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上官不水

首页 >>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黄埔忠魂:从淞沪到缅北 衣冠不南渡 太古剑尊 三国:娶妻就变强,我不当人了! 藏国 神武太医俏女帝 大秦:秦始皇与我视频通话 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 最强皇子:我能召唤文臣武将 带着农场混异界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上官不水 -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全文阅读 -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txt下载 -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77章 以名弃利!全宋第一仁良夫家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b>七月二十二日。

汴京城内的各个书摊上,都摆放着一厚摞《生子不举图》。

与此同时。

开封府府报的最新刊也在今日发售,皆是对东南区域生子不举情况的原因分析。

“溺男多因身丁钱,溺女多因厚嫁风。”

很多街头小报,也都开始刊载关于生子不举的消息。

一时间,汴京城内,讨论的皆是此事。

这就是苏良的谋划。

要打破习俗,必须先将声势造起来,引得百姓关注。

舆论是把双刃剑,可害人,亦可救人。

街头小报在经过一番整治后,皇城司让其刊发一些内容,他们求之不得。

“官家已经减免了南方地区四成身丁钱,估计溺男的情况会得到缓解,但溺女婴还是会继续啊!”

“厚嫁只适合富人,但富人风气一起,底层百姓都会效仿,忍不住要破家嫁女了!”

“此攀比之风实不可涨,不然以后将会有更多的女婴身死,实在是太残忍了!”

“我家已有四个带把的了,我正想要一个女娃,不知能否去东南找那些欲弃婴的人家领养一个?”

“朝廷已设有福田院,专门照顾那些老幼贫疾之人。但若照顾婴儿,却还是条件不足啊!”

……

街头巷尾,议论纷纷。

而何郯在汝南郡王府被骂数次后,终于见到了赵允让。

虽然他言说了不到半个时辰,便被请了出去,但赵允让已然听进去了一些话语。

而这一日。

十三团练赵宗实依照苏良的计策,去了城西吴家。

……

七月二十四日。

苏良写了一篇名为《论厚嫁风》的三千字长文,交由刘家书铺印制抄录了上千份,然后传于街市。

此文严厉批判了当下的厚嫁之风。

并提出:娶妻应娶淑,择婿应择贤,徒为钱,不如不婚。

本来,苏良欲让欧阳修撰写此文。

但欧阳修毕竟有侵占外甥女嫁妆的绯闻,苏良只得亲自上手。

一时间,汴京纸贵。

这篇文章将整个汴京城百姓的讨论掀到最高潮,并且几乎是一边倒的趋势,人人皆反对厚嫁之风。

富人也怕攀比。

当年曹皇后出嫁,使得曹家举债嫁女,便是最明显的例子。

……

七月二十五日。

城西吴家高调对外宣布:吴家娶媳求淑女,不计厚奁(即嫁妆),恳请汝南郡王以薄礼送之,吴家必厚待其女。

此消息,迅速传遍了整座汴京城。

这是汴京城第一个富家大户发声反对厚嫁之风,且其准亲家还是当下的宗室,汝南郡王府。

吴家虽富。

但拒绝汝南郡王府给予的这样一笔泼天财富,乃是令人没想到的。

此等魄力,汴京城没有几个家族能做得到。

吴家此举,一下子引得许多书生士子盛赞。

家族名声瞬间跃升许多。

就连吴家一些经营惨淡的商铺都因此变得红火起来。

……

汝南郡王府,客厅内。

赵允让得知吴家恳请汝南郡王府无须厚嫁女儿后,摇了摇头。

“他吴家不要厚奁,是他们的想法,但我们送不送,是我们的想法,依本王来看,还是要送,不然显得我赵允让没钱嫁闺女,以后受欺负了怎么办?”

