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墨元祯(10)
他拿着案几上散乱的卷宗和奏本的其中一本奏折站起身来,像一个老人似得步履蹒跚走到学士面前,他俯身搭上学士的肩膀,铿锵有力地说道。
“本王问你,你说的,可是真的?”
“微臣一字一句皆为实言,不敢有所隐瞒。”
得到学士肯定的回答,他缓缓直起身子,身体如失重般向后倾斜,身旁的教授立马跨步扶住墨元祯,他手中的奏折如折纸扇一样掉落在地上。
这下他终于明白了为什么他的父帝会被人说成是暴虐的昏君,为什么会有皇宫地牢,为什么父帝会在地牢里对他说……
“元祯,朕,没多少时间了。”
他想起父帝对他曾百般的叮嘱,不是父帝信任赵魏,而是害怕,真正去做凶残暴虐的人是赵魏,他的父帝只是一个替罪羊,赵魏是臣,父帝是皇,就算父帝要灭一个官的满门,没人敢违抗,顶多是被人称作暴君。从年少起,赵魏就辅佐父帝墨褚,他知道该怎么控制墨褚,或者说,从一开始,父帝就已经被赵魏蒙上了双眼,所以父帝才会把年幼的自己关进黑暗的地牢,是为了让自己能够听话,能够不走他的老路,就算自己做一无所知的庸君也比被赵魏威胁痛不欲生的好。
母后,一定是赵魏用母后威胁了父帝,所以父帝才会那么对他,因为父帝知道赵魏是怎么样的人,他一定会做。
他回想起当初赵魏在东宫杀死晚蝶的场景,那个时间,赵魏肯定是知道他要到东宫,赵魏他根本不怕自己看到,而是安排好了自己看到,赵魏就是要告诉他,他是怎样的人,他有多危险,然后让自己心生畏惧,他到后花园质问自己,也是为了试探。他根本不怕自己怨恨他,他要的是自己的恐惧,就像父帝一样?所以父帝才会受不了,积怨自戕吗?
所以……他现在知道了,他还是会走上父帝的老路?
“不,不,好,好啊,真是好的很呢……”
他从不可置信转为仰天悲戚,对着教授和其他人面目狰狞地笑着。
他斗不过的,他的父帝和母后,宋家都是赵魏棋盘上的一颗棋,而自己现在也是,他早就输给了赵魏,就在晚蝶死的那一刻开始……
此后,他越加性情暴躁,动不动就打骂宫中仆人,发泄自己的情绪,一改往日常态,弃旧怜新,官员进献的美人一概纳入后宫,夜夜笙歌,纸醉金迷。
赵魏自然不会管他如此,反而很希望他这么做,但是宋亚熙当然不会任由他这样下去。
年末,墨容正式向中原宣战,而身怀六甲的宋亚熙也在东宫与墨元祯发生争执,胎儿胎死腹中。
相王与帝王彻底决裂,身体虚弱的宋亚熙被软禁在相王寝宫(原名凤祥宫)中,日渐憔悴,悲痛欲绝。
相王寝宫
宋亚熙躺在软榻上,双目无神,眼角斑斑泪痕使眼垂红肿,面色惨白。她不愿吃药,不愿吃饭,雀儿看着王后被折磨成这样,她真的很心疼王后。
王后在他们周围每一个人看来都是和善的一个女子,王后端庄大方,温文尔雅,对待下人和蔼可亲,对后宫嫔妃真心相待,对百姓更是亲如子女。而这样一个被人赞颂的王后在成了相王后却落得这样的下场,王上再次漠视她,宋家抛弃她,朝中大臣无一人对王后悲怜和探望。
是啊,就像王上说的那样,他们皆是别人的棋子。
“相王,再这样下去,您会撑不住的。”
“雀儿,你说,我到底是哪里做的不好?为什么上天要这么对我?”
“相王,您没有错,您一直都做的很好,雀儿一直都为您感到高兴。”
“从小我就被人欺负,只因我只是一个庶女,宋家家主的嫡女不幸意外死亡,宋家为了掩人耳目,用与嫡女长相、身形相似的我来顶替,瞒下弥天大谎,我每天心惊胆寒,生怕王上发现,我只得一再容忍宽厚……”
“相王,别说了,雀儿都明白,雀儿知道你的苦楚。”
宋亚熙侧头看向雀儿,梨花带雨的模样让雀儿十分心疼,她带着哭腔的声音对雀儿说道。
“雀儿,我想离开这里,这里我真的一点都待不下去了,再待在这儿,我宁愿死了!”
“不,不可以,相王,你不能寻死。”
见宋亚熙如此愤恨地说出她的悲痛,雀儿也不能再拖下去了,她不愿看到王后这么好的人就这样去死,她只得带着王后离开。
“相王,雀儿带你出去,雀儿一定带你出去,离开这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