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了,这部剧也要有一些诙谐或者灰色地带的人物来作为调剂,要不然整个拍出来的味道也不会很好。
梁少秋年少时的死对头,叶桓丘将其更名为王吉!
在原版里叫夫商吉,这个角色其实是有瑕疵的,不过叶桓丘并不打算修改。
毕竟你得承认这样的人,确实是现实中存在的。
年少时他嫉妒梁少秋娶到了吴心纯,所以经常与梁少秋不对付,二人甚至动过手。
属于冤家中的冤家,只是没想到这冤家能够持续的做下去,做成了亲家。
王吉的二女儿王舒,就和梁少秋的二儿子梁成明早恋,并且在梁成明读书的路子基本是断了的时候去当兵期间,趁着有外出假期探亲的时候,跟王舒有了爱情的结晶,这才走到了不得不结婚的地步。
说回王吉这个人,他脾气暴躁,为人还有些市侩与无赖。
同样的他最大的污点就是家暴外加上在妻子怀孕期间,外出跟别的女人勾勾搭搭的。
在那个时期与年代,基本上都是这么走过来的。
不过他为数不多的优点就是还算有义气,以及不会很双标。譬如当他得知妻子经常去出入一些跳舞的场所,瞒着家里人跳得很晚,王吉也没有多说什么。
他那会儿年纪大了,也不爱瞎折腾,这时候妻子去这些地方,他并没有暴跳如雷,甚至是当做无事发生。
就是这样一个角色,他注定不会被一些道德洁癖的人所喜,但是把他放在剧情中其实也算是一面镜子了。
他就属于灰色地带的角色。
然后是诙谐的人物,就刚才提到的梁成明与王舒,这两位就属于魔丸级别的人物。
而他们制造出来的笑料,就是中和整部剧一些比较悲剧的颜色。
这些演员叶桓丘都是要一个个试镜通过才行的,不适合的一个都不会要。
叶桓丘这边还得给梁心明的角色,找好高中、小学和幼儿时期的孩子的一些演员,这些都是为往后的镜头做铺垫的。
让演员们也尽早的与这些小演员们把关系处好,那样的话会在演戏的过程中自然而然的发挥出应有的演技。
《苦尽甘来遇见你》的海选的消息发布出去,一如既往的收到了如雪花般的简历投递。
只不过在得知男女主角都已经被选定之后,配角方面的筛选上,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打退堂鼓。
因为很多角色明显他们是不符合的,所以没必要再多浪费时间。
这一次叶桓丘没有等太长的时间,而是第一批筛选之后的人选立刻安排试镜,叶桓丘力求以最短的时间把活干好了。
这一次他的时间预算大概只有一周多一点,顶多十天的时间。
每天从七八点钟开始试镜,到晚上的十点多钟才结束,刨除中午与晚上的用餐时间,也是超过十二个小时的。
……………………………………………………………………
当试镜的消息如雪花纷飞时,各个小组圈子里,才有了信息方面的交流。
人数最多的田熙葳小组里头,田熙葳和杨朝月都没冒头,前者是因为跑行程,每天都很累,实在是没必要多言。
杨朝月则是这些天在渔村,她得让自己适应在渔村生活的日子,基本不冒泡。
剩余的四个人鞠靖怡还能说点话,只不过她现在已经进组某部古偶剧,对此也没啥话想说的。
其她三位聊了一会儿感觉没什么机会,其他的角色好像不太适合自己。
海选的资料递过去,石沉大海了以后就直接放弃吧。
陈都玲那边也差不多,她是感觉到这部剧应该不简单,试镜那么早就安排了,听说还是叶桓丘亲力亲为,那说明这部剧是他亲自担任导演。
不是什么古装大片,也不像是主旋律的正剧,而叶桓丘主动下场掌镜。
这部剧注定了和他们无缘。
反正其他人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绝大部分人投递了简历都是石沉大海。
一小撮人,倒是进入了试镜的环节,至于能不能通过,心里都没有底。
圈子热热闹闹的,只是这一回的试镜时间,没有大家想象中的漫长,到了第八天左右,就全部选定完毕。
比起以往最起码快了一周左右。
这让一些心怀侥幸,打算到后边再投简历的人傻眼。
没能赶上这一趟快车,实在是有点难受。
当然,在选角全部都敲定后,后续的一则消息更让人难以接受。
《苦尽甘来遇见你》的剧版号通过后,展示的新剧的一些消息中,当看到杨朝月明晃晃的出现在女主角的那一栏中,就像是一颗火星子落到烟花仓库里,彻底的炸穿了半个娱乐圈。
舆论上许多的观众是百思不得其解。
以往杨朝月演配角之类的,大家也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演得不算很好,但也没有多拉胯,属于中规中矩类型的。
但这次不一样啊,叶桓丘亲自挂帅导演和编剧,女主角是杨朝月,这……这对吗?
他们多希望这是愚人节的一个小玩笑。
批评的声音会有,但并不是集中在叶桓丘身上,而是批评杨朝月的。
对方历年来,除了叶桓丘的作品之外,她的表现用游戏评分的话,那叫多半差评。
不怪人家戴有色眼镜,确实是你本人不怎么争气,大多数人对她的印象可能还停留在两三年前的时候。
不太可能会相信,她的演技能有什么进步。
而这样的舆论,一如当年她刚出道那会儿,大家对于女团选秀这个职业的预测,觉得应该是要完蛋了的时候。
也有不少人认为,这可能是叶桓丘成名至今以来,最有可能翻车的一次!
这和当年景恬的情况是不一样的,可以说景恬经常拍烂电影、是票房毒药等等,但是景恬的演技真不差。
最起码在同行衬托下,她已经是算很好的一批花瓶。
反观杨朝月,就别提花不花瓶的事,你演技这方面是真的很难说服普罗大众。
对于这股舆论的高压,叶桓丘征询杨朝月的意见,她如果觉得舆论影响到自己,他会出手降一降舆论热度,如果没影响还能化压力为动力,那就放任不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