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御书房的秘密
周渔退出去后。
明英宗仍垂眸撑着额头,对殿内所有人道,“你们都退下,朕要一个人呆一会。”
于是御书房内所有人都跪拜磕头,纷纷离去,眼见御书房门口还有几个不识趣的小太监守在那。
龙座旁的大太监颇为嫌弃地朝他们瞧去一眼,再次重重挥手,门外的四名小太监才听令散去。
等到所有人都退出殿外老远。
偌大的御书房内,便只剩下明英宗和老太监两人。
明英宗对老太监点了点头。
老太监立即朝他深深作揖,转身朝角落的帘后走去。过了没多久,一名中年男人跟在老太监身后来到前殿。
明英宗一见他来了,顿时放下扶着额头的手,哪里都不疼了,“江司业,刚才你可听到了?”
中年男人也不答他,只是定定地看着他。
明英宗也不在意,继续说,“你曾说周渔会在殿试中再中一元,这的确是中了。但你又说他还会拒婚,怎么样,他刚才不是答应了吗?”
被叫做江司业的中年男人正是江屿,江一冉的父亲,她绝想不到父亲竟一直被囚禁在皇帝身边。
江屿冷冷道:“拒不拒婚又如何?该发生的都会发生。形式不同,结果相同,说到底不过是和而不同而已。”
明英宗猛得一拍御案。
“那我们就拭目以待!”
“他周渔若是负了朕的公主,朕不仅要诛他九族,还要让他永生永死都后悔。”
江屿像看疯子一般看向他。
“周渔会不会负公主我不知道,但公主的寿数就在今日。半个小时之内,地动就要开始了。”
对于江屿的警告,明英宗表现得很无所谓。
“江司业,不要杞人忧天。我看这天色碧空万里,好的很。若是朕今日心情好,倒是能赏你与朕同饮。”
见明英宗半点劝告都听不进去,江屿痛心地走到御书房门边,指着殿外的天空。
“陛下,你为何不走出去看看??”
“天上的地震云已经非常明显了,即便这次地动波及不到皇宫,但全城百姓的性命可是危在旦夕阿!”
“不管你对我有什么意见,能不能先下令,让百姓去往安全平坦的地方躲避。”
“不可!”尽管江屿已是几近哀求,明英宗仍是摆手,“若是此时什么都没有发生,朕就下令聚集,定会引起百姓恐慌。”
“等到有异动再说也不迟。”
话说到这个份上,江屿已经急了,不管不顾地反问明英宗,“为什么我明明告诉过你很多次殿试当天会地震,你却从来不提前做准备?!”
“这样的情形,你不是已经亲眼见到过很多次了吗?”
“你为了长生,想入循环我让你入了。但你入了循环为什么还看不透,为什么不能真正的做一个体贴百姓的明……”
但他话还没说完,明英宗就猛得抓起御案上的砚台往他的方向丢过去,“朕若不是明君,你有几个脑袋在朕面前如此说话??!”
“朕决定的事用不着你在这指手划脚!地动又如何?公主陨命又如何??朕已经见过无数次又如何??”
“他们不是在无数次循环里都复活了吗??!!”
御书房内再次陷入死一般的寂静。
被丢出去的砚台在江屿面前被摔成两大块,一左一右分开得老远,但乌黑的墨汁却是在鲜艳的龙纹地毯,和江屿的白袍上,留下了一道长长的黑线。
明英宗和江屿面红耳赤地相互对视,一旁的老太监,脑袋都快耷到胸脯上,像一根柱子似的纹丝不动。
江屿没想到,明英宗心里想的居然是这套逻辑。
反正只要一进入循环,故事就会重新开始,主角,配角,群演都按照自已的身份再次登场就好了。
所以,他根本就不在乎百姓和亲生女儿死于地震。
他就像高高在上的老天爷一般,眼睁睁地看着循环一遍一遍的发生,从不想提前改变什么。
从循环到死亡,死亡后循环再复活。
这一遍遍的阴阳往复,他都将自已置为冷漠的看客,只管看就好,生怕牵一发而动全身,毁了他的长生梦。
毕竟明朝的皇帝都很短命。
而他明英宗早已到了过了寿数。
历史上无数皇帝寻仙问药求长生,却从无一人成功,但陷在时间的循环里,换一种思路看,倒的确是可以延长生命的好办法。
反正循环对他的身体没有任何副作用,无辜的只有百姓。
江屿无力地退后几步,干脆席地而坐。
为了防止他逃跑,老太监每日都只让他吃三成饱,因此在皇宫被囚禁了一个多月,他已经什么没有力气说话了。
“既然,你什么都不打算改变,那么陛下,你将我囚禁在宫中,到底是,为了什么?”
