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231状告薛国观
薛国观如今又是激动,又是荣宠,今天的遭遇,可以让他以后有了炫耀的资本!
跟别人说一句,本官曾经跟陛下一辆马车,不知道多少人会羡慕的眼珠子都蓝了!
“薛爱卿,你跟朕说一说,如今这里的情况怎么样?”
薛国观倒下了苦功,从宏观到微观,每项数据都答得详细。
正当君臣和睦议事的时候,却听见巡抚衙门外面一片鼓噪的声音,
吴云清心里暗自惊疑,不一会,一个侍卫回来禀报。
“陛下,俯衙外有汴城俯及附近的生员击鼓要上万民书,与衙门的差役起了争执!”
“万民书?”吴云清有点纳闷,看来这何南一省也是平和之下暗波汹涌。
“叫他们几个带头的生员上来,其他人不可鼓噪。
朕倒要看看,他们上甚麽万民书?
嗯,薛爱卿,你自己处置就可以,朕跟周爱卿就在一边倾听就可。”
薛国观还能够怎么说,只能答应了。
侍卫应了一声便去拉人进来,只见几个穿着文人衣服的举人随着侍卫从偏门进来。
为的那个举人还算清秀,可能是少年得志,让人觉得有些轻佻。
他们虽然裑负才名,但这次却是击鼓面见钦差大人,心里不由忐忑。
“汴城举子刘继涛……见过钦差大人。”
几个人都神情紧张,行礼也是参差不齐。
周益玮皱着眉头,心里很不高兴,这些混蛋啊,总是给没事找事。
皇帝可是在一边看着呢,这事要是处理不好,那可就糟糕了。
“你们要上万民书所谓何事?
读书之人应该明理,不在书院读书却聚众在俯衙闹事,你们还是读书人吗?”
心里有气,所以周益玮刚刚开口,就责备一通。
这为的举人便是刘继涛,他才华横溢,少年时代便崭露头角,
十六岁便中了举人,为人又急公好义,因此给众学子推为带头人。
他没有想到,话还没有说就给扣了一个大帽子,心里顿时一黯。
但想到这是外面大家的心血努力,不由鼓起勇气咬牙道,“大人,这是汴城俯及附近州县三千多名生员的联名信,要求罢免巡抚薛国观!”
此语一出,石破天惊。
在座的人都没有想到这帮生员这麽大胆,当着巡抚老爷的面,要求罢免一省的最高长官巡抚大人。
这刘继涛的胆量之大,让吴云清不禁对他们这些学子有了兴趣。
旁边下站着的薛国观可就面上挂不住了,他两手紧抓着拳头,一脸的阴沉。
要不是陛下在场,他便立马就要让这些王八蛋好看,真当他不敢杀人啊。
陈良把万民书拿了上来,周益玮摊开一看,都是记录薛国观在何南的所作所为,
特别是上任初强行筑堤的铁血行为,让不少无辜百姓死于非命。
后来的丈量土地更是对士绅打击过重,并且对富户富贾强行征税,万民书里面都有详细的记载和举例。
周益玮只是看了看,然后就传给了吴云清。
吴云清有些兴趣,略略一看便明白了,要是在其他皇帝那里,这万民书里的罪名已经足够把薛国观满门抄斩了。
但吴云清却不是其他人啊,他就喜欢薛国观的这种手段。
也难怪有御使不断弹劾那些要改革的大佬,因为触动了他们的利益啊。
利益之争才是根本,什么为国为民,那个是凤毛麟角的极少数人。
而眼前这些人,呵呵,当然不是那极少数人。
看他们穿着,一个个绫罗绸缎,就知道都不是贫苦人家。
也是,只要考中了举人,那就是特权阶级了,当然不会穿的苦哈哈的……
而改革,改的就是他们的利益,他们自然不会乐意了。
周益玮跟皇帝这么长时间了,也知道皇帝在想什么,就说道,“刘继涛,你们勾结不法,喧闹公堂,是何居心?”
刘继涛躬身行礼,然后大声说道,“大人明见啊,我等汴城俯众学生为何南百姓上言,
我等要求罢免薛国观这个酷吏,此心可俵天地!
学生与他无怨无仇,只因黄巡抚到任来,成千上万的百姓死于黄河堤上,几百名无辜之人死在巡抚衙门的牢笼之中。
何南殷实之家遭破产者不可计数。
黄巡抚如此行为,与强盗何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