赵允让一脸固执。

……

翌日,近午时。

又一件轰动全城的事情发生了。

赵祯为赞赏吴家“不计厚奁”的优良作派,命人送给了吴家一副亲手书写的飞白书。

飞白书的内容有八个字:全宋第一仁良夫家。

这八个字,价值千金。

谁家得了这八个字。

那就意味着以后就是朝廷钦定的“全宋第一仁良夫家”。

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美誉。

日后。必然能使得吴家青史留名。

一时间,羡慕者如云。

一些准备娶媳的富贵人家,也都学吴家那般,提出:不计厚奁,以此博美名。

……

这八个字,也是苏良的谋划。

他笃定,吴家一定会为名弃利。

苏良写给十三团练赵宗实的信里,便是承诺:若吴家第一个站出来反对厚嫁之风,便让官家为他们写这八个字。

这八个字的价值。

不亚于吴家的祖坟冒了青烟。

吴家失了嫁妆,却得到了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美誉。

故而,他们才敢于坚决站出来反对厚嫁之风。

苏良拿到这八个字也是不容易的。

赵祯不可能完全依照苏良的意思将此称谓随意送人。

苏良也给了官家承诺:五日之内,使得全城百姓都讨论生子不举之事,且使得绝大多数人都排斥厚嫁之风。

如此一来,才能一定程度上抑制厚嫁之风。

赵祯欣然同意。

苏良做到了他的承诺,赵祯也送出了这八个字。

说白了。

一切舆论,皆是苏良的谋划。

百姓讨论的结果,也全在他的意料之中。

……

午后。

汴京城,南门大街。

一处茶楼的二楼包间内。

赵祯站在窗口,看向人潮涌动的繁华街道,心情甚好。

此次,苏良的做法,又给他打开了一个新世界。

原来,操控民意竟然如此简单。

街头贩卖小报的书贩、茶楼酒肆擅于言谈的年轻书生、勾栏里说评书的先生,皆有皇城司之人。

赵祯作为官家。

其心中的一些帝王之术不是士大夫官员们能够揣摩的。

有时,他站在百姓那方。

有时,他站在士大夫官员那方。

有时,他还会站在宗室外戚那一方。

这次,他所学到的经验是——

日后,若有政见与士大夫官员不合,便可制造民意制衡士大夫官员们。

很多时候,民意比君权更能使得士大夫官员们妥协。

……

这一刻,苏良并没有想太多。

他只是因不久前被舆论所害,才有了这个操控舆论的点子。

并让皇城司和开封府帮自己完成了这样一场热点事件的谋划。

当下,苏良只想着汝南郡王赵允让能够妥协。

若他下月嫁女能轻车简从,嫁妆减去六七分。

那此次反对厚嫁之风,才算有一个相对美满的结局,才能渐渐改变民间的厚嫁之风。

……

汝南郡王府,内厅。

赵允让坐于主位,何郯坐于下座。

这一刻,赵允让非常纠结。

他想到过官家会勒令他去厚嫁之风,但没想到官家竟然送了他准亲家一幅写着“全宋第一仁良夫家”的飞白书。

官家强迫他,他还敢拒绝,毕竟这属于他的家事。

但当下,他若还执意厚嫁,搞不好官家一怒之下就将这副飞白书收了。

吴家甚至有可能为了这个美名,直接退婚。

赵允让,好脸面。

但若让他减少嫁妆,他又觉得有失郡王府风范。

一旁,何郯笑着规劝道:“郡王爷,去厚嫁之风,实乃大趋势。你若带头做,那就是咱汴京城嫁女之家中的头一个,就是全宋第一仁良娘家,这可是一段可传千秋的佳话啊!”

“你不但省了钱、得了名,甚至还能挽回无数女婴的性命,可谓是领一方良风美俗,此功大焉,且可遇不可求啊……”

……

赵允让纠结了片刻后,道:“罢了罢了,大宋厚嫁之风,就从老夫这里开始改吧!”

听到此话,何郯顿时大喜。

他终于不用再听赵允让的“隔墙骂”了。

(本章完)

<\/b>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剑来 玄鉴仙族 我师兄实在太稳健了 沧元图 医妃刚穿越就扒了王爷,强宠偏爱 四合院:我是刘光奇 男欢女爱 四合院开局替代傻柱 穿成农家老姑娘,怀着崽崽去逃荒 福艳之都市后宫 KPL最强粉丝 渡劫失败,重返地球上大学 原神:变成傻芙芙,我只想看乐子 天下凶神 蛊真人 儿子带手机穿越明末,老爹供物资 协议结婚,大佬靠读心把我拿捏了 能和你游npc谈恋爱吗 我不是戏神 原神:我南宫问雅,摸谁谁傻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悟性逆天,我在大秦布道长生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 香江1966,从九龙城寨开始崛起 我在大唐位极人臣 我的谍战岁月 锦衣谍影 亮剑之最强兵工系统 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百战 荣耀大秦 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 大唐之最强酒楼 大明之南洋再起 寒门宰相 清末,这大清不保也罢 大明:陛下何故造反 
最近更新极品皇太子之贞观永治 水源王 黑魔法三国传 烽火燃情山河虹 重生逆袭:智谋登峰 大明朱由检,消费系统救国 重生太子,开局竟劝弟弟们抢皇位 长安浩劫之十日危情 汉末三国之北疆幽冥 重生50年代带着妹妹吃饱穿暖 穿越古代卷入皇室 梦回春秋当大王 曹操天崩开局,遇到我,他无敌了 穿越大明成为朱重八的兄弟朱重九 穿越成崇祯,重建大明河山 从种田开始发家致富 雍正王朝之四阿哥传奇 从小县令到主宰万界 阿斗:相父你在哪个罐子里呢 人在明末,八旗被我一顿黑打!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 上官不水 -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txt下载 -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最新章节 - 我在大宋做台谏官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