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不过短短的一年,在垣国的攻击下,大景半壁江山全部丧失。
说到底,这就是赵钝怕了,被吓破了胆,不敢奋起而战。在赵钝的思维里,反正有大明去抵抗垣国,我大景就在这江南半壁苟着,一旦有了战机,就可以收复山河了。
可是赵钝没有想过,一旦他退了这一步,以后就没有再次前进的机会了。
不说别的,大明现在已经拥有原来大景九州中的七州地盘,再加上土地改革等惠民措施,整个大明已经是上下一条心,之后,只有蓬勃发展的,哪里还会有什么机会留给已经南迁的大景?
而且,跟着赵钝南迁的基本上都是文官,最多有一部分大景刚刚恢复起来的水军。
而以欧阳家为首的,一直为大景作战的武官,大部分都被赵钝下令留在京城死守了。
当然,这也是赵钝想出来的金蝉脱壳之计。只是,这面一来,南景朝廷就缺乏了能够独当一面的帅才。
至于是不是有机会让新一代的南景军人成长为将帅,那就要看大明是不是愿意给他们这个机会了。
大景京城被攻破了吗?
其实并没有。
十五万垣军攻击到大景京城墙下的时候,已经是强弩之末,在加上京城在欧阳大将军的率领下,更是防守的滴水不漏。
一直攻城了两个月,垣军硬是没有取得任何战果。就在垣军想孤注一掷的攻进京城的时候,赵钝在临安建立南景的消息传到了京城前线,让垣军突然一下丧失了攻城的动力。
若是不惜一切代价攻击下了大景的都城,甚至是俘虏了大景的皇帝,不说能找大景敲诈多少赎金,就是这北方半壁江山也能让垣军赚个盆满钵满。
可是,大景赵钝的一句,北方诸州郡皆由大明托管的消息,让垣军个个都开始提心吊胆了。
垣军是典型的欺软怕硬之辈,打一打基本没有还手能力的大景还行,可要是碰上拥有克制垣军铁骑能力的大明军队,那垣军就只有送死一条路好走了。
于是,在大明接收部队距离大景京城还有三十里的时候,垣军撤退了。
对,就是撤退了。
垣军裹胁着大景的降军,拉着这次纵横大景腹地所缴获的无数金银财宝人口辎重撤退了。
在垣军看来,这次能深入大景劫掠一番就已经是侥幸了。
若是大景抵抗再顽强一点,若是大景各地的守军不是急着投降,而是能抵抗一下,若是大明的雇佣军稍稍多出一点力气,垣军都不可能攻进大景腹地。
所以,已经赚到了的垣军撤退的毫不犹豫。
等黄久率领的明军兵临大景京城之下之时,京城附近已经再也看不到垣军的一兵一卒了。
再等到黄久拿出大景皇帝赵钝公布的托管圣旨的时候,欧阳大将军立即就打开城门率领大景留守的众多武官以及部分文臣归降了大明。
此时,欧阳大将军对自己那个远在北宁城的女婿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他们这些对大景其实还是保留一份忠心的武将,此时可都是奉旨投降大明。
大家是没有一点点的心理障碍,而且在以后历史书上的记载,一定是会写上他们是正面迎敌数月不屈,最后由于赵钝的圣旨才不得不投降大明的忠臣。
既有名,最后也保留了一身的荣华富贵。试问天下间的改朝换代中,有什么人能做到这一点?
可他李睿就做到了。
这怎么能不让欧阳大将军佩服不已?
知道自己家皇后就是欧阳家嫡女的黄久,可不敢真把欧阳家族当成降将来对待。
不说皇后那层关系,就赫赫军功来看,黄久都心里佩服。毕竟,凭借一个孤城能硬抗垣军十五万大军两个月的围攻,这可不是随便哪一个将军都能做到的。
再说,黄久以前可只是大景边军的一个小小百户,和这些掌握大景军权数十年的军中贵族比起来,底蕴上还是有点心虚。
所以,别的将军不说,就欧阳家族这一系的所有将领和家人都得到了最好的照顾。
黄久又不傻,怎么会去得罪皇后的家人?
