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俗人

木子蓝色

首页 >> 贞观俗人 >> 贞观俗人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大唐之最强酒楼 大明日不落 重生朱允熥,打造大明巅峰 我的谍战岁月 满唐华彩 烽烟尽处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生存:我乃梁山一匪兵 第一权臣 特工:开局郑耀先和我接头 
贞观俗人 木子蓝色 - 贞观俗人全文阅读 - 贞观俗人txt下载 - 贞观俗人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207章 知贡举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程咬金今天觉得很长脸,三个庶子送来崇贤馆,是走了秦琅的后门,原想着能送一个进来就不错,也混个太子陪读的名头给他们镀下金,将来庶子也能谋个出身。

谁料到,老六程俊不声不响的,居然还考了个二甲,金榜第八呢。

比起尉迟恭、侯君集、张亮这些家伙的崽强的可不是一星半点,他们家的崽连榜都没上,个个叫那啥名落孙山。

老程把程俊叫来,还故意要他把卷子拿出来给他看,在旁边那些家伙面前抖的哗啦啦响。

“你看的懂吗?”侯君集被他这炫耀弄的很火大。

“老程我可是三岁习孝经,七岁习论语的,当年若不是隋无道,我都可以参加童子科。我儿这是继承了我的好种,哈哈哈!”程咬金得意万分。

那边魏征也因儿子金榜题名而高兴。

“陛下,秦学士的这次考试之法,臣以为不比朝廷科举考试差,倒是可以借鉴一二。”

李世民跟给三十六名金榜有名的学生发完奖回来,每人赏赐也不多,就是一套文房四宝,再加上二十贴的益州黄麻纸,然后赐绢十匹。

这些学生们个个家世好,谁也不缺这点东西,但这是皇帝所赐,是他们的奖品。

仅仅是那张有秦琅、李纲、孔颖达、褚遂良、李世民还有诸位宰相们亲自署名的奖状,就值得他们自豪许久了,能够裱起来供在家中炫耀的。

“臣以为可照此改革童子科!”

自汉代起,历朝就有专门针对那些童子的选拔考试,年幼才俊者拜为童子郎,当时的汉代太学中就有不少风云一时的神童、奇童、圣童。

隋朝时,正式设立了科举考试制度,其中有明经、进士等科,亦有秀才、童子科,规定学校出身的叫生徒,州县考送的叫乡贡,皇帝亲自诏的叫制举,童子科便是非常设科之一,规定只准十岁以下的孩童参与,要救经通一经,并孝经、论语卷诵十,还要自能书写者。通过童子科,通者予官予出身。

大唐立国之后,虽也重开科举,但也只是开常科,明经明法明算等科,加上进士科,秀才、俊士、童子等科都还没开过。

这种十岁以下的童子科,通过了就能得到出身,也就是做官资格,这也是相当了得的,对于朝廷选才这块来说,也是有些作用的,选中优秀童子然后加以培养,将来授官,相当于定向培养了,另一方面,也是对那些贵族官员士族子弟的一个得出身的途径。

只是朝廷草创,连几项常科都也还没怎么正式起来,科举年年举行,但每年都影响很小。

魏征此时提名要按崇贤馆的这次考试模式,来重开童子科,倒让李世民不免动了心思。

此时的朝廷取士,科举考试只能说只是一个小小的补充,年年考,但取士数量少,而且省试后还要通过吏部的考试之后才能授官,考生其实也多是贵族士族子弟,考试更多的还是个形式,比如明经科几乎就都是由士族子弟垄断,其它什么寒门子弟、军功贵族子弟等根本就没他们的家学、资源等优势,争不过。

而明法明算明字等科,其实就是选专科吏员的,一般人也不屑于考。

仅剩下个进士科,一年也取不了几个。

再加上考生以生徒推选外,主要还是由地方官荐举乡贡,再加上考试时的不糊名考试等,导致的就是考试和取士过程比较随意,甚至出现考官重士子出身、名气,而轻其考试成绩的现象,甚至有考完之后,有贵族子弟强要状元、强改状元的情况。

