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早干什么去了,现在才想着说绵绵是他们秦家的人了?”
青桐和魏云枭到家的时候,魏云苒还在沙发上抹眼泪,陈大姐站在旁边,劝也不是不劝也不是,见着青桐和魏云枭到家,她就像是见到了救星。
其实要按陈大姐想的,既然他们秦家不要脸,那魏云苒就去秦家一家几口的单位闹呗,反正要闹得他们秦家连门都不敢出才算解气。
当初是谁见着魏家出事,迫不及待撇清关系的?
当初是谁一定要留下女儿,又嫌弃女儿有个成分不好的妈,而把一个六七岁的孩子不当人的?
现在魏家人不仅都全须全尾回来了,老爷子更是直接恢复了身份,他秦家反而借着孩子的关系,想要再和魏家有来往,想什么美事呢?
陈大姐摇头,也就是魏云苒,性子有些软,顾忌着那边始终是孩子的父族,却没想过,那种有点风吹草动就跑得比兔子还快的人家,不赶紧撇清关系,还留着干什么?
不过这也是他们魏家的事,她一个照顾首长的保姆,能说什么呢?
青桐和魏云枭也是这时候才知道,他们不过是带着小老三去了趟医院,秦家人就找上门来了。
魏云枭叹了口气,将孩子递给青桐,青桐则带着双胞胎和小老三一起上楼,留下他们姐弟说话。
后来魏云枭告诉青桐,她姐之所以对秦家一直有所忍让,是因为绵绵那孩子,
“我姐说,绵绵告诉她,她不在的这几年,虽然她爸和后妈对她不好,但她奶奶却对她还不错。”
那孩子觉得,她能活下来,还能有书念,都是她奶的原因。
青桐惊讶:
“姐不是说,绵绵的学费,都是她留下的钱,然后请她朋友帮着交的?”
魏云枭摇头,
“绵绵一直以为,给她交学费的,是她奶奶。”
毕竟,她姐当初留下钱,也不敢大张旗鼓地告诉别人。
青桐还是想不通,绵绵难道不明白,她奶奶要是真心疼她,她能在秦家顿顿吃不饱,饿得又黑又瘦?
魏云枭眼神复杂,那孩子,只怕是被秦家养废了,
“我姐,她说,她已经跟绵绵谈过很多次,但是那孩子,对她当时丢下她,还是有怨气的。”
青桐眨眨眼,她一直只知道,绵绵不爱说话,但她特别会照顾孩子,有什么好吃的,都是自己还没吃呢,就先给了三个弟弟。
现在听魏云枭这样一说,她想她明白了,一定是绵绵在秦家的时候,就一直被要求照顾小的,所以到了魏家,她也习惯性的,先顾着三个小的了。
再想想他们请邱明军打听来的秦家事,她的这个猜想,就是不完全中,恐怕也是八九不离十。
秦家人在魏云苒下乡后的第四个月,就给魏云苒的前夫介绍了现在的妻子,那个女人,家里有个伯父,是在委员会工作。
所以尽管她也是因为前夫被下放而选择离婚,却依然是个很好的结婚对象,一来是因为她在委员会的伯父,二也是她一家子都是普通工人,所谓的家庭成分好。
但这有后娘就有后爹,却不是说说来的。
她嫁到秦家后,第二年就给秦家添了个大胖小子,这让早看魏云苒不顺眼的秦家老太太高兴极了。
魏云苒生了秦绵绵之后,就一直没再开怀,秦家老太太盼自己快三十岁的儿子有后,盼得眼睛都绿了。
这下多好,不中用的前儿媳因为家庭的关系下了乡,新儿媳进门不过一年,就给老秦家留了后,那前儿媳留下的赔钱货女儿还重要吗?
当然不重要了!
于是当新儿媳磋磨不过八岁的孙女,她看见也就装做没看见了,反正一顿两顿的不吃,也饿不死人不是。
在秦家老太太看来,她也有趁着新儿媳不在家,悄悄给孙女塞口吃的。
就凭这,她孙女就该对她感恩戴德,然后,她就会在每次给了孙女吃的的时候说上一句,要不是她,她一个连亲妈都不要的女娃,早就该被饿死了。
听得多了,年纪本就还小的绵绵,能不认为是亲妈不要她,而奶奶才是让她活下来的人么?
青桐皱眉:
“那现在怎么说的?”
户口不迁了,名字也不改了?
魏云枭一时也不知道怎么办,问魏云苒吧,她就一直哭,一直给同样自己也不愿意改名的孩子找借口,说什么孩子还小,秦绵绵都十三岁了,这是还小吗?
他捏了捏眉心,要是按照他的想法,秦绵绵不是还只记得秦家的好么,那就把她送回秦家去,以后,他们魏家,就当没这个孩子算了!
青桐拍了一下他,
“姐是觉得,因为她的原因,孩子才会被人教的善恶不分,她心里难受,你就别胡说让她不痛快了。”
作为一个妈妈,在出现变故之时,不得不丢下还没成年的孩子,她已经够痛苦了,现在孩子的成长明显歪了,她心里的苦痛,没有人比青桐这样同样当妈的理解。
魏云枭理解魏云苒对孩子的那份情感,但他就是不理解她的做法,既然自己想要重新教养孩子,那就想办法,彻底隔绝她和秦家的关系,一直犹犹豫豫,怕这怕那,等孩子再大点,这事不是更难办?
他越想心里越气愤,于是,这天下午,他就趁着青桐带着孩子们午睡,一个人悄悄地从二楼的窗户跳了下去。
……
第二天是周末,早在几天前,魏云枭的几个小伙伴就和他约好了,今天要聚一聚。
作为家属,青桐也随同一起。
“小魏子,快来,就等你们两口子了。”
上次送咖啡给青桐的那位,叫陈达南,见魏云枭带着青桐进门,就咋呼着招呼他们。
他身边还坐着一个二十岁左右的女子,青桐原本以为是他的对象,介绍过后才知道,是陈达南的妹妹陈玉珍。
“魏大哥,好久不见。”
她是直接忽视了魏云枭身边的青桐,只朝着魏云枭伸出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