明英宗干咳一声,走下台阶,也在江屿身边坐下。
江屿看也不看他。
在宫里呆了一个多月,他知道,这是明英宗表示亲切的一种方式。
果然明英宗开口,“你不是曾经说过,朕的花苒公主会在今日……若是公主今日真的去了。朕听说你的女儿与她长的一模一样。”
“不仅如此还熟读历史,通晓古今。到时我把她接进宫里认作义女,也封为公主,你们父女还能团聚,岂不是两全其美,万事无忧?”
江屿听到这里,简直哑口无言。
他不可置信地看着近在咫尺的明英宗,同样是人,他怎么就从来都不清他的底线到底在哪。
“花苒公主可是你的亲生女儿,你就一点都不在乎吗?”
“朕怎么可能不在乎,”明英宗的眉头都快挤成一团了,满朝的臣子都没人懂他就算了,为什么眼前这位知识渊博的纯臣也不明白。
“朕自然不愿公主陨命,但若是今日她无论如此都逃不了,那这便是她的命。既然她命该如此,朕身为天子只能,顺应老天。”
江屿听到这,已经不知道能说什么好。
明明是冷血的父亲,偏要把自己说成仁慈的君主。
“你,你囚禁我一人还不够,为什么,还要折磨我的女儿!!”
明英宗嘲讽般轻笑。
“江司业,朕陷在这个时间循环里太久,朕想让你的好女儿带朕去未来看看。”
“当然,你们父女俩只能走一人。另外一人还需辅佐留在这的朕做明君,等朕归来呢。”
江屿简直要被明英宗气笑了,这一手算盘打得是真好。
“如果你真的愿意亲眼看到亲生女儿去赴死,那我什么也不说了。如果你不让我走,那我就是想尽办法自杀,也绝不可能让你拿我当饵。”
“江司业这又是何必呢,”明英宗故作难过地摇头,“你要是现在就死了,父女相认可就真是遥遥无期了。”
“再说好戏才刚刚开始,就朕一个人守着秘密看也未免太扫兴了,你可得陪朕看完才成。”
……
话说周渔一路疾奔,走出御书房许久,心里仍有些后怕,所谓的金殿赐婚哪里是赐婚,分明就是强买强卖。
但眼下不管怎么样,终于勉强过了一关。
只要这边先答应了赐婚,母亲那边应该就能平安无事吧。
周渔一直走到文渊阁,只见父亲早已孤身等在殿外。
他心中一热,立即加快脚步朝前走去。
“父亲我来了。”
就要望眼欲穿之际,儿子终于出现在面前,周正儒急忙上前几步扶住他的双臂,“渔儿,陛下怎么说?”
一想到这事,周渔的心里就没有半分喜悦。
“父亲,我照你教的都说了,我……答应赐婚了。”
他说着声音也小了下去。
周正儒暗叹一声,果然第三、第四个预言都应了。
“罢了,渔儿,我们先回家。”
然而父子俩并肩没走出几步,身后突然响起一道声音,“周大人请留步。”
周正儒与周渔瞬间对视一眼,都在心中暗叫不好。
他们同时缓缓转身,正见一名眼生的太监,停在一米之外面无表情地望着他俩。
“周大人,文华殿有请。”
文华殿??
殿试不是早就结束了吗?
怎么偏在这个节骨眼上要召他去文华殿??
怎么想都不太对劲!
周正儒望向那太监。
“敢问公公,如今殿试早已结束,文华殿还有何事?”
太监的声音听上去有些尖利。
“文华殿之事恕洒家不知,周大人还请不要再耽搁时间。”
这是问不出什么答案了。
明知不会是什么好事,周正儒也只得无奈地与周渔告别。
“渔儿,你先回去吧。”
“父亲……”
“去吧,你母亲还在府中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