总的来说,还是此时的科举考试不受重视。

李世民之前也不重视,因为他觉得这科举考试,完全没有按设立之初衷走向,现在沦为了以五姓七家为首的士族的抢夺出身的途径,甚至有废除之意。

可现在魏征这么一提醒,李世民却觉得,对啊,秦琅的这个考试就不错啊,那个乞丐出身的李存孝都能考中榜眼,程家庶子程俊也能超过许多宰相嫡子入二甲,这些都说明,这个考试相对公平公正。

那如果自己放大考试范围,岂不就是能够打破近几年科举沦为大士族子弟抢出身的困境?

“三郎,你觉得玄成提议如何?”

秦琅搞这期中考试是因为他是崇贤馆馆主,考考考,这是老师的法宝嘛。但现在皇帝却转到国家科举取士这上来,就不得不慎重了。

“陛下,臣以为十岁以下的童子,只通一二经就能获得官职或做官资格,不免有些草率,恐成侥幸之路,反倒容易扼杀这些人真正成才之路,但是,选拔一些优秀的童子出来,重点培养也还是可以的。”

“崇贤馆愿意增设班级,以收选出之童子。”

“恐成侥幸之路,怀良这话说的有道理,朕以为不错。选拔优秀童子入崇贤馆为童生,重点培养。”

李世民便对秦琅道,“朕明年便重开童子科,令各地荐举十岁以下童生参与考试,优秀者送入长安来考试,便委怀良你为知贡举。”

李世民干脆就让秦琅来做明年科举考试的主考官,不但主持童子科的考试,顺便把其它几科也主持了。

“你拿一个章程出来,若是对其它科目有什么好的改进建议,也可一并提出,交予朕和宰相参政们商议。”

“陛下,臣知贡举只怕不合适吧?”

秦琅想着好歹也是科举考试总考官啊,怎么也得李纲或是孔颖达这样的大儒,或是房玄龄杜如晦这样的宰相来当啊,谁知此时的科举,地位一般,不说不能跟明清时会试相比,就是连中晚唐时也不能比。

“就你了,好好琢磨琢磨。”李世民觉得秦琅或许能给他个惊喜,也许这家伙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来,以改革挽救下他觉得已经没用的科举考试。

“陛下,那臣现在倒想到一条建议,就是明年春,于全国各县举行县童子试,童试分两场,第一场为预试,只要能够身家清白,年龄十岁以下,能能诵孝经、论语文章十篇,皆可通过县童子试预科,通过者参加第二场考试,要求能通九经中一大经,并能通过贴经、墨义考试。

通过后,选入长安参加省试,可最终择其最优秀者二三百人,全入崇贤馆,或半入崇贤馆,半入国子监!”

李世民一下子听出秦琅这条建议的关键之处,就是县童子试,且不需要地方州县官员荐举。

只要身家清白,就可直接获得县试资格,这意味着可打破隋朝以来科举考试中极重要的一环,考生不再被权贵士族垄断,以往的荐举,其实多数荐举上来的都是贵族士族豪强子弟,真正的寒门地主子弟少之又少。

官员拥有荐举权利,这跟魏晋时的九品中正制度没什么区别,自然是优先荐举士族子弟。

可现在秦琅说身家清白,十岁以下,就可直接参加考试,官员没权干涉了。

一直让科举考试影响力不大的痛脚找到了。

而这个县童子试也很好,直接在各县举行,通过就直接到长安来省试,能保证受地方、官员影响最小。

他甚至想到了明经、进士等科,是否也采用这种方法了。

此时的明经、进士等常科,根本没有地方的考试,都只是由官员们荐举乡贡,或是推选州县学生来京省试,都是直接由官员们决定参考的考生人选。

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就算皇帝改革省试的考试内容、录取方式,但他选来选去,也都还是在那些地方官们举荐的人里选,并没有其它的人选。

