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坤已定

沈处默

首页 >> 乾坤已定 >> 乾坤已定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绍宋 晚明 高武大明:从小太监到九千岁 太古剑尊 三国:娶妻就变强,我不当人了! 神武太医俏女帝 这太子,不做也罢! 开局截胡五虎上将 我的公公叫康熙 玄武裂天 
乾坤已定 沈处默 - 乾坤已定全文阅读 - 乾坤已定txt下载 - 乾坤已定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3章 铸刑于鼎(1)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公元前513年冬,赵鞅、中行寅奉命率兵前往汝水岸边筑城。工程完毕后,二人在当地征用了四百八十斤铁,用于铸造刑鼎,并将“范宣子刑法”铸在鼎上。

此举一出,立刻引发舆论的轩然大波。

先是晋国史官蔡墨,他大惊失色,怒气冲冲的痛斥二者。“士氏、中行氏这是要自取灭亡!中行寅身为下卿,擅铸刑鼎,以为国法,可称得上是违背法令的贼人。”

“范宣子刑法,违反‘被庐之法’,乃是乱法。明知是乱法,却仍布之天下,士氏也有不可推卸之责。”

“赵氏参与其中,怕是不得已,若能修德,恐能免祸。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消息传到鲁国,大圣人孔子气得七窍生烟,浑身颤抖。“晋国恐怕要灭亡了吧!此举是失掉法度,罪不可恕。晋国应当遵守唐叔传下来的法度,作为百姓的准则。”

“卿大夫按照尊卑位次维护它,百姓才能尊敬贵人,贵人因此得以守住家业。贵贱有别,方为法度。文公依次设立执掌官职位次的官员,作被庐之法,以为盟主。而今废弃这个法令,铸造刑鼎,百姓都能看到鼎上的条文,还用什么来尊敬贵人?贵人还有何家业可保守?”

“贵贱无序,如何治理国家?范宣子的刑书,是在夷地检阅时制定的,是违犯晋国旧礼的乱法,怎么能把它当成律法呢?”

蔡墨可称得上是智者,孔子又被后世称为圣人,二人对“铸刑于鼎”为何都如出一辙的反对?他们提到的“范宣子刑法”、“被庐之法”、“叔虞之法”又是什么?要想揭开答案,必须回顾晋国的法制发展史。

法制的发展,与生产力的发展密切相关,跟时代的脉搏紧紧相扣。

周朝初年,天下已定,周武王去世,周成王继位天子。成王年纪尚幼,由叔父周公旦摄政。

八年后,周朝诸侯国唐国(地处黄河、汾河东面,方圆约一百里。)发生叛乱,威胁周王室河东地区。周公旦果断出兵,很快平息了唐国的叛乱。为防反对势力死灰复燃,周公旦下令,将唐国居民迁至杜地,部分周王室子孙则被迁到唐地。

两年后,恰逢周成王要给同母弟弟叔虞分封,成王便将唐地分封给弟弟。史上称叔虞为唐叔虞,便是由此得来。后来,叔虞的儿子姬燮继位后,将唐国迁到晋水之旁,国号也由唐改为晋,就是现在的晋国。

唐地处夏人故墟,四周被戎狄环绕,再加叛乱刚刚平息,局势动荡不定,民族矛盾尖锐。叔虞去到唐后,发现形势十分严峻。最终,他秉持“启以夏政,疆以戎索”的原则,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把唐国治理得井井有条。

所谓“启以夏政,疆以戎索”,“启以夏政”就是以夏戎之政治夏戎之地,至于“疆于戎索”,“戎索”就是戎法。两者结合,即是沿用夏朝之政治国,用戎狄之法区划土地。

那么,这份治国方略由何而来呢?据记载,叔虞赴唐前,周成王“命以《唐诰》,而封于夏墟,启以夏政,疆以戎索。”

与叔虞同时赐封的齐、鲁、卫的治国方略则是“启以商政,疆以周索。”

两相比照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对唐国的治理,跟齐、鲁、卫完全不同。之所以不同在于,唐国的国情与其他三国不同。所以,“启以夏政,疆以戎索”乃是因地制宜、因事而异的灵活变通的治国纲要。

这一方针,旨在发挥夏民族的优势传统,同时又兼顾戎族的部落习惯,做到了求同存异兼容并包,可说得上是周王室在特殊时期特殊地点进行的改革试点。

后世大量史实证明,这一方针已成晋国的传统国策,对晋国甚至“三晋”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

由此可见,《唐诰》是周王室颁布给叔虞受封建国的法典,也是晋国的第一部法典。

除了“启以夏政,疆以戎索”,这部法典应该还有一些治理规范的方法准则。虽然具体内容已不可考,从孔子对赵鞅、中行寅的指责中不难猜测,这部法典必定有等级尊卑君臣上下的鲜明界定,而且内容只对贵族开放,不对百姓公布。

晋文侯之后,历经百年的动荡,从“曲沃代翼”到“骊姬之乱”,晋国公族被残害削弱,礼法被破坏殆尽,社会经济文化思想发生深刻变化。亟需一部新的法典维护稳定,振作公室,收拾人心。

