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向予听完这些,还真是有点同情,又忍不住想笑,可以说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吗?
然后呢?
然后就是陶家伟索性不理她了,他寻思着自己该表的态也表了,也该说的话也说得十分清楚明白了,反正往后怎么样他都不亏不欠。
那时候他当然还抱有一丝侥幸的,心想虽然这位于知青话说得这么坚定,没表现出一点要知难而退的意思,可也许只是太要面子呢?在他面前不想服这个输罢了,过后冷静下来,想通了应该就好了。
因为他是真不相信这样执迷下去有什么好处?
说到底,他也没这么大魅力吧,能让一个才见过几次的姑娘完全不要自尊心非要纠缠一个男同志。
还有一个就是,退一万步说,于知青真的对此执迷不悟,非要跟他做朋友跟他联系,那他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他可以住在县城少回来,她一个下乡知青,也没那么多自由和时间。
县城离他们这里几十公里,就算倒车,来回一趟都得大半天。
而且他白天在县城给人做活儿也不是固定的,到处跑,很多时候要晚上很晚才能回驻点。
他还就不信了,特意想躲开,还能躲不了?
反正他也说了,是偶尔书信往来,他不主动寄信,要是她写十封信那他就挑着回一封,这样也不能说他食言变卦吧?
就算再有毅力,再执迷,能坚持多久啊?能有半年就算够可以了吧。
没想到的是,陶家伟还真是大大低估了这位于知青的毅力和执迷程度。
不说半年,到现在已经快两年过去了,这位于知青还没有放弃。
雷打不动的,一个月会去县城堵他一次,无论见不见得到。
有一回连续三个月都被陶家伟躲过去了,还以为她下个月应该不会再来了,结果她就提前了一天,被她堵个正着。
去的次数多了,连他的工友们都认识她了,见她这么风雨无阻的执着,还感动了一群大老爷们,各个都劝陶家伟识时务一点,人姑娘都这么勇敢主动,不懂他还在拿什么架子?说多了就算身在福中不知福,矫情得很呐。
搞得陶家伟心里更烦了,都恨不得打他们一顿,让这些人把嘴闭上。
怎么女同志主动追男的,男的只要不同意就成了拿架子、矫情了?
那这么些年,追求他的人可多了去了,要是来一个他就得同意一个,别说现在还打光棍,孩子都都可以组一个篮球队满海岛打酱油了,那重婚罪都不知道犯几回了,这会儿还有于知青什么事儿啊?
又不是每个男的见到一个女的就把持不住,平时不是说男女平等吗?
哦,男同志要是对一个女同志死缠烂打就是无赖不要脸耍流氓,一个女同志对一个男同志死缠烂打就是不畏世俗、勇敢追爱?
这是什么男女平等的道理呀?
怎么就不兴他真是不喜欢,无法接受,怎么就是端着架子矫情病了?
可真是岂有此理!
本来陶向予都想感叹说这个小于知青这确实还挺有毅力的,之前以为她只是一时上头,头脑发热,这么看起来,倒是不容易,不是常人可比,可能对二哥是真心的很喜欢吧。
她还想劝要不二哥也改变改变心态,认真考虑看看接纳人家……
只是她这个话还没说出口,就听陶二哥讲得一脸无语,还有些真动气的样子。
陶小妹吐吐舌头,不动声色地收回了自己要说的话。
能让她家二哥伤肝动气,烦恼成这样,小于知青这女的吧,也确实真是不太简单,有点东西的。
其实这个小于知青,自身条件还是不错的,长得高高瘦瘦,一张小脸巴掌大,一双丹凤眼还挺标致,高鼻梁薄嘴唇,肤色也白。
从穿衣打扮上看,家庭条件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操着一口软糯的江南口音,又确实是苏省那边来的,一看就是典型的江南女子。
说不上江南美女,但小家碧玉的标准还是够得上的。
如果不是她眼神中偶然流露出来的攻击性和精明劲,加上她跟陶家伟对话中的那种大胆、游刃有余,说话做事的风格和她整个人总是透露着一种奇异的不太和谐的感觉……具有一定的欺骗性。
如果不是他们兄妹两个天生可能有一种比同龄人更为敏锐的直觉和观察力,或许也会被于知青具有欺骗性的外表蒙蔽过去。
觉得她就是一个很简单文静温柔、楚楚可怜惹人怜惜的那种好姑娘。
当然,好与不好,这个根本无法简单定义。
就算她是很执拗,很表里不一,很精明,很会算计的一个人,都不能代表她就是一个“坏人”而不是一个好人。
说到底她至今也没有真的对谁造成伤害,就算会给别人造成一些困扰,这也不能就说她是个坏人。
人是很复杂的动物,具有多面性,陶向予也一向不会把一个人用单纯的“好与坏”去定义跟衡量,有时候并不是都是非黑即白的。
最多就是,一个自私的人吧。
跟成长环境可能也有关系,说不定是从小被家里惯坏的,想要什么东西、喜欢什么东西,就一定得弄到手,不太考虑后果,也从不在乎他人的感受。
只能说,这个人的性情和做的事情,不符合陶向予的价值观,不讨她的喜欢。
对陶二哥来说应该也是如此,某种意义上,或者说是一种天然的血缘天赋关系,他们兄妹二人大部分的观点与对待一个人的审视取向,总是很契合的,很自成一派的。
只不过,对待像于知青这种困扰,连陶向予都不知道有什么更好的办法。
一个女同志非要缠着一个男同志,说实在的,无论在哪个年代哪个地方,都很难办。
人家一个女同志,生娇体弱的,哪怕人品再不好,哪怕再烦人,对一个青壮年男同志,又能怎么样呢?是能用强啊还是能给你造成什么伤害啊?
打不得,骂不得,赶不得。
这可能是女同志天生的弱势,也是天然的一种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