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父宋徽宗:开局被迫登基

老猎人格曼

首页 >> 家父宋徽宗:开局被迫登基 >> 家父宋徽宗:开局被迫登基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从山贼开始 满唐华彩 三国:娶妻就变强,我不当人了! 乱世:多子多福,开局收留姐妹花 神武太医俏女帝 满级绿茶穿成小可怜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生存:我乃梁山一匪兵 三国:开局误认吕布为岳父 特工:开局郑耀先和我接头 
家父宋徽宗:开局被迫登基 老猎人格曼 - 家父宋徽宗:开局被迫登基全文阅读 - 家父宋徽宗:开局被迫登基txt下载 - 家父宋徽宗:开局被迫登基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

第169章 取暖神器蜂窝煤

上一章书 页下一章阅读记录

第162章 取暖神器蜂窝煤

第二天,日上三竿。

由于昨夜忙到太晚,赵桓今早醒来的时候就已经九点了。

皇帝虽然也是众多官员中的一个,但是好在不用应卯,也没有哪个官员敢不长眼的拿着签到本让皇帝陛下签到。

早晨起床第一句,先给自己打个气。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穿衣洗漱,赵桓来到福宁殿前的广场上。

这个时间段,做早课已经有点名不副实了,课间操正合适。

于是,赵桓扯着嗓子喊道:“集合啦,接下来开始做第八套广播体操——时代在召唤。”

赵桓的一句话,像是吹响了集结的号角。

顿时从福宁殿、下广场、待诏房涌出来几十个大大小小的宫女太监,在赵桓的后方排列整齐。

赵桓很满意,大声道:“不错,以大总管为核心,呈体操队形散开。”

宫女太监一边向两边散开,一边张开双臂寻找着准确的位置。

赵桓站在前方,一边做一边大声说道:“原地踏步走,一二一,一二一,一二一,立定。”

“第八套大宋宫广播体操——时代在召唤,现在开始。第一节,伸展运动,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二二三四,五六七八,三二三四,五六七八,四二三四,五六七停。”

……

“今天大家的表现都很不错,我看到了你们的活力,解散吧。”

“啪啪啪啪”

新的一天开始了。

上午是处理奏折的时间,赵桓的旨意昨天已经传达到,今天通政司送来的奏折果然少了许多。

熟能生巧,赵桓现在处理奏折已经摸到了一点小窍门,比如这一封奏折。

奏折是吏部尚书杨尔明上的,奏折的大致意思就是请求辞官归家。

本来呢,徽宗年间,杨尔明由于受不了徽宗皇帝的胡闹已经辞官回乡了,过着闲云野鹤的日子。

徽宗皇帝驾崩后,蔡京便写信邀请杨尔明出山。因为杨尔明是曾经的吏部尚书,门生故吏遍布天下,蔡京担心因为徽宗帝无后导致的朝堂混乱,因而请杨尔明出山帮着稳固朝堂。

这一年,杨尔明已经六十六岁了,在宋代,这绝对算得上是高寿了。当时,蔡京也答应了,朝堂稳固以后,就许他辞官归乡。

因此才有了这样一封辞官的奏折。

杨尔明虽然也是一个名臣、政治家,但是历史上各个朝代的治世能臣太多了,没点特色想被人记住不容易。

恰好,杨尔明就是有特色的,而且这个特色具有浓厚的八卦色彩,杨尔明天生下来就没有下体,史书上记载说他生而残缺,貌似阉人。却出将入相,文德武功,被称为宋朝第一奇人。

这是个人才,赵桓不想他这么早就退休。首先满朝文武,赵桓有印象的不多,其中属于好官的更是没几个,这个杨尔明就是有名的好官,治世能臣,还两袖清风。

其次,他记得,历史上的杨尔明辞官后又活了十几年,现在还远远没到大限的时候。

意见当然是不同意,目的当然是为了让杨尔明继续为大宋发光发热,但是这措辞得婉转一点。

于是,赵桓提笔就写下了教员语录中的一段话。作为一名党员,怎么能不熟读教员语录呢。

艰苦的工作就像担子

摆在我们的面前

看我们敢不敢承担

担子有轻有重

有的人拈轻怕重

把重担子推给人家

自己拣轻的挑

这就不是好的态度

最后,赵桓写道:“大宋百废待兴,请先生帮我,为大宋更美好的宋天而战!”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杨尔明应当是可以理解的吧,赵桓表示自己绝不是在压榨剩余劳动力。

批阅奏折的途中,回到本来岗位的曹公公来传:“有三个工部的铁匠前来复命。”

“宣进来,不,直接让他们去御花园候着。朕也去,稍后,摆驾御花园。”

“是!”曹公公应了一声去做安排了。

御花园,三个铁匠神采飞扬的站在一旁,地上则摆放着几样工具。两个宦官正将一些煤炭粉加黄土和水调匀,等待一会实验。

赵桓进了御花园,三人忙跪下行礼,赵桓摆手示意其免礼。

“打造好了?取来朕看看。”

