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个时空的雾零港,悬浮通道依然如银练般连接着天地,只是这个故事里的江离与明辰,却走上了不同的轨迹。
那年的星象台比往常更早迎来了春雨。江离抱着设计图匆匆赶来时,明辰正准备前往夜梦城进行为期三年的星轨研修。图纸散落的瞬间,他俯身帮她拾取,却在触到那张转折点结构图时微微蹙眉:“这个承重设计违背了星象力学的基本原理。”
江离的笑容僵在脸上。她熬夜三天完成的构思,竟被这个守岁人轻易否定。而明辰看着女子瞬间黯淡的眼神,才意识到自己的直言快语可能伤了她,却不知该如何挽回。
此后数月,江离刻意避开星象台,转而向工程院的同僚请教。她在通道施工中发明了“琉璃钢冷淬法”,却不知道这个方法正好弥补了明辰星轨理论中的缺陷。而明辰在夜梦城观测到异常星象,连夜写出《悬浮通道星力校准指南》时,也不知道这份资料被压在守岁人长老的书案上,直到三年后才被发现。
最令人唏嘘的是那个台风夜。江离在工地上检查防护措施,明辰恰巧从夜梦城返回送交星象预警。他们在悬空寺的廊下避雨,仅有一墙之隔。她听见他在电话里谈论星轨偏差,以为他在质疑自己的工程;他听见她在叮嘱工注意安全,以为她早已心有所属。雨停后,他们一个向东,一个向西,各自在日记里写下:“今天遇见那个人,似乎对我颇有成见。”
通道竣工前夕,江离在调试导航系统时发现一个奇怪的信号干扰。她不知道那是明辰特意从夜梦城发射的星辉校准波——他推算出通车当日会有星蚀,想帮她提前做好准备。而她设计的抗干扰装置,却阴差阳错地屏蔽了这个善意的信号。
通车典礼上,明辰站在观礼人群的最后方。他看见江离在万众瞩目中剪彩,听见全城为她欢呼。当首班悬浮舱升空时,他默默转身离去,袖中的星盘显示着不为人知的卦象:“双星同辉,其轨各异。”
多年以后,江离在整理旧物时发现了当年那张被否定设计图。已经成为工程院院士的她,突然看懂图纸边缘那些细小的星象标注——原来明辰当年的建议是正确的,只是表达方式太过学术。而同一时刻,在夜梦城担任星象司主的明辰,终于看到那份尘封已久的《悬浮通道星力校准指南》,在附录里发现了江离早年发表的冷淬法论文。
他们不约而同地给对方写了信。江离的信随着货舱升往夜梦城,明辰的信顺着磁浮沉道降往昼眠城。两封信在悬浮通道的中段擦肩而过,就像他们的人生。
最后的相遇发生在双城联合学术会上。江离作为特邀工程师展示新型悬浮材料,明辰作为星象专家讲解时空航道。他们在茶歇时终于面对面交谈,说的却是:“久仰大名”“拜读过您的论文”。
茶凉了,会议继续。他们回到各自的领域,一个研究如何让通道更快,一个探索如何让星轨更准。偶尔在跨城航班上相遇,他们会礼貌地点头,然后各自看向窗外的云海与星空。
直到某天,明辰在古籍中发现一首守岁人的预言诗:“星桥本可渡双星,奈何天工畏真情。”他忽然想起多年前星象台那个春雨绵绵的早晨,如果当时他换一种方式表达,如果她多问一句为什么...
但命运没有如果。在这个时空里,悬浮通道永远车水马龙,星象台永远灯火通明,只是再没有那个会在他星盘上画机械图的姑娘,也没有那个会在她图纸上标星轨的男子。
他们的故事成了双城众多传说中最平凡的一个,两颗曾经无限接近的星辰,终究沿着各自的轨道,运行成了永不相交的平行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