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空心语

明空如月

首页 >> 明空心语 >> 明空心语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绝世丹帝 都拜师女主?那我只好独享女魔帝 帝御无疆 我的修炼时间和人不一样 给大帝收尸,我暴涨万年修为! 狱卒:简化融合万法,我为长生仙 至高仙族,从老祖宗游戏启动开始 我的御兽真不是邪神 双修魔尊,我以阴阳证帝位 哥布林:我的子嗣遍布世界 
明空心语 明空如月 - 明空心语全文阅读 - 明空心语txt下载 - 明空心语最新章节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

视角法则(十一)第4小节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4

对于智者的“通达之道”,前面分别阐述了佛陀和庄子的“通达之道”,他们分别代表了佛家和道家超越智慧的视角。接下来说说以阳明心学为代表的儒家超越智慧的视角。

通常,我们习惯于将儒家归于“世间法”,而将佛家和道家归于“出世间法”。出,即是超越的意思。言下之意,似乎儒家没有究竟超越的智慧。依一般学者们常用的视角而言,的确如此。但在某些独特的视角下,对于这个判断或许可以商榷,下面试分析之。

笔者从阳明先生心学经典语录中选取了几段内容,并归纳成了三段话,以作为阳明心学心要之代表——

1.心即理也: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

2.知行合一,致良知: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3.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在笔者看来,阳明心学核心精要的逻辑结构可以表述为:心即理+致良知+知行合一=此心光明

阳明先生一生的教导与着述皆是对此逻辑结构的阐发。

先说第一个内容:心即理。

“心即理”是一种典型的东方心性智慧视角下的世界观:夫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心外无理,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在这里,“心”是一切万有的本体,万事万物皆是本体之用。“理”,既有客观之理,也有主观之理,亦有理学家所言之天理。

自孔子开创儒家以来,不管其思想如何发展变化,其“仁”之圣心道脉皆无改也。所以,“理”即“仁之道”“仁之理”,合于“仁之道”“仁之理”,即为“天理”。

对于儒家修行而言,“心即理”,即是说以心性智慧训练为根本,将万事万物都纳入到心性智慧训练中,以此来“去人欲,存天理”,复归于“仁”。

从世界观的角度而言,世界乃是映现在心中的世界。对于人的生命而言,并不存在一个完全独立于人的生命感知之外的“他世界”。或者说,即使存在这样的“他世界”,也可存而不论。既然这个所谓的“他世界”与人类的生命没有任何关系,那么也就没有必要去讨论它。

儒家所关心的,是与人类生命有着密切关系的“自他一体”的世界。这个世界对人类生命的所有影响,皆离不开心的作用。从人类本身出发,人类感知到的所有一切世界、天地宇宙、万事万物,皆存在于人类的认识之中。换句话说,就是皆存在于人们的心中。离开了心的认识作用,就无所谓世界。这与我们通常所熟悉的世界观——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类意识作用的客观存在——截然相反。这种世界观我们可以用“物即理”来代表。

那么,对于“物即理”和“心即理”,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呢?笔者在此引入视角学范畴“心-视角-视界-世界”作为参照系,情况即可一目了然。

“物即理”,其所言之“物”,对应的是此参照系中的“视界-世界”,而“心即理”中,所言之“心”,则对应的是此参照系中的“心-视角”。“物即理”,关注的重点主要在于“视界-世界”,而较少关注“心-视角”。“心即理”,关注的重点主要在于“心-视角”,而较少关注“视界-世界”。但其实,“心-视角-视界-世界”是统一的整体,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全息含摄”的关系。

什么是全息含摄?就是说,任何其中一种范畴,都内在地涵括了其他三种范畴。当我们明白了这一点之后,再来看“物即理”和“心即理”,就会发现它们之间并没有矛盾,如同一枚硬币的两面,本自一体,相辅相成。所以,它们之间的不同仅仅是视角的不同而已。

当今世界,“物即理”仍然占据着主流话语权,这主要源自于西方文化的影响。科学、民主、自由等西方文化倡导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目前仍牢牢地把握着整个世界的话语权。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特别是全球化带来的巨大冲击,已经使西方文化为代表的世界观和价值观面临着巨大的瓶颈、危机和挑战。整个世界都在重新转向东方,向着东方文明去探寻解决人类发展问题的智慧之道。在此背景下,东西方文化的交流、碰撞、学习、借鉴将会越来越频繁。

