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墨元祯(9)
“你到底想干什么?”
“陛下,这么久以来,你都不曾对臣妾说过你的苦楚,您一个人承受一定很辛苦吧?”
宋亚熙渐渐向他靠近,他却自然本能地后退,宋亚熙见状也没再往前。
“朕不知道你在说什么,朕让你禁足,你却教唆雀儿带你出来,真是不把朕的话放在眼里。”
“臣妾知错,臣妾也只是想来看看这个可怜的女子。”
“雀儿告诉你的?”
“是臣妾问的,臣妾担忧陛下,陛下是怕臣妾生妒吗?”
“你不该来这儿,你不会懂的。”
墨元祯侧过身,紧闭双眼,他冷静下来后,才发觉宋亚熙竟然知道了晚蝶的事情。
“陛下,臣妾懂的,臣妾知陛下的悲痛,晚蝶她也同样悲痛,因为她觉得不能常伴陛下左右,是她的遗憾,但是陛下,晚蝶她也不会想看到陛下这样,因为不愿接受,而将自己沉醉于痛苦之中。”
墨元祯缓缓睁眼,他不止一次梦见晚蝶死前的惨状,他化悲痛为力量一直支撑到现在,但是无人知他就如深入黑暗般的恐惧,其实他也不想这样,但是他真的不能忘却。
宋亚熙已再次走到他面前,正对上墨元祯的眼眸,她主动捧着他的脸颊。
“陛下,臣妾不是想让你走出来,但是陛下也应该让臣妾陪着你,臣妾是陛下的妻,理应为您分忧。”
他看着宋亚熙真挚的眼神,她真的懂自己吗?他在心里问着自己,慢慢抬起左手想要再次抓住她的细腕,但他还是放下了。
此后,他对她不一样了,他开始注意这个自己的王后,他才发现她的端庄大气,心思细腻,她也会想他一样来祭拜晚蝶,总是赖着跟他一同,他开始渐渐信任她,虽然他自己还没有发觉。
后年
王后宋亚熙怀上龙种,赵魏与朝中大臣商议立宋亚熙为相王,称墨元祯为帝王,将重兵大权交于宋家。此时,墨元祯才又心生怀疑,难道自己又中了赵魏的套,理所应当地分去了属于自己的权利?
他开始自己暗地调查宋亚熙,了解了宋家,他才知道,宋亚熙其实并非宋家嫡女,而只是一个外戚的庶女,怪不得她才会怜惜晚蝶,她顶替了宋家嫡女与自己成婚,所以她才想如此讨好自己,与自己站在一起,这时,他才反应过来,所以也就意味着她并不是赵魏的耳目?赵魏也并不知道宋家私自用宋亚熙顶替了原本的宋家嫡女?
他开始回想起宋亚熙与他的种种,回忆起当初宋亚熙与他谈起景衡的事情。
他立即去往内阁,这里是翰林学士做事的地方,通过翰林院的选拔和绩效,得到提拔的翰林学士就能进入内阁处理朝政,整理奏本,记录历代皇帝的参本议事等决策。
“教授呢?”
“陛下,臣在,不知陛下有何要事?”
内阁负责人为教授一级,因其内阁事务繁重,教授有多人,二十四小时换班在内阁监守。
“去,景衡的有关处理的奏本拿来,然后派人去吏部那里秘密将景家的有关情况记录一并拿来。”
“是,王上。”
“等等!”
希望并非他想的那样,他的父帝暴虐且信任赵魏,赵魏……
“还有先帝的奏本,以及处理结果,相关情况记录都拿来。”
“嗯?王上想要哪些?”
“挑重要有异样的,快点,本王现在就要。”
“是,王上。”
内阁的学士不断为他奉上他所要的奏本记录。大家都不由觉得紧张,平时不太关心朝政之事的陛下竟然要翻阅先帝的奏本。
他马上翻看着当时的奏本和记录,先帝时发生的事情,他也有接触,他的父帝还常常留他在帝宫中伴他在身旁一同批阅,他今日看的奏本比他登基皇位后看的还多。因为大部分的奏折都是由赵魏过审的,就在内阁,只有盖章的批文才会由皇帝亲自批阅,从他的父帝起一直都是这样的。
他一直保持愁眉不展的样子,让周围的教授和一众学士都提心吊胆着。
“你们谁曾受过前士大夫景衡的恩惠,或者向他请教求学过?”
“回王上的话,不止内阁中的学士,就连微臣也请教过景老先生,景老先生身为文学世家之首的景家家主,可谓是我们学子虚心求教的榜样。”
“那你们中谁知道景衡的近况?”
“陛下,臣知。”
此时其中一个学士走了出来,正要向他行礼。
“不用跪了!赶紧说!”
“是,王上,臣曾是景老先生的门客,受景老先生的教诲和帮助才来到内阁,臣不忘景老先生的恩德,一直与景家保持联系,景老先生在被革除官职后,就被下令打断双腿,遣散家中所有仆人,现居住老家,家中有一子名为景天,当初正要参加科考,却背上罪臣之子的罪名不得参考,景家一夕之间被迫退出文坛,臣实在为景老先生不平,才敢向王上说出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