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您真是认准小陶了呀?”
“那可不?”
赵春花语气还有点莫名得意,得意完才意识到这个问题,什么意思?
“怎么,你这会儿又不认准了?”
“……就算我认准,有什么用呢?”
“怎么就没用了?认准了,就是有了明确的目标,有了目标,不管结果如何,努力朝着目标去使劲儿就行了。”
赵春花颇有些恨铁不成钢的意思,“要是连目标都没有,那就是往哪处使劲儿都不知道,像蛮牛,四处撒蹄子乱撞,到头来一场空,还累死自己。”
赵富哭笑不得:“娘,你可真会打比喻。”
“你别打哈哈,我说的就是你。”赵春花隔空点了点他,“不管是做啥子事,不要怕没结果。你们小时候上学那会儿,不是还给我讲过,那个叫什么……铁棒什么磨成绣花针的故事嘛?”
“什么铁棒啊……那是铁杵吧,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什么绣花针!”赵富对于他娘没记清楚但能临时编词还每次都能编得令人发笑的功夫感到好笑又不可思议。
这未必不能说,也是一种另类的语言天赋。
“铁杵?那是什么?不就是铁棒吗?就算不是铁棒,那也是它近亲,反正差不多吧!”赵春花有一套自己的说法。
“……”赵富只能举手认输。
“还有,那个磨成针,它只是没说是什么针,但仔细一想,那不就是绣花针吗?还能是什么针?针的作用,不就是绣花?”
“……”
“不对,重点也不在这些!差点被你带偏了,就会打岔!”赵春花骂他。
“……”赵富都不敢还嘴。
“重点在于,那句,只要功夫深!懂不懂啊!”
“懂,懂了,娘。”赵富哪儿敢说不懂。
他严重怀疑,这会儿他要是敢说一句不懂,他娘就能什么事儿都不干了,拉着他滔滔不绝教育他一天一夜的时候,也许还不止。
这种事,在他们三兄妹的道路上,也不是没发生过。
所谓吃一堑长一智,现在面对情况,不管是对是错——他娘都是对的,他娘就算错了是对的,他娘没有错的时候——反正都得先顺毛捋。
“啧,你就会应付。”赵春花显然对此回答的敷衍态度也不是很满意,“俗话说……”
“俗话说,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赵富率先抢答出他娘教育他们时的口头禅,“娘,我什么时候不听了?只不过,我娘还年轻着呢,怎么能说是老人言呢?”
“……”赵春花倒是一时被哄得心花怒放无话可说了,低头连织了好几下网,才仿佛有点不好意思地笑说,“哪里不老了?都四十尾巴就要奔五啦,棺材都踏进一只脚的人,还不老呢!”
“什么啊,娘你能活到最少九十九,所以哪有什么一只脚踏不踏的,日子还长着好吧!”赵富当然不喜欢听他娘说这种话。
有点心慌还有点酸涩,好像有点想生气,却又生不起气来,最后只能以玩笑的口吻劝着点。
但是以赵春花的敏锐,哪怕都不看他的神情,都是能够捕捉到儿子突然起伏的情绪。
一想便也知道因为什么。
知道自己说的话可能不太好,一时间又不知道如何补救。
再顺着安慰几句吧,好像又会越讲越矫情,干脆就止住这个话题了。
“咳,刚刚那个,都没说完呢。”
“……哪个?”
“挑儿媳妇的那个事。”
“啊?”赵富不懂,怎么没完了?
“我刚才说了首先,现在说其次。”
“其次,你还真以为小陶跟你似的呀!我说小陶为人淡泊,不爱争抢,很少事能惹她真的生气,跟她是厉害能干的,跟她为人很有主见完全能做给你拿主意的人,是没有冲突的。”
讲起来这个,赵春花又严肃了。
“小陶从很小的时候就当家了,没有当过家的人是不会知道有多难的,大人都尚且很难做好,何况她一个小孩子。有心眼,会算计,不是什么不好的词,反而在我看来,是好词,是能力的体现。”
“很难不说,小陶现在身上体现出来的那种淡泊感,那种佛性,恰是这些年生活的磨砺,是现实的太多艰辛……沉下去形成的,结果。她其实能做很多事,只是很少有那个动力为自己去争罢了。”
赵富放在嘴边本来要喝茶的动作顿了一下,接着才缓缓喝了一大口下去。
“懂了娘,你的意思是,我要去做那个……能让她重新产生动力的人,或者说,能够变成让她有所期待的生活目标。”
“是这样吗?”
“争取。”赵春花深深看了他一眼,“尽力就好。”
哪怕赵春花内心深处其实多少有点属于女性特有的锐敏的一种直觉——她儿子成为不了陶向予的这个人。
再争取,再努力,都是不成的。
他们或许确实可以成为生活伴侣,世俗的夫妻,但赵富永远是成为不了陶向予内心动力和真正改变依赖的那个人的。
成为那个人,是需要爱情存在的。
换句话说,就是陶向予如果最后真的选择赵富,只是因为他合适,是目前她所处的阶段中最合适她的人。也许多少有点喜欢在,可远远达到不了爱情的这样一种情感。
这是赵春花没办法言说的,更是勉强不了的。
人生在世,不如意的事太多太多了,或者说,能如意的事太少太少了。
他们小老百姓,用尽全力,也只求一个安稳度过一生,很多事是难得糊涂,尤其是感情的事,那都是吃饱肚子后才能考虑的。
人能遇得到一个各方面都欢喜满意的人,已经很不容易很难得了,若是要求更多,未免贪心。
贪心的人,到最后可能什么没有,什么都得不到。
就像之前陶向予跟说过,震撼她的那番话。
其实本质,未尝不是一个意思。
懂得取舍,也是一门人生很重要的功课。
至于赵富能不能在以后的相处中感觉到,赵春花并不能肯定。
对于他如果真能察觉后的选择,同样不清楚。
只是隐隐约约的,她直觉赵富是会跟她做相同选择的人。
大概是因为,他们都不是太贪心的人。
也许到最后,他们三个都不贪心的人,真的能成为一家人。
……
说完这段话,母子俩都不约而同沉默了下来了,各有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