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学医的好苗子
“不错,这次找党参。”站长半眯着眼睛,开口说道。
姜梨略微思索,回答道:“第三排。”
后面那个数字她却迟迟没有开口,因为像党参那样的切片,当时在桌子上摆着的最起码有四个很像。
扑通扑通扑通,郭星星感觉自己心跳如雷。就好像那个不确定答案煎熬的人是自己。
“第三排第6个。”
她终于给出了自己的答案,站长再次掀开了盖子。
一小片党参出现在了大家视野里,右下角的名字做不了假。
她又成功了,这次黑粉的声音都小了不少,不过还是有不少人抵抗着。
【有没有人说过姜梨真的很装唉!明明知道答案还在那里吊着别人,这是在做节目效果吗?最讨厌这种装逼的人了。】
【要我说这两次都是运气好,下次就没这么好的运气了。】
行百里者半九十,姜梨虽然猜对了两个,但是唱衰的声音还是不少。
【你们够了!就算姜梨后面真的错了,她也比郭星星强了。承认别人优秀真的有那么难吗?黑粉们。】
【老铁别太荒谬。姜梨这算优秀吗?这两个药材的位置我也记住了,有本事上难度?拿不一样的题来考人,你们还好意思放在一起比较,怎么不说站长给姜梨放水呢?】
弹幕几乎要打起来了,这边气氛还算宁和。
“你很有天分,还有最后一个,希望你能回答上来,接下来是……石斛。”站长笑眯眯的看着姜梨,说话的时候故意停顿一下。
这次不是黑粉口中常见的名字了,姜梨略微思索给了答案:“六排第四个。”
答案揭晓,又一次对了。
这下连站长都流露出了一丝欣赏,嘴脸噙着笑。
“最后一个了。知母。”
【天哪,谁知道我当时第一反应,居然是知母莫若女!我是不是没救了?】
【楼上你不是唯一。我刚也是这个反应,等我反应过来这是药材的名字的时候,完全回忆不起来当时他有说过这个名字。】
这次姜梨等了很久,就在站长,都以为姜梨已经放弃的时候。
总算是开了口:“第七排倒数第二个。”
答案揭晓,弹幕沸腾。
【她她她她她竟然真的对了!】
【抱着手机哭的不能自已,我也不知道我为什么要哭,就是感觉很感动。】
【我是学中医的,当时我记这些药材也花了一个学期的时间,姜梨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将药材的位置记住,真的很亮眼。】
这一次没人再说姜梨是狗屎运了,毕竟一次两次你可以说是巧合,四次全对,那就只能是姜梨自己的实力了,这一点黑无可黑。
“小姑娘,我看你挺适合研究这个的,我是南西大学的中医系的教授,你有没有兴趣来系统学习一下。”
原本他是冲着宣扬中医来的,在来之前还有一些不情愿,觉得中医不该被娱乐化。
没想到被他发现了这么一株好苗子。
现在他看姜梨越看越顺眼,反倒是让姜梨有些尴尬。
“那个谢谢,有机会的话我会学习的。发扬中医,人人有责。”
话音刚落,弹幕整齐划一的划过【发扬中医,人人有责。】
站长还是有些不死心,继续问道:“你是叫姜梨对吧?你之前真的没有了解过这些药材的名字吗?”
“基本没有,不过一些常见的药材和名字我还是对得上的,比如第2排第6个的那个叫百合,可以宁心安神,润燥止咳。”
“不错不错。那我能问一下你这64味药材是怎么记下来的吗?毕竟如果提前没有更多的了解,想在很短的时间内将他们全都记下来,还是有很大的挑战的。”
此时郭星星也从桌子底下爬了起来,同样带着满心的好奇。
哪怕被淘汰已经没有那么重要了,他必须让自己死个明白。
“是这样的。我以我认识的中药为坐标,将整个区域进行了划分,比如百合的左边是茯苓,下面是甘草。有了参考系之后,再记忆就没有那么难了。”
“所以你第二遍的时候已经在验证自己的记忆了?”
姜梨点头,继续解释道:“因为我也不确定这样的方法能不能行,只能试一试了,第2遍我又纠正了几个记忆的错误,到了第3遍才算是记得差不多了。”
“那你是怎么区分那几个看着很像的药材的?”郭星星忍不住问道。
当时那些可把他折磨的够呛,以至于后面的好几个都没有记到心里去。
“记名字,随缘莫强求。”
与其抓着一个点不放,不如把其他的记得更牢。在这件事情上,姜梨没有过多的纠结,一切是那样的水到渠成。
“不骄不躁是个好苗子。你真的不跟我去学习中医吗?”
【哈哈哈。笑不活姜梨一个被演戏耽误的中医。】
【看得出来教授真的很喜欢我们家阿梨了,不过我们还是希望阿梨不要被拐跑,学医很苦的,尤其是学中医。】
【这真的不是剧本吗?这个自称教授的,难道不是请来衬托姜梨的?节目组别太踩一捧一,踩着星星让姜梨上位太恶心了】
【楼上你别说你是小星星,我们小星星里面没有你这么眼瞎的。节目组为什么要替姜梨撒这么大个谎?再说自家儿子什么样子,我们都心里清楚,他记不下来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你这是在给小星星引战。】
郭星星粉丝战斗力不错,很快把试图引战的人举报到了封号。
虽然他们也觉得姜梨比郭星星强很多心里不舒服,但是明眼人都看得出来,郭行星对于姜梨很崇拜,他们家正主都崇拜的人,哪由得了粉丝在这里胡搅蛮缠?反倒是到处招黑。
“我志不在此,感谢您对我的看重。”
“好吧。既然如此我也不强求了,不过有朝一日闲了还是能去找我这把老骨头的。中医可以强身健体,于中医而言堵不如疏,以后你会明白中医的好处的。”
姜梨点头表示认可,向对方承诺自己有时间一定会去登门拜访,他才重新露出笑容。
因为姜梨的种种,有关于中医的词条,悄然攀上了热搜。很多人这才注意到,中医后继乏力,除非一些出自中医世家的,普通人很少会去学习和从事这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