晋文公归国执政后,面对内忧外患的局面,制定了“被庐之法”。

“被庐之法”强调扶助公室,加强君主权力,同时还注意吸纳人才,任贤尚能。

襄公去世后,卿族势力大涨,尤其以赵氏为首一家独大。赵盾执政后,制定了“赵宣子之法”。

这部律法除了是法则,更像是赵盾的施政纲领。它的主要内容可以概括如下:

1.制事典——制定办事章程、条例、守则等。

2.正法罪——制定刑罚律令,做到有法可依。

3.辟刑狱——清理积案,明确规定狱案不得拖延,悬而不决。

4.董逋逃——把在逃的罪犯抓捕归案。

5.由质要——规定交易要用契约合同,财物出入往来要有账目为凭证。

6.治旧洿——把不合用的旧条文删除。

7.求秩礼——遵从等级制度,不准僭越。

8.续常职——任贤用能,淘汰无能平庸之辈。能者上,不能者下。

9.出滞淹——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并以法律条文的形式固定下来。

这部法典的意义在于,它一反从前维护君权的惯例,确定以卿族为主体的政治体制,开创了异姓专权的先河。

赵盾死后不久,晋景公即位。为了巩固君权,景公命士会聘问周王室,向周王室学礼归来后修订新法,后世称“范武子之法”。

这部律法修好后,赵盾制订的“赵宣子之法”自动废除。“范武子之法”的具体内容已失传,依据当时的环境,应当是依照“被庐之法”,参考周礼而定。

从晋灵公、成公、景公到厉公,公室与卿族的矛盾公开化白热化。以厉公被弑为结局,两者的争端终于缓解。

晋悼公执政后,大力扶助公室,对卿族则济弱削强。为此,他命士渥浊为太傅,命其修“范武子之法”,又使右行辛为司空,使修“士蒍之法”。两部法典均为加强君权而作,除此之外,还增加了以下内容——

议定国家大事,任命百官,培育大夫嫡子,选用贤良,提拔旧臣子孙;补赏前朝的有功之臣,停止严厉的刑罚,大赦囚犯,对嫌疑犯予以宽免。

录用有德之人,救济鳏夫寡妇,起用被废黜不用的贤才,抚养老人儿童,抚恤孤儿残疾;年过七十的老人,悼公亲自接见,敬称他们为王父。

通过一系列的制度举措,缓和了公室与卿族的矛盾,君臣上下和谐,难得安定。

可惜,晋悼公年少有为却英年早逝。他走后,其子平公幼年执政,由中行偃摄政。待其亲政后,无心政事,沉迷酒色。卿族势力再次占据上风,公室再次回到弱势。

灭门栾氏后,范宣子(即士匄)制定了成文法,即“范宣子刑法”。其内容虽已失佚,依据当时的政治格局,此法很可能以确立卿族的合法性为主旨。一些专家猜测,此法很大可能会参照“赵宣子之法”,体现卿大夫的政治诉求。

从前是“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法律条文掌握在贵族手中,百姓不知具体内容,更无人知晓刑罚的轻重。尺度由执法者掌握,可以任意东西。这样一来,百姓就会惶恐不安,乖乖听话不敢造次,对统治者俯首贴耳。

所以,把刑法铸鼎,便是将律法公之于众,意义非同凡响。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小妻太水嫩:陆教授花式宠 我无限回档,洞悉所有底牌 男欢女爱 渔港春夜 艳海风波 凡人策 高武大明:从小太监到九千岁 何不同舟渡 明星系列多肉小说 陈二狗的妖孽人生 我不是戏神 名门艳旅 魅魔:主人你不想我变得这么弱吧 谢邀,人在长安,正准备造反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四合院:苟在轧钢厂保卫科很舒服 六零海岛,大力女混的风生水起 四合院之我养了一万只野猪 民间风水师笔记 我有一座恐怖屋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抗战之烽火燃血 谍云重重 雷武 穿越医妃要和离,战神王爷悔哭了 抗日悍将 重生英伦,从黑帮到财阀 我的谍战岁月 我在大雍以武称帝 抗日之谍海大英雄 师士传说 明末钢铁大亨 都穿越了,带超级军火库不过分吧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大唐之最强酒楼 我的食客来自历史 我的公公叫康熙 我以我血挽山河 知否之庶子任逍遥 大明,开局被朱元璋哭灵 
最近更新大明发明家:我成了科技大亨 相父安心养老,和约阿斗去签 带着美女闯三国 大唐:灵气复苏,全民修仙! 重铸汉骨 陛下,六皇子的娇妻们造反了 高武大秦:当世儒仙,竟是祖龙 统一天下,从召唤奸臣开始! 开局穿成奶娃子 穿越:我带着一座城来到了明末 大汉征服者 日在三国?我真的是汉室忠良啊 穿宋,造反!【变宋】 于是我成为了神 三国志通俗演义白话文版 冰火两重天之黄金面具 三国之纨绔霸天下 风入邺 穿越红楼:重铸贾府荣光 【穿越】我爹是异性王 
乾坤已定 沈处默 - 乾坤已定txt下载 - 乾坤已定最新章节 - 乾坤已定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