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金沙之局2
一听到周府的护院,当场高声点破他们此行的目的,众人都惊得面面相觑,均不敢多言。
这时,酸秀才居然再次壮起胆子开口。
“我们,我们听说周家二公子是文曲星下凡,今日殿试定能再中一元,想着,就想着去清泉沾沾周府的喜气。”
“对,对,我们是去沾沾喜气。”
跟在秀才后面的众人,一听这话说得相当像回事,都立即跟着点头,像是这样便能证明自已并无贪念,此行当真是为周府高兴。
那护院轻笑一声正要开口,那胖胖的中年男人红着脸挤到他身边,低声对他耳语。
只见为首的护院不住点头,其间还扫了酸秀才和众人几眼。
酸秀才后的一男子担心地轻拍他的肩膀。
“秀才,那人是谁?”
“是阿,他是不是知道什么了?”
谁知秀才却不紧不慢道:“各位别慌,他就是我的表弟,想来是在跟护院行个商量。”
很快,众人果然见那护院将长剑插回腰际的剑鞘。
“罢了,你们也不用再藏着掖着了,方才我们出来前,老爷早就知道了。”
“我们老爷说了,只要你们真能掏到金沙,就算你们本事。今日周家有喜,我们老爷不在乎这点金子银子,你们想去便只管去清泉。”
护院此话一出,简直就是给众人下了一道有力的圣旨。
这下,所有人都欢天喜地地朝北山而去。不仅如此,一路上还有越来越多的人大呼着周家仁义,都扛着锄头、布袋相约今日去北山淘金沙。
即便有个别胆小怕事,仍是心有疑虑的,也被家人推着跟上队伍。
这种一万年都不会有的机会,若是不是周家二公子,今日就要连中三元,哪里还会有这样的好事。
到最后,竟不知是谁在队伍里大喊。
“去北山掏金沙喽,北山有金子!”
“快来阿,去淘金沙咯!”
一时间,北山有金沙的传闻一传十,十传百,不过一盏茶功夫竟就传遍了整座西洲城,所有人都沸腾了。
此等好事,就算掏不到金沙,哪怕看看热闹,沾沾喜气也好。
于是上到走不动的六七十岁老人,下至还在学走路的孩童,但凡身体康健,有手有脚的男男女女,都往北山的方向跟着走去。
周府外。
方潇潇和江一冉在不远处的酒楼,望着兴高采列有队伍往北山一路而去,侧头对她道。
“能叫的都叫了,只要能走能动的都去了。西洲城现在已经空了六成,小冉,不要太要求完美,在自然灾害面前人类能做的很有限。”
“我明白,潇潇。”江一冉看着近在咫尺的周府,“我们现在就去带周夫人转移。”
靳东南见她们要走,有些不放心地嘱咐二人。
“皇城那边刚传信过来,西厂的人已经乔装打扮朝小御街这边来了。你们只有十五分钟时间,动作一定要快。”
“这么快?!”方潇潇诧异地转头看向他,“现在才刚过午时,明英宗就赐婚了吗?”
江一冉仰头望着天际一动不动的地震云,现在云层的颜色又深了许多,由之前的淡灰色变成了烟灰色。
她开口幽幽道。
“每一次重复循环,都会在无形中打乱之前的时间,有时进程会快些,有时会慢一点,但该有的一样都不会少。”
“走吧,”她拍了拍方潇潇的肩膀,“我们去周府。”
……
文华殿内。
殿下的长案已经撤去,所有贡士都立在原地,低垂眼眸,忐忑不安地等待龙座上再次响起那道温和的声音,并且念出自已的名字。
但殿内十分安静。
除了他们紧张的呼吸声,再听不见其他声音。
龙椅上,一身明黄色的明英宗埋首于一叠白纸中,每一份他都看得极为仔细。
相比其他贡士的心急如焚,周渔大概最不着急。
他恨不得有谁能在此时入殿,恨不得明英宗有事在身需要临时离开,这样他便能暂时躲开金殿赐婚之后的命运。
过了好一会。
众贡士听得头顶传来一声咳嗽。
那道温柔的声音终于再次响起,“各位学子久等了,文章朕已看过了,各位果然博学多才,实乃朝廷未来的栋梁,朕很期待。”
说话间他朝一旁的太监看去。
那太监顿时猫着腰走过去,恭敬地从御案上握起圣旨,一路倒退到刚才站立的位置,才朝殿下走去。
及至走到众贡士面前,太监才展开手里的圣旨。
周渔心跳加速,混混沌沌间竟听不清那太监都念了些什么,恍惚之间,又似乎是听到了自已的名字。
直到身边的贡士提醒了他几次,他才醒过来。
“周渔,周渔!”那太监见他呆头呆脑的半天没反应,不得不又叫一声,“周渔,你殿试第一名,连中三元,还不快谢主隆恩。”
周渔一听他竟然真的是殿试第一名,连中三元,吴名的预言果然还是又中了,倾刻之间竟是吓出一身冷汗。
但同时,他耳边又响起出发时父亲的万般叮嘱,赶紧对着龙座的方向跪下磕头。
“学生周渔,愿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一听他有些过于激动的回答,不但上面的贡士们笑起来,明英宗也不由轻轻一笑。
朝他的方向抬手虚托过去
“起来吧状元郎,连中三元,恭喜你了。”
“是皇上。”
周渔此时已经不知道自已在说什么,话到嘴边,才发觉又像是说错话了。
只得垂下脑袋,装作谦虚谨慎的样子不再多言。
过了一会,明英宗又念了榜眼和探花的名字,并和他们又说了些什么,眼见身边的贡士都在太监的指引下,陆续朝殿外走去,周渔也赶紧跟上他们往外走。
但还不等他跨过门槛,就听得后面有声音道。
“状元郎,你且先留下。”
这一声仿若一道刺目的闪电,激地周渔随身一抖,这声音有些沙哑,是一直站在明英宗身旁那太监的声音。
他缓缓转过身,恭敬地对身后的太监行礼。
“公公,殿试不是已经结束了吗?”
谁知太监一脸献媚地冲他笑起来,“状元郎,殿试虽已结束,但你的好事才刚刚开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