本农民,谁把我踢出来 带着三国精英卡闯水浒 隋唐:项羽传承 明末人民 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 江山不落 -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txt下载 -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最新章节 - 穿越民国之少帅春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