而且,明显李睿是要准备重用欧阳家来收大景北方的军权,这现在搞好关系可是比什么都重要。
“欧阳大将军,我可是久仰大名了,今日的见真是三生有幸。”这是黄久对带领群臣出城投降的欧阳大将军说的第一句话。
然后,又不等欧阳大将军反应过来,立即上前双手扶着他,不让他有任何跪下的举措。毕竟,降将跪下乞降可是战阵上的传统。
“欧阳大将军这是奉旨开城,和战败投降是完全不同的,千万不可以有什么心理负担。”
黄久的好话真实一句接着一句,不但让欧阳大将军心里舒服,也让在欧阳大将军身后跟着一起投降的原大景文臣武将们心里放下了一个大石头。
是啊,我们是奉旨投降,不是战败投降,这可是有着本质的区别。
欧阳大将军心里自然是清楚,这一方面是真的奉旨投降,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怕是自己女儿的面子了。
所以,整个京城的投降仪式,欧阳大将军从头到尾就只说了一句话:
“大景京城文武听凭大明将军吩咐。”
然后,就一直看着黄久带领大明军队表演了。
直到屏退左右,两人单独相处的时候,黄久才拿出一封书信递给欧阳大将军,说:
“这是大明皇帝给老将军的亲笔信,请老将军看看,有什么问题,我可以及时解答。”
欧阳大将军此时也知道,自己这些人其实都不过是李睿棋盘中的棋子而已,既然注定是棋子,就要有棋子的本份。
快速的看完李睿的亲笔信后,欧阳大将军果然就开始提问:
“我那女婿说,这后面的军事行动分成两个步骤,一个是我带领原来大景的官员收拢大江以北的所有势力,归心大明。一个是你带领大明水陆两军攻略大景南方。垣国怎么办?”
黄久没想到这欧阳大将军根本就不问具体的行动步骤,而是关心大明和大景正面刚起来后被垣国捡便宜。
到底是视野开阔的老将军,关注的就不是眼前的得失。而是想的整个中原人的出路,要是在大明和大景战乱期间,让垣国趁机而起,从而失去了中原的花花世界,这大明也是罪人。
自然,能放话解答大将军的疑惑,黄久自然是各方面准备充分了的:
“请大将军放心,这点,大明皇帝陛下早有安排。
大明边关早就锁死了各地垣国的边军,他们过不来边境的关隘。
更为关键的是,垣国粮食产地已经尽在我大明掌握之中,经过这次的南侵,垣国虽然捞足了财富,但在粮食供给上却是短缺的,两年内根本就无力屯兵南下。”
欧阳大将军两眼一下睁大,小声的说:
“也就是说,这次垣国南侵的程度其实都掌握在大明的手里?”
黄久也是微微一笑:
“大将军睿智,这次垣国南侵虽然是垣国发起的战争,但是能打到什么程度都是大明说了算。若是大明不想战争继续,只要断了垣国大军的军粮,这战争也就自然结束了。
所以,垣军就是大明的提线木偶。这赵钝是真的乱了心智。”
话说到这个份上,黄久也就不藏着掖着了,把自己这个位置能知道的消息都拿出来和李睿的老岳父共享。
这也是能迅速拉近两人关系的交流方法,就是说,我不藏私,你老人家也不要用异样的目光看我就好。
“不知道当问还是不当问,但老夫就是好奇不已,这大明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谋划的啊?怎么一下就做大到如此程度?特别是宁川两州,怎么能如此快地对大明归心?”
这也是欧阳大将军百思不得其解的地方,按理说,大景的锦衣卫算是无孔不入,怎么就能让大明坐大到如此地步?
欧阳大将军才不相信,这宁川两州刚被割让给大明,大明就能把两个州十八郡的地盘给迅速消化,并且还能集结数量巨大的部队出来。
按一般情况,这种被割让的州郡,没有个十年以上,是不会对新的统治者产生什么效益的。
就好比幽云二州,被垣国占领了那么久,不但不能为垣国贡献多少税收,还需要垣国财政不断往里面投入,而且还要大量驻军,这才能维持两个州的基本稳定。
可这割让给大明的两个州,几乎就是一夜之间就成为了大明的版图,似乎早就是大明的版图,只是地图画错了被划入了大景的地图而已。
“呵呵,到现在我也不瞒着大将军了,其实这大景九州,大江以北的七个州,在两年前就基本完成了土改。目前,也就是江南的两个州,大明的土改政策还没有完全落地。
您能理解吗?”
黄久还真是知道什么就说什么。
“那大明完成这些布局用了多少年?”欧阳大将军虽然没有完全理解这土改和自己提出的问题之间的关系,但他听出来了这话中的含义,就是说大明图谋大景的江山不是一天两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