“明经、进士等科,可否也在地方这样举行县试?”李世民问。

他向来对士族很警惕忌惮,但又不得不用,只是现行的科举考试制度,让李世民觉得他并没有选士的余地。

“陛下,明经、进士等常科,对象范围广,臣以为可以春季县试,夏季州试,冬季在长安省试,考试范围如童生一样,只要身家清白,皆可参加。县一级,考试内容稍简单些,做淘汰初选之用,然后州试,稍为严格一点,以控制选出到长安的士子们皆为优秀者。”

李世民有些担忧的道,“可如此一来,县试、州试由何人主持?”

他是不想让州县官员来获得这个主考选拔权的。

“可由礼部派出考官往各地主持州县二级考试,并负责督察州方的官学、私学等办学情况。”

这个主考权力不下放给州县地方官,就是要避免受到地方士族豪强的影响。同时,也等于是把科举考生的生员资格权,收回到了朝廷手中。

“天下三百余州·······”李世民皱眉,这又是个难题。

魏征插嘴,“前朝之时,杨广实行郡县制,天下一百九十余郡,一千余县,杨广曾设司隶台,置刺史十四人,巡察全国郡县。如今朝廷可按天下山川形便,划出十余个道,派出主考官主考一道即可。比如关中、陇右、河南、山东等······”

这倒是让李世民眼前一亮,关陇河南等是特有的地理名词,将其用来划分道路,然后派礼部官员分道主考,就不用再担忧天下三百多州不好主考的问题了。

“那常科各科,可把初试改到州中,然后复试改为道试,集于一州······”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也加入了讨论之列。

魏征提议设道,但不是传统的区分,只是类似于汉朝、隋朝时的刺史州,汉隋是派刺史监察郡县,而现在设道,则是用来分道主考科举。房玄龄的父亲在隋朝时就做过监察刺史,于是他提议也可恢复巡察制度,派出御史分道巡察······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丹武双绝 庶子夺唐 她是剑修 师妹今天也在努力练剑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重生宝可梦,从独角虫开始 权力医途 寻忆:武灵天下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重生后,我成了奸臣黑月光 繁花织梦重生女总裁的逆袭时代 豪门商途璀璨家族的风云岁月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快穿之病娇男二黑化了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先和离后逃荒,我的空间能升舱 绝世战神赘婿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悟性逆天,我在大秦布道长生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公主们别追了,我娶了还不行吗? 南宋第一卧底 带着军需仓库穿越古代种田 大明:开局自曝身份,狱友是朱棣 阿根廷帝国崛起 爸,这好像是北宋 特工:开局郑耀先和我接头 武炼巅峰 从超级特工到千古一帝 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 穿进种田文里,我不想靠才华科举 割据自立后,我强娶了敌国太后 荣耀大秦 大唐之最强酒楼 我的食客来自历史 大明之南洋再起 我以我血挽山河 
最近更新带着漫威回北宋 历史中的酒馆 大宋伏魔司 真理铁拳 大明王朝1424:夺舍明仁宗 郑锦:我在南明的奋斗生涯 朕乃天命大反派,开局怒斩重生女帝 大明:一次呼吸一两银,殖民全球! 称霸世界:从建立国防军开始 寒门状元路 英烈传奇 历史风口,我率领军队统一全球 万浪孤舟,沧海一粟 驸马不要脸,骚衣夜勾栏 大明辽国公 万界大暴君:开局召唤厂公雨化田 说好的神医,怎么又成诗仙了? 穿越大唐:农家子弟挣钱忙 我和兄弟一起穿越红楼 两界:玻璃杯换美女,买一送一 
贞观俗人 木子蓝色 - 贞观俗人txt下载 - 贞观俗人最新章节 - 贞观俗人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