以“物即理”为代表的西方文化世界观,与“心即理”为代表的东方文化世界观,如何才能相互理解、相互接纳呢?从视角的角度所进行的一系列解析,就是促进这两种文化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一种尝试。“物即理”是一种视角,“心即理”也是一种视角,在两者皆是看待世界的某种视角的层面,即可以获得相互理解、相互接纳的空间。

更进一步地说,心是视角,物也是视角,心之视角与物之视角,虽然视角不同,但皆是视角。视角本自超越于心物之别,心物本自涵括于视角之中。心、物、视角,本自无分,一体圆融。

另外,通过引入“性”的视角,可以进一步打通彼此之间的壁垒,使其在“性”的层面获得统一。性,有性质、特性、属性、本性等含义。性与理,性更多的与“本体”有关。理,则更多的与“作用”“关系”有关。比如水之“性”,有无色性、无味性、流动性等。而水之“理”则需要基于具体的场景来论述,比如,大禹治水用疏不用堵,水在常温下达到100摄氏度就会沸腾,而温度降到0度就会开始结冰等等,这皆属于水之“理”。“性”与“理”的关系:性是本性,理是本性作用呈现的规律。理的具体体现,则需要在作用关系中体现。

为什么要引入“性”与“理”的关系说明呢?因为,代表西方文化的“物即理”,其完整的表达应为“物性即理”;而代表东方文化的“心即理”,其完整的表达亦应为“心性即理”。物性、心性皆为性,物理、心理皆为理,物用、心用皆为用,物事、心事皆为事。因此,即使不从视角学的角度出发,也可以将“物即理”与“心即理”统一为“性即理”。

“性即理”,即是说,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性。性外无理,性外无心,性外无物,性外无事。心与理,物与事,皆归于“本体之性、本性之体”,曰性体。心与物,理与事,皆归于“本性之体、本体之性”,曰体性。性与体,亦是全息含摄,性即体,体即性,无体则性无所归,无性则体无所显。体以性显,性以体存,体性性体,性体体性。

那么为什么说心、理、物、事皆归于性体呢?因为性为本体,心、理、物、事皆为性体之用也。用,则必然体现在关系中。关系之主体,即为心。关系之客体,即为物。关系之规律、法则即为理。关系之表现、影响即为事。所以,心、物、理、事皆为同一“关系之用”或“用之关系”不同视角所显现之“视界-世界”也。这四种不同视角下的“视界-世界”,各有其独特的精彩,其相之异,犹如不同维度的宇宙,各不相交。但反观其本源,皆是同一“用之关系”或“关系之用”。

而当我们继续溯流而上,诸多不同的“用之关系”和“关系之用”,其更深的本源则皆归于同一性体。那么这是否意味着阳明先生提出的“心即理”不够究竟、不够透彻呢?不是这么简单。“心”这个概念,在不同的语境下,有多种不同的含义。就中华心学文化而言,心学其实又叫心性学,心与性的关系本身就很复杂。传统文化中的心性学,不仅仅是一种知识性的学问,更是一种需要用生命实证的智慧境界。性,通常对应着道。心则同时涵括了人心与道心。心性学的核心要旨即是转人心为道心,即由心归性,复归于道之本体、本性。心,除了有人心和道心的含义外,还有主体、主宰、主动、主观的含义在其中。而转人心为道心的过程,既需要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主宰性和主动性,同时又要扫除其主观性。因此阳明先生所说的“心即理”,这里的“心”,首先指向的是“道心”,同时还要大力发挥人的主体性、主宰性和主动性,转人心为道心,转凡心为圣性。

但由于“心”本身这个概念的复杂性,容易被持“物即理”的人有意或无意地执着为“人心”及其“主观性”。如果持“心即理”的人对此不能有条理清晰地认知,被对方混淆了视线,那么就容易掉进“主观唯心主义”的陷阱而百口莫辩。

“物即理”的观点,其优势正在于其客观理性,包括整个西方文化,客观也常常与理性对应,主观与感性对应。因此,为了达到客观、理性,就需要扫除主观、感性,这与宋明理学所倡导的“存天理,去人欲”实属异曲同工。

正如笔者在《东西方视角学对话:哈里斯博士视角理论浅析》一书中所说的那样,强调“客观理性”的西方文化,过于推崇“客观理性”时,人类生命的主体性以及人类生命的价值和意义就会遭受到巨大的挤压,甚至陷入虚无主义的迷途和深渊。

