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扶桑神树
江一冉尖叫的同时瞬间浑身僵便,后背泛起一阵阵冷汗,只觉得心尖都要跳出嗓子眼了。
尽管耳边呼啸的阴风急速后退,但她手里仍牢牢握紧红灯笼的把手,死也不敢放开。
然而脚下似有万丈深渊,也不知她在空中下坠多久,竟一直不见底没有着陆。
江一冉此时已不再尖叫。
她并不是坠麻木不怕了,而是一张嘴就会灌入一嘴巴的空气,空气直冲到肚子里,这让她更加难受。
但更奇异的是,在她突然下坠的同时,金色的荧光点一直随着她下坠纷纷往下落,盘旋在她的身下。
渐渐的,下坠的速度越来越慢,江一冉也觉出味来了。
这些看上去不起眼的星星点点,竟一直在她身下托着她,为她缓冲下落的冲力。
她稍稍扭过脖子用余光瞥向身下,竟见每一点星光都若隐若现地包裹着什么。再仔细辨认,原来里面的东西竟似有三只脚。
像是鸟类的三只脚,又像是艳阳向外发散的光芒。
……
1440年,庚申年(猴年),明朝正统五年。
农历三月初三,上巳节。
这一日原本是纪念黄帝的节日,但因时节在暮春,百花盛开,美不胜收,故也叫做春浴日,女儿节。
这一日还是最古老的情人节。
三月三当日无论大门小户,家家的年轻儿女们都要装扮美丽,外出自由聚会,玩笑嬉戏。
上已节向来离不开水。
但这日,除了要在河边沐浴、男女相会。美丽浪漫的上巳节,同时也是“四大鬼节”之一。
因此当夜晚来临时,人们害怕有鬼魂借机出没,家家户户都要在自家房屋里鸣放鞭炮,吓走鬼魂。
申时四刻。
天还未黑,西州城内就已是游人如潮,熙熙攘攘。
街道两边高高挂着喜庆的红灯笼,不时还有“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起。
男女老少都换了崭新的衣裙,三五成群,结伴而行,为心上人挑选心仪的礼物或是饰物。
溟河岸边。
还有不少人折了柳条蘸湿溟江水洒到自已身上,乞求一整年身体健康,辟灾祛邪,祓除不祥。
这其中有扎着冲天辫的黄口小儿,也有身形高大的青年男子。
很快,他们的衣衫就弄湿了大半。
引得过路的年轻女子个个羞红了脸,掩着袖子快步避开。
遥遥溟江对岸。
一名身着深衣的老婆婆正准备坐下歇息,却瞧见昏暗的天边悄然闪过一道闪电。
想到在溟江渡般还没有回来的老头子,她赶紧站起身,抓起挂在墙上的斗笠、蓑衣,还有两把油纸伞就往走。
她之所以一个人既要带蓑衣,又要带两把伞,是想着在路上若是遇到晚归的邻人,可以借伞给他们遮雨。
他们村子不大。
从村头到村尾一柱香的时间就走到头了,村子里的人都是这么相互关心过日子的。
然而还没走到溟江岸边,她竟见到此生从未见过的一幕。
旸谷村外,高大冲天的“扶桑神树”顶上,闪着点点比太阳还要耀眼夺目的金光。老婆子起初以为是自已老花眼看错了,赶紧抬手连揉了几下眼晴。
但下一秒,她就听见一声声高昂的尖叫,伴随着一道模糊的人形出现在金光里,并以稍一眨眼就看不清楚的速度,从“扶桑神树”的顶端一路劈头盖脸地往下掉。
这其间“啊啊啊”的尖叫声不绝于耳,就算老婆婆的耳朵已大不如从前,也能听出这声音来自一名年轻女子。
老婆婆虽然自小没读过什么书,但也知道自家村口外的“扶桑神树”极其金贵,要不是县太爷担心神树离不开故土,早就挖出来给朝廷献宝了。
眼见如此奇景,老婆婆当即就决定,先将老头子的事先往后放一放,转身就往神树大步走去。
等她紧赶慢赶,赶到“扶桑神树”下时,果然发现树下趴着一名衣衫破烂的年轻女子。
离她不远处,还有一个已被摔破的红灯笼。
老婆婆惊地迅速扔下手里的东西,在女子身边蹲下。
感受到她颈下脉搏的跳动,老婆婆不觉松了一口气,又是掐人中,又是取下自已的银发簪,挑破女子的手指为她放血。
前前后后折腾一通,女子总算轻轻叹了一口气,幽幽转醒。
初入眼,蓝白色的天空中夹着一丝淡黄色的余韵,既不刺眼,也不暗淡。
再之后,就见一位和蔼亲切、头发花白的老婆婆,悬在她视线的上方。她才想试着开口,就听见老婆婆对她摆手,“姑娘,什么都别说了,先随婆婆回家换身衣服吧。”
她说完就弯下腰,憋红了脸也要扶她起身。
其实她现在浑身都疼得历害,根本就不想动,只想趴着再多喘一会气。但见老婆婆如此热心帮她,便轻轻说了一声,“谢……谢谢,婆,婆。”
就算咬碎牙齿,她也要拼命硬撑着起身。
半个多时辰后,在老婆婆的帮助下她终于随她回到家中。
一口气喝了一大碗水,又在床上躺了好一会,她才算缓过来,悄悄为自已全身上下检查了一圈。
幸好。
虽然表面有不少划痕,但总归没受什么大伤,背后最重要的双肩包也还在,只是两边衣袖,和前胸都被刮破好几道口子,几乎就是衣不遮体了。
老婆婆斜着脑袋又打量了一眼院外的天气。
抱着一个藏青色的包袱走到年轻女子身边。
“姑娘,你的衣服已经不能再穿了,不嫌弃就先穿婆婆的吧。”她说话间已解开打了好几个结的包袱,露出里面又一层红色的包袱。
解开第二层红色的包袱,才露出最里面包着的大红色衣裙。
眼见婆婆如此珍惜这套衣裙。
包了一层又一层,年轻女子赶紧摆手推辞,“婆婆,谢谢你信任我带我回你家。”
“我再休息休息就没事了,但我绝不能再收你的衣服,对了,我……”她本想说我姓江,我叫江一冉,但看了一眼鲜艳的红裙,又改口接着说,“婆婆,我叫红衣。”
“既然你叫红衣,那就正合适穿这身红裙。”老婆婆稍凑年看着她,“婆婆年纪大了,没别的衣服能给你穿。”
“这是婆婆年轻时自已做的嫁衣,你穿正合适。”
“可是我……”
一听是婆婆的嫁衣,江一冉急忙要推辞。
但却被婆婆不由分说地,将衣服连包袱全都抱进她怀里,“快换吧姑娘,今日可是三月三,人多走散是常有的事。”
“换好衣服,赶紧去找回你的家人吧。”
江一冉看了一眼怀中的红裙,朝窗外愈发昏暗的天边望去,终于还是问出了口。
“可是婆婆,你看见我突然出现,从树上掉下来又没什么伤,一点都不奇怪吗?”
“你,不怕我是坏人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