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年轻人,我很中意你
邵氏旗下院线有16间电影院,嘉禾院线是19间电影院;雷觉坤收购了老牌的丽声院线,更名为金公主院线,旗下共有18间电影院,其中有一大半是自有,小半是加盟的,但实力已经可以抗衡邵氏和嘉禾两大巨头。
保守估计,东升预估老雷手上起码有二十四影院。
所以,即便是正在上映的《跛豪》和新艺城的《最佳拍档》是对手,东升也要硬着头皮去尝试。
而且东升还很喜欢他们的合作模式。
和其他两家的院线合作模式不一样,新艺城的基本模式是,金公主投资,新艺城制作,最后按约定的比例分成;其中,金公主有院线的收益,还兼顾发行,最后还有扣除院线分成和发行成本之外的纯收益的分成,始终是拿最大头的。
在这样的合作模式下,金公主给了新艺城最大的资金支持,更给了他们最大的创作空间,有完全的创作自由。也就是说,金公主只管投钱拿收益,新艺城拍什么,怎么拍,请谁来拍,金公主几乎一概不理,赚钱就行。
而嘉禾和邵氏上头会直接干涉电影的拍摄,一般来说,拍什么,要按照他们指示来走。
要不是徐老怪这次《新蜀山剑侠传》实在是太新颖,嘉禾也不知道脑子哪根弦抽了筋,直接一千五百万砸了进去,上映差不多就要两周了,成本还没收回来。
“年轻人有这份上进心是好事。”雷觉昆笑着看了东升一眼,嘴上慢悠悠的说道:“就算我和你赌,你手上有什么筹码,能让我值得和你赌?”
麦加,黄百鸣和石天听了这句话,都不约而同的把头转过东升这边。
东升淡定的说:“就凭我能帮你赚到钱,如果《跛豪》的票房没有拿到四千万,那么《跛豪》在你们院线上映拿到票房,我一分都不要。”
此话一出,在场四个人都愣住了。
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
要知道票房的曲线是一条下降的线,前面两个星期会有个上升的趋势,两个星期后,票房会趋于平稳或者下降一些。
至于原因,显而易见,上座率问题。
“先不说这个,我这里有个问题,你能解决的话,打赌就不用了,你的电影我给你全面上映。”雷觉昆想了想,这次悠悠的说道,“你对现在的院线制度有什么看法?”
“关于这个嘛。”东升从背包里面拿出那份自己昨夜准备好的策划书。
“有备而来?”雷觉昆没想到眼前这个年轻人准备的这么足。
十五分钟过后,雷觉昆合上策划书,抬头看向坐在对面沙发上的东升。
东升还是那样随意地窝在沙发里,二郎腿翘着四顾打量办公室里的摆设,眼神落在角落里一个青花瓷瓶上,似乎想要鉴定那瓶子的真伪。
这都是有些无礼的举动,跟在场的麦加三人对雷觉昆的恭敬刚好相反,似乎东升没将雷觉昆放在眼里。
不过雷觉昆大半辈子闯过来,大风大浪见识多了。他略一思索就知道东升是故意为之,想以此来表示大家身份平等,并不存在谁求谁的问题。
为什么要身份平等?
因为谈判或者说合作的弱势一方,那是必然要吃亏的,如果东升有了与雷觉昆平等的谈判身份,那么在合作时就能得到更多的利益。
不过,这都是一些小聪明而已。
但东升给雷觉昆那份策划书却不是小把戏,虽然里面许多内容语焉不详、有所保留,可策划的确很有章法。。
雷觉昆可以将东升轰走,东升同样可以拿着这份策划书去投靠嘉禾或邵氏,这才是东升真正的谈判倚仗。
雷觉昆按下桌上的电话免提和复拨键,对着电话说道:“阿洛,进来一下!”
十多秒钟后,先前被东升引出去的那个助理秘书就进来了。那人看到东升大刺刺地坐在老板办公室里,明显地愣了一下,然后惊讶地指着东升说:“你,你是那个.....”
雷觉昆也不在乎这些,挥手吩咐道:“阿洛,给徐先生冲杯咖啡来。”
面对雷觉昆刻意给的面子,东升一点也不客气,对那助理吩咐了一句:“糖少放点,本人不喜欢太甜的东西。”
那助理也搞不清楚情况,只得点头道:“知道了,你稍等。”
等助理走了,雷觉昆才介绍说:“他叫张家洛,跟了我好几年了,办事很稳当的。”
东升笑道:“雷先生是想问我怎么进来的吗?”
雷觉昆点头道:“有点好奇。”
东升轻松写意地说道:“我来的时候,外面正好有人在发羊癫疯,办事认真的张助理怕大楼里死了人不好,于是出去指挥员工救治病人。我本来想敲门进来的,可你的助理不在,雷先生你的办公室隔音效果又太好,敲半天也没人听见,所以就只好冒昧地自己进去了。”
雷觉昆听了哭笑不得,这什么人啊,能拿得出如此惊艳的策划书,却又使出这种小伎俩来见自己。
东升故作叹气的说道:“雷先生,我们这种小人物要见你太难了。你的预约电话,我都打了整整一个星期啦。没办法,我们只能出此下策了。”
雷觉昆脸色微微一沉,心中已经打定主意把家里的门房给开除了。
“徐先生这个档期分类法很有意思,你对做贺岁档有信心吗?”雷觉昆率先问道
东升笑道:“不是有信心,而是很有信心。贺岁档最大的价值,在于可以吸引全家一起购票观影,一买就是四五张,甚至是七八张票。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利用各种宣传手段,刺激观众的购票*而已。”
东升给雷觉昆的策划书,放在十年后也不算什么新鲜东西,但在现在却不同。
港片真正有明确的贺岁片概念,还得等到几年之后。
此时的各大院线,只知道暑期和圣诞、新年时票更好卖,所以尽量把好片子排到这些时间段,嘉禾跟邵氏还会在这些好档期时猛片对撼,然后两边趁着这个热闹都大赚票房。
但在影院的宣传上,却没有加入黄金档期的概念,基本上都是宣传的某部上映影片,而没有宣传黄金档期本身。更没有导演和公司,专门为新年档拍摄贺岁片。
东升的策划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从院线的经营入手,第二部分详细说的是马上就要到来的贺岁档。
在第一部分里,他将全年的时间明确划分为黄金档期和普通档期几个级别。
然后根据档期的不同,再给其配置不同的宣传和影片,另外排片制度也更向后世靠拢,并且建议雷觉昆取消戏院包底制度。
前面那些内容已经让雷觉昆惊讶了,但最让雷觉昆震惊的,还是东升取消戏院包底制度的建议。
何为戏院包底制度?
即制片公司想要拿电影到某电影院上映,必须按电影院的座位、设备、开支,来决定付每月包租费,不论戏院每日收入多少,都按月要付包租费。
港台的院线都有实行戏院包底制,这种制度极大地打击了制片方的积极性,很多时候制片方对自己的电影没信心,宁愿把电影放在片库里烂掉,也不愿拿去上映,因为怕赔得更惨——不仅赔电影制作费,还要赔给电影院一笔包底费。
即便是合作一起拍《跛豪》的邵氏,也需要东升交一笔1000w保底费。
东升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交了上去。
“年轻人,我很中意你,你继续往下说。”雷觉昆摆了一个舒服的坐姿,准备洗耳恭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