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精神和经济的双重压力下,张晓亮,哦不对,那时候还应该叫沈傲,在骄傲了十六年后,再也傲不起来了,他开始旷课并沉迷于游戏。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到了学期末,竟然有三门课程挂科了。
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这个阶段,辛辛苦苦把他抚养成人的姐姐一家却突遭变故,一场车祸无情的夺走了姐姐和姐夫的生命,留下了两个未成年的外甥,大的十三,小的十岁。而肇事车辆连保险都没有,司机更是穷的叮当响,用老百姓的话说,要钱没有,要命一条。
这场车祸,不仅让沈傲失去了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亲人,也失去了经济来源,现在不是他想不想学的问题,而是他能不能继续上了。
人生就是这么充满戏剧性。
一年前,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国内最顶尖的大学,成为所在县城的传奇,从此踏上人生的巅峰,可一年之后,学业荒废外加飞来横祸,让他瞬间跌入人生的谷底。
那段时间,他彻底的消沉了,在经过反复思考之后,向学校提出了退学申请。
他想,姐姐把我抚养成人,现在,到了该我挑起家庭重担的时候,我已经成年了,总不能让两个年幼的外甥挨饿吧!
能考取这所大学的学生,都是国内最顶尖的人才,十年寒窗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所以,学校也非常重视,在经过一番调查了解之后,决定对他进行救助。
但是,他的情况比较特殊,学校救助,可以减免他的学费,还可以提供助学贷款,帮助其完成学业,但两个外甥就无能为力了。但是,学校方面还是做了最大努力,与安固市政府取得了联系,建议由民政部门对两个孩子提供资助。
安固市民政局得知情况后,首先对两个孩子的社会关系做了调查,沈傲姐夫的家族人丁也不是很兴旺,仅有的两家亲戚,条件也非常一般,很难承担抚养两个孩子的费用,民政部门经过研究决定,面向社会征集好心人,认领两名孩子,此举也算是比较理想的处理方式了,毕竟,这么做可以让孩子享受家庭的温暖。
但是,这两个孩子都比较大了,愿意认领的家庭并不多,经过反复筛选,最终确定了两个条件不错的家庭,可兄弟俩得知要被分开的消息之后,却说啥也不肯。
沈傲听闻这个消息,再也坐不住了,他感觉自己愧对姐姐和姐夫,于是毅然决然的再次向学校提出了退学。
就在此时,一个不愿意透露姓名的神秘人士找到沈傲。
经过协商,神秘人士不仅答应全程赞助沈傲在大学期间的全部费用,而且还在当地雇佣了专人照顾两个孩子的生活起居,并郑重承诺,会一直把两个孩子抚养到十八岁,如果上大学,还可以持续赞助学业。
面对从天而降的幸福,沈傲几乎不敢相信。他发誓要努力学习,回报神秘人士的慷慨解囊。
从此之后,他像换了个人似的,开始了疯狂的学习。很快,他又重新找回了自信,尽管智力上与极少数天才确有差距,但他的聪明程度,也是远超普通人的,
三年级的时候,他成功申请到了英国某知名大学读硕士,面对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神秘人士还是毫不犹豫的答应继续赞助。
半年后,沈傲踏上了异国他乡的土地,在英国期间,神秘人士更是为他提供了最好的学习环境,不仅帮助他完成了专业学习,还开始大力培养他的业余爱好,各种乐器,骑马,高尔夫球,击剑等等,感觉要把他培养成一名绅士。
这些爱好是很费钱的,但钱对于神秘人士来说,似乎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沈傲曾经粗略的算过,一年下来,他竟然花掉了四十多万欧元,这简直是无法想象的。
他曾经问过神秘人士,为什么要如此慷慨?神秘人士用一句充满东方智慧的话做了回答:缘分,这一切,都是缘分!
缘分是什么,沈傲一时也搞不清楚,不过,在英国这三年,却让他的思想渐渐发生了变化,这一切,神秘人士都默默的看在了眼里。
硕士答辩通过的那个晚上,与同学和老师尽情的狂欢过后,神秘人士敲开了他所租住公寓的房门。
“这个神秘人士就是丙哥,对吗?”林海问。
王大伟点了点头。
“之前不是说,张晓亮是受过专业训练,来自国内某特殊院校的人吗?”林海皱着眉头问道。
王大伟苦笑:“是的,起初我一直是这么认为的,因为,他是吴慎之派在陈思远身边的人,而吴当时是公安部的领导,所以,我想当然的认为张晓亮应该是警察。可查遍了部里所有的秘密档案,却没有任何关于此人的消息,这让我对自己的判断产生了些许怀疑,只能推断,这是吴慎之自己派出去的私活。可是,这个推断非常牵强,吴慎之位高权重,不可能去下面挑选卧底,而这种任务环节很多,怎么能一点痕迹都没留下呢?”
“那你是什么时候得知这个故事的呢?”
“通过对余红旗的审讯才得知,其实,张晓亮本来是丙哥物色的高端人才,这是国外情报机构的惯用伎俩,属于大撒网,每年花费数百万美元赞助多名顶尖大学的学生和老师,后来,吴慎之提出想在陈思远身边安插个眼线,于是正好派上了用场。这也是张晓亮明知道陈思远已经开始怀疑他了,却还是毫无防备的跟着他踏上了停在公海的邮轮,甚至连防身的枪支都没带,因为他知道,丙哥在船上,而丙哥是他最信任的人。”