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元帝师

子洵

首页 >> 开元帝师 >> 开元帝师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唐:开局拐走李世民女儿 名门艳旅 抗日之铁血使命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太古剑尊 三国:娶妻就变强,我不当人了! 长生界 民国之谍影风云 军阀,签到发展,列强竟是我自己 第一权臣 
开元帝师 子洵 - 开元帝师全文阅读 - 开元帝师txt下载 - 开元帝师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41章 澄怀着道袍入仕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叶法善天师道:“澄怀,你年少时,就皈依了玄门,不知不觉,已经四十多岁了。你说你不愿成家,师父也不愿勉强。成家和立业,你总要选择一个。”

澄怀信心十足地一叉手。

“师父支持我入仕,弟子必将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从今以后,我身着粗布道袍,手捧玉笏,大隐于朝堂之上!”

“今后,你要专心为陛下校正书籍,从容谏诤,做一个匡弼之士!”

澄怀颔之,看见师父手中拿着一书《老子》。

“师父,治国安邦,离不开文武之道,武治是天下安宁的前提和保障,但文治才是文明治世的最高形式,正如老子所说……”

没等他说完,叶法善天师抢了话去:“正如老子所说的,清静为天下正!”

澄怀笑道: “师父深知我意!”

“世上万事万物,都是互化和对应的。清静为天下正, ‘清静’和 ‘浊动’就是对立的。譬如,我们修仙者,可以通过修炼,由浊返清,由动归静,最终修得长生久视。”

“清静守道,可修心养性,治理天下亦是如此。帝王奉顺天德,遵循大道。以武威敌,以文附众,天下便能欣欣向荣起来。”

“文治武功,相得益彰。如你所说,思想、礼教、文化的大一统,是以文治为最终目标的。天下回归清静,回归文治,才能开启万世太平!”

“这正是陛下所期盼的!”

“你知道陛下为何要设立修书院吗?”

“文明传承,全赖文献之功,史上书籍,屡聚屡散。陛下设立修书院,当然是为了集结珍贵典籍。”

“随着杜审言、崔融、李峤、赵彦昭、徐彦伯、沈佺期,员半千等人离世,越来越多的两馆学士,或因年迈或因病痛离去。陛下设立修书院,广罗天下文章之士,正是因为,大唐中兴,需要很多有才华的衣冠学士。”

澄怀点头称是。

为了真正中兴大唐,开元神武皇帝已经布下一张天罗地网。

四方边尘不惊,朝中吏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文化百花齐放。

不出时日,东风入律,尧风舜雨,一个致治之世就要盛大开启。

他顿了顿,轻声道:“陛下年轻有为,亲行孝悌,提倡以孝作忠、孝道治国,师父可知,他最大的心愿是什么吗?”

“师父不知。”叶法善天师摇头道。

“太子监国期间,他曾经提过一句,想要为昭成顺圣皇太后建一座道观,立其塑像,以备道俗顶礼膜拜。”

“师父记得此事。将来,昭成顺圣皇太后的神主必定要祔入李氏太庙的,何必急于再建一座道观?”

澄怀凝视着忽明忽暗、摇曳不止的烛火,深邃的眼眸里似乎有微芒在闪烁。

“昭成顺圣皇太后是陛下心头永远的痛楚。也许,多为他做点什么,他的心,就会多一些安稳!”

“现在说这些,有诸多不确定的因素。或许机缘造化,你能为陛下立一座道观。夜深人静了,你早点去歇息吧。”

“是!弟子先行告退,师父您也早点歇息。”

澄怀行个叉手礼,转身向外走去。

听见师父在身后说道:“十一月初,你就要入朝务公。你不必搬出景龙观,依旧可以住在这里,闲暇之余,可以与师父对饮三巡,闲话几句。”

澄怀心里漾起一阵温暖,转过身子,欢欢喜喜道:“师父,弟子也舍不得离开您!”

