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还是得带大嫂去一趟医院,让妇产科检查一下,这样比较稳妥。”
他们家虽然很穷,倒也没到去医院检查一趟都检查不起的地步。
而就算是有些困难,借点钱也要去做,这可是人命关天的事。
没想到大哥大嫂两口子听了倒愣住了,仿佛没想到这么“小”的事儿还得大费周章去什么医院。
“啊这……不用吧?就、就去公社卫生院,看一下、就,就行了吧?”陶家勇说道。
“对啊,用不着用不着!”给陈阿梅更是吓得,“都不用去什么公社卫生院,哪里需要这么夸张咯,又不是没生过孩子的呀!干嘛浪费那个钱跟功夫。”
陶向予抿了抿嘴,心里其实很不赞同他们对于这个问题的完全轻视。
可理智也告诉她,这才是他们普通人最正常的反应。
穷苦人家的生命,都是从石缝里努力生长出来的野草,凭借着一股天生天然的蛮力,每天只需要那么一点点露水就能活得很好了,要是有人突然拿着肥料要给它们浇肥,反而会把它们吓死。
于是陶向予干脆也不跟大哥大嫂夫妻俩沟通了,多余的,她把目光投向了他们全家最有文化的大家长,陶新军老师。
陶新军:“……”压力扑面而来了怎么回事。
陶向予很明显地挑了挑眉,某阿爸就算有些老眼昏花,都不能假装看不到。
何况他也不敢,这大概就是女儿奴的宿命。
“咳,还是应该去看看。阿梅年龄其实不算大小了,这一胎跟之前的不一样的,还隔了好几年,去看看稳妥。”陶新军摆出一副严肃正经的样子,“就听你妹妹的。”
很显然在给自己儿子下指令。
“好吧,那好吧。”陶家勇从小到大就没违背过他阿爸的意思。
大事小情,哪一件不是陶新军说什么就是什么。
他其实也挺听小妹的话,可偶尔也有下意识反驳的时候,对陶新军就几乎没有过。
这也表明,他听妹妹的话,除了是因为觉得妹妹聪明能干之外,更是作为兄长疼爱妹妹的本能。一个妹控的本能,就是几乎无条件会听妹妹的话。
而他听陶新军的话,除了是因为觉得自己父亲有文化懂得多,当然更多是作为儿子服从的本能,尊敬、信任加一点崇拜、惧怕,自然就是从不会违逆。
陶家勇都不敢说什么,陈阿梅就更不敢说了。
“直接去县医院吧,那里有一个熟人,到时候直接去找她就行。”陶新军想起了什么,又接着说道。
“哦,关医生吗?”陶向予问。
其实也不用问,在县医院,还是妇产科,她爸的熟人还能有谁。
在县医院妇产科的关医生是一位中年女医生,陶向予几岁大的时候就认识了。
不过对于她也不算真的很熟悉,只知道是陶新军的一个朋友,这么多年,除了小时候见过的几次——有几回也不是特意碰面的,是跟着阿爸去县医院打疫苗或看病的时候偶然碰到的。
陶向予当面会叫人家关阿姨,私底下也只喊一声关医生。
关医生的为人当然还是蛮好的,陶向予对她也没任何看法,只不过小时候偶然一次听见过王葵跟他阿爸吵嘴,好像是说了这位关医生的名字,王葵质问陶新军怎么私底下还有跟关医生往来的意思。
陶向予那时候哪懂什么,只是下意识里觉得还是不要跟这个关阿姨太接近了。
事实上,接不接近也不是由着她来的。
人家关医生是大忙人,跟陶新军的关系也就是再普通不过的朋友,他俩这么些年见没见过面陶向予并不知道,反正她到嫁人有了身孕之后,去县医院做个检查,才又见到了关医生。
那时候距离上次碰见,已经是好几年前了。
至今陶向予能知道的信息也寥寥无几,大概只知道关医生是王葵怀她之后来医院跟着陶新军去县医院检查认识的。后来陶新军去找过她咨询过几回关于王葵和小宝宝身体健康的问题,跟陶新军熟识起来,而后成为朋友。
关医生原本是粤省医科的一位年轻医生,二十年前被派驻下乡,就来到了南漓县医院。
人家也是这边扎根的,她的丈夫好像也是县医院的医生,有一儿一女。
几年前见她的时候,人家已经是县医院妇产科的主任了,虽然职位大,又多年没见,可人家也没摆什么架子,还尽心给她安排了最好也最省钱的检查。
陶向予怀了双胎还是关医生给她检查出来的,最后关医生给她当了主治医生,在怀孕的那八九个月里确实帮了她很多。
两个小家伙最后也是关医生亲自给接生的,本来之前是判断可能要剖腹产,那天来到医院,关医生摸了一下胎位,判断是可以顺产的。
果然就顺产了,虽然过程中也痛得她快没了半条命。
从那之后,陶向予跟关医生的关系倒是亲近了一些,这两三年因为小健康身体的关系,偶尔去县医院,也有特意去跟关医生打个招呼。
除此之外,私下的更多联系倒也没有了。
打电话不方便,县城跟他们这里离得没有十万八千里也有几十公里了,在这个年代,这个距离就跟两个世界的人也差不了太多。
陶新军点点头,也才想起来女儿现在跟关锦的关系应该也挺熟了,都不用通过他。
关锦就是他们口中的关医生。
“跟关医生,还有联系吗?”陶新军有点好奇地问。
“偶尔吧。”陶向予看了他一眼,又站起来,随意说,“也没必要常常联系啊,关阿姨人家是医生,那么忙的。上次见她是去年了吧,挺久没联系了。”
陶新军听了没说什么了,就只是点点头。
陶向予捋了捋袖子,准备收桌子了,“都吃完了吧,那收桌洗碗啦。”
这一顿饭吃得还挺久了,看了一下挂着的老钟表,已经快接近七点半了。
吃得早睡得早的人家,这会儿都已经拉灯去梦周公了。
陈阿梅连忙站起来要抢着收拾,“小姑子,我来吧还是我来吧。”
陶向予倒是有点诧异,感觉今晚她家大嫂那个像上山毛驴一样的迟钝感,竟然消失了很多。以往像吃完饭收拾桌子这种活,还是得主动喊一声,她家大嫂才能反应过来的。
其实只要一家人一起吃饭,陶向予基本能不洗碗就不洗碗。
因为饭菜都是她做的,而且只有她一个人做的,洗菜备料到做完端上桌,虽说她也是乐在其中的,可不代表她不累。
做饭的人默认可以不洗碗,她是挺勤快也愿意奉献分享的一人,却也不是真菩萨来着。
该她休息偷懒的,她就能很理直气壮甩手不干。
不欠着别人的,也不太惯着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