刘洪将手工蜂窝煤机递给赵桓,赵桓拿在手里摆弄了两下,和前世用过的相差无几。

赵桓将手工蜂窝煤机用力的按进煤粉调和物里,然后转移到另一个位置,推动另一端连接着尖刺的杆子,一块完整的蜂窝煤便脱落下来,形状规则,孔洞圆润。

“不错,朕要的就是这个。这个是谁做的,朕另有封赏赐。”

“都是陛下的设计精妙绝伦,卑下人等不过是照本宣科。”老大哥唐昊站出来回复陛下。

“那就都赏。真再来看看其他的,煤架子最是简单好做,赵桓试着夹了一下昨日做好的蜂窝煤,很稳。一切都好,就是对比起来,昨天的蜂窝煤很丑。”

煤炉和烧水壶也都打造好了,赵桓取了火折子,先是点燃了木炭,待火势渐旺,然后才将煤球进去引燃。

煤炉平时只需要盛放四块煤球,晚上保持火种彻夜不息的时候才需要将五块填满。

自有宦官去打满了水,赵桓将引燃的两块煤球放在煤炉的下方,然后在上方放了两块干的煤球。

打开下方的通风孔,约莫过了一柱香的时间,火苗已经蔓延到最上方的煤球。将烧水壶放上去,然后开始计时。半个小时左右,烧水壶发出了嘹亮的哨声,水确实已经开了。

铁匠、侍卫、旁观的宫女太监都惊的合不拢嘴,此物当真神奇,以后有了煤炉,家里便不用每日都引火做饭了。

经过一番试验,两块蜂窝煤在通风的情况下,可以燃烧一个时辰,可以够一家百姓做饭并且烧开两壶水。倘若是封闭了阀门,不那么通风,两块煤球则可以坚持八九个时辰。

“以后你们三人就负责打造蜂窝煤相关的用具,工部的其他安排可以一概不听,俸禄在现在的基础上翻三倍。”

“过些日子,朕会安排人采购一大批用具,你们做好准备。”

“谢过陛下!”

赵桓看着激动异常的众人,大声说道:“让我们为了更加美好的宋天而战。”

蜂窝煤的事告一段落,赵桓又马不停蹄的传唤陆炳,叮嘱他将昨夜写好的商业计划书原封不动的交给袁宗皋。

当下正值夏季,对于蜂窝煤取暖的需求不高,刚好可以趁机多生产一大批货来应对冬天旺盛的需求。

说到底,这还是一个纯靠人工的时代,即便是安排两波人昼夜不停的干活,一天能产出十万块蜂窝煤就不错了。

根据史料记载,嘉靖时期的北京城人口接近百万。就算只有一成的人用蜂窝煤,每天的需求就有五十万块,产能远远不足。

到时候再慢慢扩大规模吧,冬天应该会有不少闲下来的百姓。

下午是庭讲的时间,就是有名的大学士来给皇帝陛下上课,内容涵盖了经史子集、农事马政、治国之策、风土人情等,主要看授课的大学士想要讲的是什么?

今日讲述的是弘治年间出自翰林之手,传抄于淮北一地的劝农书,显示了朝廷劝农、兴农的苦心,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大学士刘芳,诵读道:“举善而教不能,则劝也。言君能举用善人,置之禄位,教诲不能之人,使之才能,如此则民相劝勉为善也,农者,百业之本也,农兴,则百业兴,农衰,则兴乱之世,不久矣……”

众人连连点头,称此文文采斐然,属实是不可多得的佳作。

赵桓听得一脸懵逼,这说得是啥,劝农书就是这么劝农的?

自己怎么说也是大学本科毕业,好歹也是读过半车书的,自己都听不懂说的啥,百姓能听得懂?

难道劝农就是百姓在一旁劳作,地方官员在一旁念经?满篇都是农为本,开口就是尧舜禹汤,不讲种子,不讲虫害,不讲水利,不讲农具,这听来有何用?背地里怕是要被百姓耻笑吧。

劝百姓耕田?

这还用劝,耕田都不见得吃饱饭,为了活下去,大宋百姓根本就没有什么懒散闲人。

刘芳注意到陛下认真思索的样子,心里一喜,:“陛下这是听进去了呀!”

于是正了正衣衫,挺直了腰杆,翩翩然的看向赵桓,说道:“陛下以为如何?”

被打断了的赵桓,看着眉梢都带着得意的刘芳,心里喃喃自语,得意个什么劲,全都是辞藻华丽的废话,有个屁用。

脸上却是瞬间换上了大有收获的表情,开口道:“这篇文章当真是精妙绝伦。”

说完,赵桓愣了一下,这是被某人给传染了吧。

下一刻,赵桓又开口道:“此文章如此精妙,得让更多的百姓知道啊!朕在宫外有个皇庄,不若同去,让庄里的百姓也听一听劝农书,他们一定会倍受鼓舞。”

“这……这随便出宫不太好吧!”刘芳支支吾吾,好好的庭讲,怎么就突然要出宫去地头给百姓们读文章了呢。

朝登天子堂,暮为田舍郎,这叫什么事啊。

众人也是纷纷反对。

“陛下,万万不可,出宫劳民伤财啊!”

“陛下,此文纵然精妙,令人传抄各地即可,何须陛下亲去啊!”