叶法善天师扬扬手,澄怀才慢慢退身离去。

开元二年,长安冬天来得早,刚入腊月,已经下了数场大雪。

叶法善天师和石清正在景龙观三清殿内围炉而坐。

石清手持毛笔,蘸了松烟乌墨,在符纸上熟练地画着云篆。飘若游云,矫若惊龙,颇有几分大德高道的气质。

师父紧闭双目,口念清纸咒,向每张符箓注入真元之气,然后再交由石清盖上鲜红的天师宝印。

赤金色的符箓铺满了几案。

石清不时地抬头看着窗外,朦胧的纸窗外越来越明亮,几声隐约的鹤唳,落在耳边。

“师父,长安又下雪了,窗外已是白茫茫一片。乌翎最喜欢雪天,此时,它一定在景龙观上空欢快地盘桓呢!”

叶法善天师不说话,口中继续念着敕语。

一只手掀起暖帐,李隆基和高力士低头走了进来。

石清刚想起身施礼,李隆基把食指贴在嘴上,示意他不要出声。

他蹑手蹑脚地走到跟前,交跏坐到叶法善天师面前。

“雪夜天子登门,必定是为了一口沁着茶香吧?” 叶法善天师双目微睁。

李隆基清瘦英武的脸庞直贴上来,俊朗的漆眉、深邃的眼眸、挺直的鼻梁,几乎要贴到他的鼻尖了。

高力士笑道:“越国公神机妙算,陛下什么都瞒不过您啊!”

“宫中金浆玉醴、山珍海味,应有尽有,要说缺的,大概只有景龙观的一口卯山仙茶。茶瘾上来,纵然风雪交加、银霜满地,也是拦不住陛下的。”

李隆基笑逐颜开。

“卯山仙茶产量太少了,括州每年进贡的只有两钧,分给太上皇和后宫妃子后,剩下的还不够予一个人喝的。今年进贡的卯山仙茶,还没等到入冬就早早喝完了,只能到尊师这里讨一口热茶。”

石清笑着收了符箓,起身去取茶具,为他煎茶。

“清明、谷雨时节,江南才开始采茶。陛下这么早就茶荒了,臣让石清再送一些卯山仙茶到宫中去。太上皇自从退位后,龙体一直欠佳,屡屡生病,您多分一些给他。”

说起父亲的身体,李隆基的神情顿时凝重起来。

“太上皇早年吃了太多的人间疾苦,又过于思念两位皇太后,情深所致,难以解脱,岂是人间的汤药能治愈的?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还希望尊师多多为他祈福。”

叶法善天师颔之。

就着暖洋洋的炉火,一盏热乎乎的茶水捧在掌心,侵肌的寒意一点点散去。

李隆基轻轻吹去浮茶,浅尝一口,抬头看见叶法善天师的鬓角,不知何时添了一缕霜发。

“尊师身在江海之上,心存魏阙之下,名溢宇宙之中,超乎苍生之外,这缕霜发,竟然不识泰山,也来您的头上凑热闹了!”

石清为师父打了一盏热茶。

叶法善天师双手接过,两个拇指轻轻摩挲着青瓷杯盏的葵口。

“霜发随梳落,两鬓尽染白。改容不改心,瘦仙乐在怀。活到臣这样的寿数,世间恐怕没有几人,但臣还是存了一分贪心,希望自己能活到茶寿,再多陪陛下几年。”

“尊师,何为茶寿?”

叶法善天师伸出一指,蘸点茶水,在几案上写了一个“茶”字。

“茶字上面为廿,下面为八十八,二者相加得一百零八,谓之茶寿。您说,臣是不是太贪心了?”

李隆基细细回味着师父的话。

“壶小能容天下水,茶清不染人间尘。知足四时,无为守静,可得天地自然。尊师是神仙之躯,何愁活不到茶寿?”

“自古人生最忌满,半贫半富半自安,活到几岁便几岁罢!”叶法善天师摆摆手,“不说这些了,陛下拜澄怀为谏议大夫,今日,他在朝堂上表现如何?”

