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之混世异姓王

越小峰的窝

首页 >> 大唐之混世异姓王 >> 大唐之混世异姓王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唐之最强酒楼 穿越大唐:当个闲王这么难 大明日不落 死囚营:杀敌亿万,我成神了! 历史盘点:给始皇帝剧透二世而亡 退下,让朕来 仙人只想躺着 衣冠不南渡 人在初唐:我与武曌争皇位 特工:开局郑耀先和我接头 
大唐之混世异姓王 越小峰的窝 - 大唐之混世异姓王全文阅读 - 大唐之混世异姓王txt下载 - 大唐之混世异姓王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931章 新主登基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长安太极殿的晨光带着几分肃穆,穿过雕花窗棂洒在丹陛之上。

往日里象征盛世繁华的鎏金柱,今日却因太宗李世民的驾崩,蒙上了一层淡淡的哀戚。

殿外,文武百官身着簇新朝服,却难掩眼底的悲色;殿内,新君李治身着十二章纹衮龙袍,在内侍的搀扶下缓步走上御座,玄色冕旒垂落的珠串轻轻晃动,遮住了他脸上复杂的神情——有接过江山的沉重,有失去父亲的悲痛,更有守护大唐的坚定。

这场登基大典,没有贞观初年太宗继位时的意气风发,却多了几分历经大悲后的沉稳庄重。

礼官手持朝笏,以浑厚的声音宣读册立诏书:“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太宗文皇帝神武定天下,仁政安万民,不幸崩于含风殿。皇太子李治,仁孝宽厚,明达政事,承先帝遗命,继大统为帝,改元永徽,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诏书宣读完毕,殿内外百官齐齐跪倒,山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声音响彻太极殿上空,却因少了往日的欢腾,显得格外肃穆。

站在武将队列最前方的凌云,单膝跪地,玄色铠甲的甲片碰撞着金砖,发出细微的声响。

他垂着头,目光落在身前的青砖上,眼前却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半月前的景象——含风殿内檀香缭绕,太宗气若游丝地握着他的手,嘱托他守护西域的安稳,那温热的触感仿佛还在掌心,可如今,那位信任他的帝王,却已长眠于昭陵之下。

待百官起身,李治坐在御座上,目光缓缓扫过殿内。

他的眼神温和,却带着一丝与年龄不符的沉稳,像极了太宗晚年推行新政时的模样——那时的太宗,虽病痛缠身,却总能在朝堂上清晰地判断政务,用仁厚之心对待百姓。

凌云看着御座上的新君,忽然有些恍惚。

他想起贞观元年,那时的太宗,刚平定玄武门之变,眉宇间带着少年英气,却已显露出治国的远见,他在太极殿上宣布“轻徭薄赋,与民休息”,话音未落,便赢得满朝喝彩。

如今,几十年过去,同样的太极殿,同样的登基大典,只是御座上的人换了,可那份“以民为本”的初心,却仿佛顺着血脉,从太宗传给了李治。

“西域王皇叔祖!”突然,李治的声音响起,打断了凌云的思绪。他连忙上前一步,躬身行礼:“臣凌云在。”

“朕听说,你为赶回长安见先帝最后一面,一路换了二十余匹战马,日夜不休。”

李治的声音里带着几分动容,“先帝临终前,曾多次提及你,说你镇守西域数十年,商路畅通,诸国归附,是大唐的栋梁之臣。如今先帝已逝,西域的安危,朕仍要托付给你。”

凌云心中一震,抬起头,正好对上李治的目光。那目光里没有帝王的威严,只有对先帝的追思与对臣子的信任,像极了太宗当年对他的期许。

他喉结滚动,强忍着泪水,沉声道:“臣定不负先帝遗命,不负陛下信任!此生必守西域,不让边疆有半分异动,不让先帝在九泉之下担忧!”

李治点头,目光转向殿外:“先帝一生,为大唐操劳,开创贞观盛世。

朕继位后,必延续先帝新政,轻徭薄赋,重视农桑,守护好这来之不易的太平。诸位卿家,也需像辅佐先帝那般,辅佐朕,共同撑起大唐的江山。”

满朝文武再次跪倒,齐声应道:“臣等遵旨!誓死辅佐陛下,守护大唐!”