“陛下,传世名篇何其多也,不能都出宫啊。”

“便服出宫即可,皇庄就在城外,一个时辰就能来往,何来劳民伤财一说。”

“刚才众卿口口声声说农为国本,朕看看国本也不行?不知本,国家如何长治久安。”

“陛下九五至尊,君权天授,岂可便装出行,威严何在,被百姓看到陛下和普通人无异,容易滋生乱民之心,不利于江山稳固啊。”

赵桓严厉呵断了对方的话:“想我大宋太祖皇帝,永乐皇帝、宣宗皇帝,哪个不是从百姓中来,到百姓中去,何以朕需要保持威严,脱离百姓?高高在上的是皇权,不是朕。”

刘芳心里大骂,:“真他妈的是猪队友啊,这是能拿在宋面上说的话吗?”

“是你们听朕的,还是朕听你们的!小曹,摆驾!”

赵桓当先下出了门,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还是刘芳咬牙说了句,:“跟上呀,去喊杨首辅来。”

既然是便服出宫,当然不会走正阳门,东安门前,守将看着皇帝和仅仅跟随的人当即打开城门放行。

出了城门,赵桓上了准备好的马车直奔而去。

这时,一把年纪的蔡京姗姗来迟,恰好晚了一步。

“刘芳,你来说说怎么回事?陛下好端端的为何想要出宫。”

“首辅大人,都是因为刘墉口无遮拦,惹怒了陛下。”刘芳避重就轻的说道,实际上他也没觉得自己有哪说错了,完全是躺枪。

“刘墉说什么了?”

“说陛下要保持皇权威严,最好不要随意出宫。”

“不知所谓,怎可这样和陛下说话,尊卑不要啦,不要觉得陛下年幼就胡言乱语。”

“跟着吧,陛下的出发点也是好的。刘芳,一会你好好的把劝农书再讲一遍,陛下满意了自然就回来了。陛下是知道轻重的,端不会做什么无礼的事情的。”

安平村位于北京城东十五里,是一个规模较小的皇庄,三百户人家帮皇家打理着五千五田地。

六月天气正热,是小麦灌浆的时候,这个时候小麦最重要的就是不能缺水。因而,家家户户的壮劳力都在忙着引水灌溉。

马车停在路边,曹公公贴心的撑起了华盖,赵桓示意不用。

“劳烦相父过来一趟,厚熜真是过意不去。刘芳大学士说农为国本,朕深以为然。就想着这么好的文章,怎么能让它局限于淮北一地呢,应当让其它地方的百姓也倍受鼓舞啊。”

“陛下心系百姓,此乃大宋之福气。只是,劝农书未必有陛下所想的那般立竿见影。”

“便是有一些效果也好。伸手摘星,即便一无所获,也不至于满手污泥。”

上一章目 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大奉打更人 没钱上大学的我只能去屠龙了 斗罗绝世:谁让他进史莱克的! 我在斗罗里当恶毒女配 她是剑修 洪荒:第十三祖巫?不!得叫老子巫祖! 都市,最后一个巫族 权力医途 寻忆:武灵天下 处分我退学,高考又求我回去? 繁花织梦重生女总裁的逆袭时代 大日我都吞了,你说我练错了? 打坐就能涨法力,贫道要无敌 港片:刚成坐馆,手下全是卧底? 侯府忘恩义?摄政王撑腰,不原谅 快穿之病娇男二黑化了 开局一辆购物车发育全靠卡BUG 先和离后逃荒,我的空间能升舱 赶海:一双紫金瞳,驾驭全球海洋 绝世战神赘婿 
经典收藏名门艳旅 悟性逆天,我在大秦布道长生 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 穿越古代:我的空间有军火 带着军需仓库穿越古代种田 大明官 阿根廷帝国崛起 特工:开局郑耀先和我接头 武炼巅峰 从超级特工到千古一帝 唐土万里 大秦:我墨家巨子,掀起工业革命 大明:带着老朱去穿越 知否之袁家庶子 大明:读我心后,老朱家人设崩了 我在亮剑搞援助 我,大明长生者,历经十六帝 老子就是要当皇帝 民国投机者 金牌帝婿 
最近更新汉疆喋血风云录 全球帝国从明末开始 重回1950:我为国家造核弹! 娘娘们别作妖,奴才要出手了 冰临谷 三藏还俗 大楚武信君 列强?大秦面前哪个敢称列强? 大乾风云起苍穹 衣冠谋冢 灾荒年,全村啃树皮,媳妇嫌弃肉太肥了 笔架叉将军 大秦帝师:狱中讲课,始皇跪求我治国 同穿:举国随我开发异世界 红楼:带着金钱系统逆袭 重生之我是大明皇太孙朱雄英 祖龙假死,我带领大秦走向日不落! 新科状元的搞笑重生路2 高门庶子 三国:刘备,天命所归三造大汉 
家父宋徽宗:开局被迫登基 老猎人格曼 - 家父宋徽宗:开局被迫登基txt下载 - 家父宋徽宗:开局被迫登基最新章节 - 家父宋徽宗:开局被迫登基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军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