李隆基莞尔一笑。

澄怀第一天上朝,李隆基亲自牵着他的手,缓步走入威仪的朝堂。

一身粗布道袍,在满朝紫朱锦衣堆里,显得特别扎眼。

谁也没有把这位衣着寒酸的五品谏议大夫放在眼里。

凉州刺史郭虔瓘奏道:“陛下,阿史那默啜为了缓解经济压力,发动了攻打铁勒九姓和西突厥十姓的战争。十月,胡禄屋部落大酋支匐忌不愿意再向东突厥俯首称臣,到北庭都护府请降。”

此言一出,朝堂上一片嘈杂。

开元二年,大唐朝廷在西北用兵有所成就,吐蕃一战,更是扬我国威,给众臣带来了极大的信心。

很多大臣以胡禄屋部落屡屡背信弃义,多次叛变大唐为由,主张不接受他们的请降。

尤其是姚崇、卢怀慎等人,纷纷进言,朝廷不能心慈手软,应发兵赶尽杀绝,严惩他们。

澄怀当庭提出了异议。

“陛下,臣听说,今年二月,突厥火拔部落颉利发石阿失毕归唐,陛下封其为燕北郡王,授左卫大将军。九月,葛逻禄部落到凉州投降大唐,您将其安置在玉门关内,划出专门的草场,归他们放牧耕种。”

“澄怀所言不假!”

“胡禄屋部落属于西突厥十姓部落,诚心归唐,愿与中原成为一家人。他们同是突厥部落,同操突厥语系,陛下不可厚此薄彼,寒了这些异族人的心!”

“陛下,老臣觉得澄黄说的对!”郭虔瓘道。

“他不叫澄黄,叫澄怀,越国公的嫡传弟子!”李隆基纠正了他的名字。

“哦,是澄怀!澄怀言之有理!归降大唐的突厥部落越来越多,说明大唐再次崛起,跻攀于富强之列,影响力日臻扩大;而阿史那默啜江河日下 ,已经难以号召他们。此时,正是我们笼络人心的大好时机!”

李隆基深以为然。

“阿史那默啜在位二十多年,发动的大规模侵略战争,少说也有二三十次,烧杀抢掠,无所不为,开拓疆土一直至咸海以东,部众对他多有不满。”

澄怀道:“近年以来,阿史那默啜日渐衰老,更加昏虐暴戾,苛待部下。被其奴役的突厥诸部不堪忍受,纷纷叛离。从石阿失毕归唐开始,揭开了突厥各部大量降唐的序幕!”

“郭卿和澄怀说得没错!就算阿史那默啜与大唐王朝联姻成功,也难以改变他风光不再的事实!”

“陛下圣明!”郭虔瓘捧笏退去。

李隆基道:“诸位爱卿,正如谏议大夫澄怀所言,任何诚心归降的部落,我们都要热烈欢迎。胡禄屋部落不足一万账,拖家带口,全部来附,其诚意天地可鉴!”

姚崇、卢怀慎等人不再有异议。

李隆基命他们在黄河以南划出一片草场,供胡禄屋部落世代生息。

同时,下令北庭都护汤嘉惠、左散骑常侍解琬发兵解救,与葛逻禄、鼠尼施等各部落,以及兴昔亡可汗阿史那献等人互相应援。

澄怀一战成名,不少大臣们开始对他另眼相看。

听了李隆基的讲述,叶法善天师心中十分欣慰,但他更希望澄怀能安分守己,专心为大唐朝廷修史纂书。

澄怀顺利步入仕途之后,他唯一放心不下的,只剩下石清。

叶法善天师道:“近几年,突骑施部落屡屡发生骚乱,阿史那默啜起兵搅局,现在情况如何了?”