凌云跪在人群中,听看着御座上的新君,忽然觉得眼眶发热。他想起太宗在含风殿的最后时刻,曾对长孙无忌说“治儿仁厚,必能守住大唐”,如今看来,先帝的眼光从未出错。

只是,那位曾亲手将大唐带上盛世巅峰的英主,却再也看不到这一幕了。

大典结束后,百官散去,凌云却没有立刻离开太极殿。

他独自一人走到殿后的偏殿,这里存放着太宗生前的一些遗物——有当年亲征高句丽时用过的铠甲,有推行新政时批阅过的奏折,还有那本泛黄的《罪己诏》,上面的字迹虽已有些模糊,却字字透着先帝对百姓的愧疚与对大唐的牵挂。

凌云抚摸着那副铠甲,指尖触到甲片上的凹痕——那是当年李世民在战场上被流箭所伤留下的痕迹。

他忽然想起李世民下葬的那天,长安飘着细雨,天地间一片肃穆。

他跟随在灵柩旁,从含风殿一直走到昭陵。沿途的百姓,无论老幼,都跪在街边,手持白幡,哭声震天。

有白发苍苍的老农,捧着新收的麦粒,哭着说“先帝走了,谁还会像先帝这般疼惜我们”;有在西市经商的西域商人,也跟着落泪,念叨着“若不是先帝,我们哪能在长安安稳做生意”。

灵柩抵达昭陵时,雨下得更大了。长孙无忌扶着灵柩,声音沙哑地宣读先帝遗诏:“朕一生,有功有过。功在平定四海,开创盛世;过在晚年沉迷丹药,亲征高句丽,耗损国力。

朕死后,丧礼从简,不可劳民伤财……”遗诏读罢,在场的文武百官、皇亲国戚,甚至连禁军将士,都忍不住失声痛哭。

凌云站在人群中,望着渐渐被黄土掩埋的灵柩,心中满是悲愤与不舍。他想起自己当年在西域,曾遇到过一位从长安迁居过去的老农。

老农说,贞观初年,他还是个流民,是先帝推行“劝农三策”,给了他田地与种子,让他能安家立业。

如今,老农的儿子已成为安西都护府的一名兵士,守护着先帝打下的江山。可那位让无数百姓过上好日子的帝王,却永远离开了。

“凌王爷。”一个声音响起,凌云回头,见是内侍王德全。

王德全曾跟随太宗多年,如今依旧留在宫中,辅佐新君。

他手里捧着一个锦盒,递给凌云:“这是先帝临终前,特意留给王爷的东西。先帝说,王爷镇守西域辛苦,这个东西,或许能帮将军想起在长安的日子。”

林云接过锦盒,打开一看,里面是一块玉佩,上面刻着“大唐永安”四个字。

他认得,这是李世民早年佩戴过的玉佩,当年李世民亲征突厥时,曾戴着它冲锋陷阵。

如今,将这块玉佩留给自己,既是信任,也是嘱托。他紧紧握住玉佩,泪水终于忍不住落下:“先帝……臣定不辱使命!”

离开太极殿时,已是黄昏。

长安的街道上,百姓们虽仍带着哀色,却已渐渐恢复了往日的秩序。西市的商贩们开始摆放摊位,孩童们在巷口追逐嬉戏,只是少了往日的喧闹,多了几分沉稳。

凌云沿着朱雀大街缓缓走着,看着眼前的景象,忽然想起太宗推行新政后,长安的变化——那时,因亲征高句丽而荒芜的农田重新变得肥沃,因战争而断绝的商路重新变得畅通,百姓们的脸上重新露出笑容。

如今,李世民虽已离世,但这份太平,却在新君的手中,继续延续着。

回到王府后,凌云收拾好行装,准备次日返回西域。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绍宋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丹武双绝 她是剑修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宴予笙笙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重生宝可梦,从独角虫开始 寻忆:武灵天下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重生后,我成了奸臣黑月光 武侠少爷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绝世战神赘婿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北宋大丈夫 民国之谍影风云 军工科技 抗战之烽火燃血 我的公公叫康熙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 红楼:开局把薛宝钗带回家 大明:开局自曝身份,狱友是朱棣 穿越武大郎从卖饼开始 抗日悍将 重生英伦,从黑帮到财阀 铁血残明之南洋崛起 抗日之谍海大英雄 如何拯救德意志 大明:我有无数生活技能 捡了一个县令当当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谋动天下 大明之南洋再起 
最近更新土匪冒充县令,在明末征战天下 建国澳大利亚,从袋鼠到巨龙 三国:魂穿曹髦司马家你慌不慌? 大明基建录 老子今朝,点检形骸 大秦,让我魂牵梦绕 开局家将,继承十二位遗孀 大秦轮回指南:从入门到入土 我在古代开盲盒,女帝们抢疯了 寒川霸主:我的科技帝国 三国:重生吕布从下邳开始 大唐:家父程咬金 大秦:扶苏的两千年救赎! 南诏残魂 笑谈资治通鉴之南北朝 九鼎圣王 我在明朝修铁路 汉武基建:墨家系统带我定乾坤 朕,陆地神仙,你让我当傀儡! 星宿传说:星辰归途录 
大唐之混世异姓王 越小峰的窝 - 大唐之混世异姓王txt下载 - 大唐之混世异姓王最新章节 - 大唐之混世异姓王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