“物即理”的观点,容易将人的目光引向外在的物相世界而忽视了人的内在主体世界,对人的主体性、主宰性、主动性的关注明显不足。为了矫正“物即理”的这种弊端,就需要东方文化的“心即理”来进行融合与平衡。

“心即理”,以“道心”“圣心”“光明心”为心之所归,探寻生命不断自我升华、自我超越的理论、道路、规律、方法、法则,同时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主宰性、主动性,不断解除人的主观局限性,扫除人心的私欲性、欲望性、动物性。因此,“心即理”的“心”正是“道”与“性”的化身,犹如菩萨示现凡人之相,此正是普度接引之道也。正因如此,阳明心学才能自出世以来即以其极为夺目的光芒照耀着这片古老的神州大地,成为儒家正宗新的道脉法源,至今生生不息。

那么为何阳明先生不用更为究竟彻底的“性即理”,而用容易遭人诟病的“心即理”呢?这是因为,在中国文化中,“性”也同样有着非常复杂的含义。性,不仅可以指向道性、圣性,也可以指向人性、凡夫心性、善恶之性等。儒家学者自古就有性善论和性恶论的不同观点。所以即便是阳明先生直接提出“性即理”,同样会面对诸多纷繁的争论。而且“心”之一字,涵括甚广。正所谓“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古往今来,天地人间,万事万物,万象万法,其理或繁或简,或浅或深,皆一心所包,无出其外。所以,阳明先生以“心即理”而概之,正显其含摄之广也。

回望“心即理”自诞生之后与各种不同观点激烈论辩中不断螺旋式上升的历史,不知道你是否发现了这样一个秘密——所有反对派的板砖,最终都成了“心即理”一步步走向辉煌的阶梯!以“性即理”为灵魂,以“心即理”为武器和战袍,阳明心学一路披荆斩棘,所向披靡,最终巍然屹立于儒家泰岳之巅,成为一面灿烂夺目、闪耀于整个东方大地的光辉旗帜,至今仍在华夏神州的天空中高高飘扬,风采依旧!这是儒家文化的骄傲,同时亦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骄傲。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剑来 特摄入侵:铠甲奥特假面我全都要 太白山下的女人们 穿越女尊:女侠姐姐说爱我 快穿:恋爱脑别挡路 战神的异世医妃 四合院:我是刘光奇 娱乐:分手是你,全网找我你急啥 四合院开局替代傻柱 绝世帝女一睁眼,三界神魔皆跪服 至尊隐龙 猎艳江湖 心灵学者 嫁给病娇权臣后,娇娇每天哭唧唧 港片:洪兴大佬的正能量系统 迷雾世界:海岛求生 重生星际喵喵喵 无限:圣父救人打爆副本很合理吧 重生踹翻渣男,七零军嫂一胎三宝 穿越逍遥嫡女 
经典收藏灰烬领主 我的资质能无限提升 大主宰:从武动乾坤崛起 游戏万界之群员全是我自己 万界征服系统:我是大魔王 天域丹尊 巫师:从骑士呼吸法开始肝经验 开创观想法的我,凭武道横推诸天 玄幻洪荒之至尊通天 造人就能变强,打造最强不朽神族 踏天境 魔城之脑 无上神途 全民求生之超凡领主 艾泽拉斯战纪 一人一剑一坟冢!一诗一酒一人间 忍界解说员 诡秘:因果序列 国王 一代天神,系统签到无敌,我怕谁 
最近更新救命!我只想混日子,结果混成大 无敌杀伐 孙悟空再进化 我的美女系统不干人事 开局:被诡异女子强行抱走 阵元大仙 谎言与幻梦的二周目初见杀 民间恐怖鬼故事合集 修仙界逆袭 嬴政:这个大秦不正经 宗门苟到最强 洪荒百年,我拳打太一,脚踢帝俊 咸鱼的异界系统之旅 剑起星辰 民间灵异离奇恐怖鬼故事合集 沉睡十万年,我获得八荒吞天鼎 葬天鼎 灵霄重世之仙缘恋曲 夺命西行:宝图的诅咒轮回 混沌经 
明空心语 明空如月 - 明空心语txt下载 - 明空心语最新章节 - 明空心语全文阅读 - 好看的玄幻魔法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