神龙二年,金河郡王乌质勒的长子娑葛,继承突骑施汗位,袭爵为怀德金河郡王,拜左骁卫大将军兼卫尉卿。

中宗皇帝册封他为贺腊毗伽十四姓钦化可汗,赐名守忠。

同时,为了抵制突骑施对西域的侵蚀,册封兴昔亡可汗阿史那元庆之子,阿史那献为右骁骑大将军、昆陵都护,承袭兴昔亡可汗的封号,统辖五咄陆部落,镇守庭州。

李隆基低头吃了一口卯山仙茶。

“景龙三年,守忠的弟弟遮弩因为自己所分的部落少于其兄,就叛变了哥哥,投到阿史那默啜的麾下。今年十月,他们遣兵两万,攻打突骑施部落。”

“听说,遮弩担任向导,亲手把东突厥的兵马引到突骑施部落里。”

“没错!狡猾的阿史那默啜不仅杀掉了哥哥守忠,还过河拆桥,把遮弩也一起杀害了。”

“遮弩此举,无异于引狼入室!”叶法善天师怃然叹道。

“阿史那默啜撤兵后,部众离散。一个叫苏禄的大将鸠集余众,自任为可汗,继续统率突骑施三姓,有不少的西突厥部落归附到他的帐下,部众有二十多万,占领了西域大片领地。”

“听说苏禄原本是守忠的部将,很会安抚属下。”

“是!苏禄上任后,马上遣使来朝。鉴于他的威望和号召力,予册封他为突骑施都督、左羽林大将军、金方道经略大使,暂时稳定住了西域的局势。”

“崛起速度如此之快,可见苏禄是一个非同寻常的角色!”

“突骑施乱局稳定后。予决定,以陇右防御副使郭知运为陇右节度使,统领鄯、奉、河、渭、兰、临、武、洮、岷、郭、叠、宕十二州,全力防御东突厥和吐蕃的入侵。”

“臣不太懂军事,但知道陇右外连西北,内护关中,有着极为深远的战略纵深和军事意义。”

李隆基举起一只胳膊,道:“一旦北疆战起,河东是左臂,河套燕山是左手;西域是右手,而陇右,就是这只勇武有力的右臂!”

“自先秦起,中原王朝的主要外敌,皆来自于北方的游牧民族。陇右稳定,才能确保关中地区的稳定与繁荣。”

“所以,予在这里布下天罗地网,这些异族想要通过西北入侵中原,北庭、安西、河西、朔方、陇右等地的军事力量,就能迅速作出反应,重拳制敌!”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剑来 大奉打更人 我在末日躺平了 赤心巡天 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 神明犯我华夏,请老祖复苏 快穿:绝色尤物绑定了生子系统 被山里糙汉领回家日子红火顶呱呱 特摄入侵:铠甲奥特假面我全都要 傲世潜龙 军婚:我在八零当医生 我成封号斗罗后,封印才被解除 太白山下的女人们 穿越豪门之娱乐后宫 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 原神:变成傻芙芙,我只想看乐子 绝世帝女一睁眼,三界神魔皆跪服 男欢女爱 影视综合:从民国开始 娱乐:分手是你,全网找我你急啥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 黄埔忠魂:从淞沪到缅北 抗日之铁血使命 北宋大丈夫 谍云重重 民国之谍影风云 悟性逆天,我在大秦布道长生 军工科技 寒门崛起 抗战之烽火燃血 都穿越了,带超级军火库不过分吧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重生英伦,从黑帮到财阀 我的谍战岁月 绍宋 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 大秦:我墨家巨子,掀起工业革命 我的食客来自历史 
最近更新大齐之君上传奇 大明狗腿子 三国凭实力截胡 后主刘禅:从救关羽开始 曹贼:家父曹操,请陛下称太子 大夏镇远侯 跟史上最稳太子抢皇位?我不干! 三国:从县丞开始的崛起之路 穿书太监太会审时度势了! 物资系统身上藏!女帝倒贴当新娘 2153,我再也不回去了 哈哈大汉那些事儿 改嫁你爱的小将,我退婚你哭什么 装傻小地主:我真的只想躺平啊! 特种兵之水浒武大郎北宋我称皇 御赐监察使 朱标重生改写大明历史 沉默的战神 三国之现代魂 穿越亮剑之抗日签到系统 
开元帝师 子洵 - 开元帝师txt下载 - 开元帝师最新章节 - 开元帝师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